在一些瓦莱州度假胜地,土拨鼠是游客的心头宝。
Keystone / Dominic Steinmann
在瑞士的大山里生活着许多野生动物,像狼这样的猛兽还是不遇到的好,一脸呆萌的土拨鼠可是游客的心头宝。去瑞士西南部瓦莱州策尔马特的山里漫步,会与土拨鼠不期而遇,憨态可掬的它们得到游客的宠溺。然而现在土拨鼠“鼠口”泛滥,瓦莱州政府下令捕杀。
此内容发布于
因为数量过多,土拨鼠光靠卖萌已无法过关,在接到众多关于土拨鼠的问题上报之后,去年秋天按照州政府的政策,170只土拨鼠遭猎人射杀。这一举措触动了游客的同情心,几名瓦莱州议会议员顺应游客的要求,向瓦莱州议会递交了一份请愿书,为土拨鼠求情。
在请愿书中议员们建议,捕捉土拨鼠,将它们麻醉然后送往其他地区放生。因为射杀土拨鼠会在旅游者心目中造成负面形象。
可惜这一请愿未能打动议会,3月中,议会议员在表决中以85:29,6票弃权,回绝了该请愿。大多数议员认为请愿中的建议不可行,他们认为:“土拨鼠不宜处处可见。”另外土拨鼠的地下地道和巢穴会为人畜带来危险,过去已有多起类似事故发生。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瑞士的土拨鼠令人爱恨交加
此内容发布于
游客喜欢土拨鼠和它们特有的报警口哨声。土拨鼠被认为是瑞士最受欢迎的旅游摄影题材之一。在策尔马特,有一个所谓的土…
更多阅览 瑞士的土拨鼠令人爱恨交加
sda-ats/swissinfo.ch/xy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逐步融入数字世界,短短三年内上网率就提升近5%。不同年龄段对设备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年龄如何,智能手机都是不变的“主力军”。
更多阅览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此内容发布于
这种欧洲最大的淡水鱼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瑞士湖泊中,在瑞士法语区还因其味道鲜美而备受推崇。
更多阅览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
更多阅览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相关内容
教育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青少年正在“远离校园”-这可不只是逃学这么简单。教师协会发出警告,学生反复缺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有时一缺就是好几天,甚至几周。。这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正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教育机构呼吁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狩猎季:收获一年的努力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的狩猎季节正在拉开帷幕,在这里,狩猎要遵循严格规定。本文作者克莱尔·奥戴(Clare O’De…
更多阅览 瑞士狩猎季:收获一年的努力
相关内容
瑞士还有野生动物活动的空间吗?
此内容发布于
从Rüeggisberg山上的寺庙遗址上望出去的景象美得令人窒息,伯尔尼高原的三座名峦:艾格、门希和少女峰映入…
更多阅览 瑞士还有野生动物活动的空间吗?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