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中国收购先正达时的握手合照,现在中国将目光投向西方小企业。(Archivbild)
KEYSTONE/LAURENT GILLIERON
中国投资商在国外收购企业的趋势似乎没有停止的势头,这是瑞士大银行瑞银预测的结果。“我觉得这种趋势不会终止,”瑞银亚洲业务负责人及投资银行专家Eugene Qian这样对记者说。
此内容发布于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及产品质量,目前许多西方公司都在寻找合作伙伴或收购商,虽然经过2015、2016年的高峰期之后,2017年中国的收购幅度有所收缩,但今年仍呈现出平稳状态。
中国收购了瑞士的先正达;德国的库卡(Kuka)机器人制造公司及汽车座椅制造商Grammer;但中国的这些大手笔并购在西方社会的反响并不完全积极,而且还引起了政治上的争议。现在中国将目光投向西方小型企业,旨在为其提高销售量和创收。瑞银亚洲业务负责人Eugene Qian表示:“总体来讲,‘经济理智型’收购增多,因为就算是中国,财政也不无止境。”
他说:“中国收购西方企业,瑞银能从中获利,因为我们手里有寻找买家的西方企业的资源。”
瑞银目前在中国拥有1100名员工,直至2020年还将再招数百名。瑞银希望将证券银行的股份增加25%,提高到51%,目前正在等待中国官方的批准。
相关内容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此内容发布于
从下个学年开始,瑞士下瓦尔登州(canton of Nidwalden)的小学生除教学需求或紧急联络需要外,将不得在校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相关内容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国民院就非暴力育儿原则正式写入瑞士法律进行了投票。
更多阅览 瑞士采取行动禁止掌掴儿童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相关内容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与中国计划于本周六(5月10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关税磋商。
更多阅览 美中两国将在瑞士举行关税会谈
相关内容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的一项调研,四分之三的瑞士员工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能(AI),其中半数的使用方式违反了公司指令。
更多阅览 77%的瑞士员工使用人工智能-多数违反公司规定
相关内容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政府称,瑞士今年面临的安全威胁正在加剧。
更多阅览 安全环境恶化,瑞士政府忧虑忡忡
相关内容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此内容发布于
达到退休年龄时该如何支配职业养老金(BVG/LPP)账户里积累的资本?在一次性提取资本总额和按月领取年金之间,做出前一个选择的瑞士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做出后一选择的人。
更多阅览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相关内容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瑞士私人家庭资产总额继续强劲增长。金融资产增长和房地产资产升值共同推动了这一趋势。
更多阅览 瑞士私人家庭净资产升至4.8万亿瑞郎
相关内容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媒体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压力,但在“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中仍保持了第9名。
更多阅览 瑞士媒体面临日益加剧的经济压力
相关内容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过敏中心4月28日表示,因天气短暂转凉而中断的花粉季目前已重新开始,草类花粉正在瑞士各地飘散。约70%的花粉症患者对其过敏。
更多阅览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部长关注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政策
此内容发布于
不过,谈及前景,施耐德-阿曼与其他比肩而事的部长同仁相比要更显积极乐观。就在上个月瑞士环境、交通、能源及通讯部…
更多阅览 瑞士部长关注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政策
相关内容
瑞士员工吐槽中国老板
此内容发布于
先正达、瑞士空港、佳美、希格… 中国企业并购瑞士公司的名单越来越长,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瑞士员工开始了为中国老板打工的生涯。瑞中社会文化、商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差异不可回避,交锋也在一间间办公室上演。在近日的一档瑞士法语广播节目中,一位瑞士女员工对自己的中国前老板狠狠地吐槽了一番。
更多阅览 瑞士员工吐槽中国老板
相关内容
当中国人在瑞士大幅收购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联邦政府应该保护重要的瑞士企业免受中国收购:瑞士国内呼声强烈,要求参照欧盟已有范例,收购应首先申请批准。某些企…
更多阅览 当中国人在瑞士大幅收购企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