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Comparis于7月17日发布的新闻稿指出,高额房租、医疗保险费用以及对失业的担忧正在削弱人们的信心。
两性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29%的男性持乐观态度,而女性中这一比例仅为18%。此外,有30%的女性担心自身财务状况会恶化,而男性则为23%。
医疗保险费用成为沉重负担。约六分之一的受访者(16%)称,他们经常难以支付保费。在月收入不超过4000瑞郎(约合人民币3.6万元)的家庭中,有22%表示支付困难。

相关内容
瑞士收入:高薪且稳定,但很多人仍然手头很紧
尽管48%的成年人自称总体上资金尚充足,但仍有近四分之一(24%)必须精打细算、大幅缩减开支才能支付账单。另有6%的人坦言手头拮据,资金不足。
36-55岁年龄段的财务压力最为显著:其中9%表示自己“入不敷出”。相比之下,18-35岁人群中该比例为4%,55岁以上人群为3%。
在不得不勒紧裤腰带时,瑞士人最可能放弃的是电子产品与数码设备(64%)、新衣服和配饰(61%),以及外出娱乐和就餐(57%)。
人们在手头拮据时会越来越转向借贷:7%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申请私人贷款或借钱。18-35岁人群采取这一做法的比例为11%,而36-65岁为7%,65岁以上则仅为2%。
对于气候变化话题,绝大多数受访者并未因此调整自己的消费或财务决策:77%表示气候辩论对其行为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影响,另有3%的人明确表示完全没有影响。
据Comparis介绍,这项具代表性的调研由
市场调研机构Innofact于2025年6月受comparis.ch委托进行,覆盖瑞士所有地区,共计1034名受访者。
瑞士人和中国人都在勒紧裤腰带,但理由各不相同:高房租、医疗保险保费和对失业的担忧是瑞士人节衣缩食的主要诱因。而在中国,路透社7月中旬的调查报道外部链接指出,许多职工正经历“降薪、拖薪”的困境,不得不依靠副业维持生计,个人财务的不确定性普遍存在。
消费倾向的变化同样明显:瑞士人倾向通过减少电子产品、服饰和外出娱乐的开销来节省开支。在中国,年轻人对借贷意愿趋于保守,反映出他们对未来收入缺乏信心。
中国居民还呈现出强烈的储蓄倾向:路透社2025年5月的报道外部链接显示,尽管利率不断下调,但逾80%的中国受访者仍选择继续存钱而不是扩大消费,家庭总储蓄已超过160万亿元人民币。
新闻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