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人工智能揭秘狐狸等野生动物在阿尔卑斯山中的秘密生活。
人工智能揭秘狐狸等野生动物在阿尔卑斯山中的秘密生活。 Keystone-SDA

研究人员正在瑞士国家公园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他们希望了解鹿、狐狸等动物在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都会做些什么。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于6月16日宣布,在这项名为“阿尔卑斯山哺乳动物”(MammAlps)的研究项目中,该校科研人员在野外安装了9台红外相机。这些相机在数周内共录制了43小时的原始视频素材。借助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可以从视频中识别出个体动物,并对其行为加以分析。

相关内容
2025年,瑞士将出台一些新规,其中包括对大量使用人工智能算法的社交平台实施更严格的规定。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2025年瑞士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大动作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瑞士将在人工智能(AI)监管法规、医疗和制药等领域的“瑞士版ChatGPT”,以及自动驾驶汽车落地等方面迈出重要步伐,这不仅将为自身塑造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格局,也为全球提供一份值得借鉴的样本

更多阅览 2025年瑞士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大动作

之前,科研人员对动物行为的研究主要依赖直接观察或安装在动物身上的传感器。然而,这些传统做法可能干扰被观测对象的行为,因此仅能提供有限参考。用相机拍摄不会有这个困扰,但会产生海量数据,难以分析。

这正是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研究人员训练人工智能自动识别动物并分析其行为。

不过,这需要合适的数据支持,也正是迄今为止该领域的缺口。据洛桑理联邦工学院介绍,许多现存视频数据组要么来源于网络,要么来自小规模的实地研究,无论从质量还是深度上都无法满足可靠行为分析的要求。

瑞士国家公园进行的记录有望填补这一空白。

“物种之眼”

腾讯最初为中国雪豹研究而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式“物种之眼”可以从庞大的红外相机数据中识别雪豹,准确率高达98%,而且可以在世界上最偏远的地方离线运行。该模型不仅能识别雪豹,事实上,其目前可识别286个物种,预计到2025年底,可识别物种数量可达1500个。

将动物叫声转换成人类语言的系统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日前公开了百度的一项动物语言转换专利,涉及大模型及多模态等人工智能前沿技术,通过识别动物声音、表情、动作等多模态数据,将动物语言转换为人类语言,为人类与动物深层次交流带来可能性。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