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体:瑞士人说《哪吒2》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哪吒2》即将登陆瑞士,这部中国影史票房第五高的影片成功,不仅仅源于中国观众对本土文化的偏爱;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周波表示,中国的崛起并非威胁,而是基于实力的自然发展;中美两国近日就贸易战中的关键问题达成初步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缓解紧张关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本文是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见解与观点文章的总结与摘要。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点击这里,订阅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订阅我们每周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Newsletter),不会过错过瑞士对中国事件的解读,让自己在做决策时多一个维度的考量。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瑞士人说《哪吒2》
6月26人瑞士公共服务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围绕中国电影《哪吒2》进行了报道:《哪吒2》即将登陆瑞士。这部影片自年初上映以来,票房已突破20亿美元,成为中国影史票房第五高的影片,并超越了迪士尼的《飞屋环游记2》。其成功不仅源于中国观众对本土文化的偏爱,也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动国产电影发展的政策支持,例如2021年五年计划中规定“每年十部大片,国产片占比需在55%以上”的目标。
影片延续了六年前《哪吒闹海》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被认为是恶魔转世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挣扎于善恶之间,最终面对邪恶的龙王并展现出英雄本色。第二部紧接第一部的结尾,继续讲述龙王复仇的故事,情节紧凑,情感深刻。
这类融合神话与现代技术的影片深受中国观众的喜爱,尤其是那些具有爱国主义色彩的作品,如《红海行动》等。这些影片不仅制作精良、特效出色,还体现了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与好莱坞超级英雄不同,中国的“超级英雄”多来自军队或传统神话。
随着中美关系变化以及疫情的影响,中国逐渐减少了对好莱坞影片的引进,转而专注发展本土电影产业。如今,中国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还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尽管目前欧洲观众接触中国大片的机会有限,但未来中国电影有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更大影响力。(SRF外部链接/德)

一位前中国军官告诉世界不要怕中国
6月27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报道,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现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在国际舞台上罕见地为中国发声,向世界解释中国的战略意图。
他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积极与外国记者和代表交流,展现出与传统中国宣传不同的理性与自信。他强调,中国的崛起并非威胁,而是基于实力的自然发展。他批评美国在国际法上的双重标准,并指出中国军队的强大使其更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即使这可能引发与美军的紧张事态。
周波在他的新书《世界应该害怕中国吗?》中收录了他过往的百余篇文章,回应了外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他认为,这种恐惧主要源于美国对自身衰落的焦虑,并将这种不安投射到中国身上。尽管他淡化了中国国内关于美国遏制中国的论调,但也承认美国不会轻易撤出东亚。
“美国削弱盟友信任的行为反而让中国受益。”
周波
在全球战略方面,周波主张中国应保护海外利益并承担更多国际责任,但否认中国有意成为全球警察。他说中国未参与红海军事行动的原因是后勤力量有限,而非战略回避。尽管中国在吉布提设有唯一海外军事基地,但他对中国是否会建立更多基地保持谨慎态度,强调成本高昂且受国际压力影响。
面对外界对中国在亚洲扩张势力范围的指责,周波坚称中国不需要势力范围,因为其影响力已具全球性。他承认,中国的强大可能引发周边焦虑,如印度、菲律宾和台湾的担忧,但他坚持认为中国的崛起至今是和平的。他提出关键在于如何在强大与仁慈之间取得平衡,避免走向霸权。他坦言,这对中国军队而言是全新的挑战,尽管这番话可能被批评者视为潜在威胁。(NZZ外部链接/德)

中美在贸易战中达成一致,但争议还在继续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6月27日报,中美两国近日就贸易战中的关键问题达成初步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缓解紧张关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根据协议,中国将恢复向美国出口稀土,美国则同意重新向中国出口飞机发动机和芯片制造软件。这一互惠安排有助于缓解两国在关键产业链上的瓶颈问题。
尽管如此,该协议仍属临时性应急措施,主要解决最紧迫的供应问题。中美尚未就全面取消关税达成一致。目前,中国对美商品的附加关税降至10%,而美国对中国产品仍征收30%。若未来几周未达成更广泛协议,4月实施的惩罚性关税将于8月12日重新生效,届时中国商品将面临145%的美方关税,而美国产品也将遭遇125%的中方关税。
协议是在5月和6月初于日内瓦和伦敦举行的会谈基础上达成的。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Lutnick)宣布,一旦中国恢复稀土供应,美国将立即解除反制措施。中国方面则强调出口仍需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一旦中国恢复稀土供应,我们将立即解除反制措施。”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Lutnick)
此外,美国还在与十个国家进行贸易谈判,力图在7月9日前达成协议,以避免重新征收高额关税。总统特朗普表示,与印度的协议已接近完成。如果在7月9日之前无法与个别国家达成协议,特朗普打算向这些国家强加条款。(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相关内容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相关内容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相关内容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7月10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