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可追溯性:瑞士制表业的短板

瑞士奢侈腕表行业是工艺、精准度和声望的全球标杆。但制造瑞士腕表所使用的原材料-尤其是黄金-究竟来自哪里?想知道答案,并不简单。
2025年初,由72个钟表和珠宝品牌联合建立的“钟表和珠宝-倡议2030”(Watch & Jewellery Initiative 2030)先锋行动平台发布年度报告,提出了一个“旨在帮助品牌增强气候适应力、节约资源并提高供应链透明度”的新框架。这体现出该行业致力于解决可持续发展盲点(尤其是在黄金采购方面)的决心。
许多瑞士制表商仍对追踪其所用贵金属的来源感到无能为力。非政府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2023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一些业内最成功的品牌对此也缺乏透明度。明确答案的缺席引发了人们对环境破坏、劳工权利侵犯和漂绿行为的担忧。
“想象一下,你走进一家超市,却被告知:抱歉,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产品来自哪里……这就是钟表和珠宝行业的情况,”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分会的可持续发展专家Olivia Lipsky形容道。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黄金行业的性质令追溯机制异常复杂且成本高昂。而且对于大多数制表商而言,这并非优先投资领域。
尽管法规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但这仍不足以促使钟表品牌对其所用黄金追踪溯源。“我建议顾客在购买前,对手表黄金的来源进行询问,”Olivia Lipsky补充道,“但大多数品牌对此都没有答案。”
可追溯性带来的挑战
全球约三分之一的黄金都是在瑞士提炼加工的,钟表和珠宝行业对黄金的需求占到全球黄金需求的近50%。然而,追溯黄金的来源仍然是一项复杂的挑战,大多数钟表品牌尚未做好迎接这一挑战的准备。
“黄金尤其难以追踪,因为它可以被多次熔化,”Olivia Lipsky解释道,“这使得非法开采的黄金能够掩盖其来源,进入合法渠道。”
由于黄金具有多变性,非法黄金经常流入贵金属市场。“看看哥伦比亚等南美国家的出口数据,你就会发现,合法开采的黄金产量与出口量并不匹配。出口量要高得多,” Lipsky说,“这是因为大量的非法黄金也得以出口。”
世界自然基金会 (WWF) 在其2023年可持续发展排名中对21个瑞士和国际知名钟表及珠宝品牌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没有一家制造商被评为“富有远见”的最高级别,只有少数品牌获得了“雄心勃勃”的评级。该评估旨在估测各品牌在以下方面的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气候行动、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保护、人权管理、循环性、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还有对可持续发展活动以及利益相关者参与等方面的监测报告。

绝大多数品牌仍然无法确保其使用的黄金、钻石和铂金等关键原材料的完全可追溯性。“即使是那些朔源意愿最强烈的品牌,也不知道他们的贵金属来自哪里。”Olivia Lipsky证实道。
这种不透明性带来了严重的风险。手表中使用的黄金大多来自环境法薄弱、森林砍伐普遍、童工现象普遍存在的地区。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开采一吨黄金需要产生约10万吨废石。也就是说,为了生产一枚10克的金戒指,就必须挖掘1000公斤泥土。”
黄金可以从大型工业矿山(全球80%的黄金都来自这些矿山)或小型非正式的手工矿山开采。这两种开采方式都需要大量的水,并且会用到汞-一种对健康和生物多样性都有害的物质。
“回收”的灰色地带
面对日益增长的压力,许多品牌正着力使用“再生金”,以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期望。但是”回收与再生”的定义非常宽泛。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警告称,目前对再生金的定义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这为“漂绿”行为敞开了大门。
这种模糊性可能会误导消费者。专家Sabrina Karib曾与精炼厂有过合作,后创立了“贵金属影响论坛”(Precious Metals Impact Forum,一个面向黄金行业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平台)。据她所说,许多公司所说的“回收黄金”其实从未真正离开过供应链,也就是说,这些是从未经消费者使用过的黄金。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目前,如果黄金从原生金中提炼出来后,经过一次加工,就被认为是回收黄金。”为了消除这一灰色地带, Sabrina Karib的团队为该行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标准,将“回收”一词限定为原本会被丢弃的材料,例如来自旧电子产品的黄金。同时,他们鼓励在奢侈品行业内部的流通中使用“再加工”一词。
这一新的、更具限制性的框架遭到了制表商的强烈反对。“如果一个品牌的营销策略着重于向顾客宣传“购买再生金有助于环保”,那他们是不会欢迎缩小再生金的定义范围的,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Sabrina Karib解释道。迄今为止,她和团队提出的定义尚未得到业界认可。

放弃黄金
一家年轻的腕表品牌在这种情势下另辟蹊径。“我们做了一个彻底的选择,完全摈除黄金和钻石的开采,”日内瓦品牌ID Genève的联合创始人Nicolas Freudiger解释道,“我们坚信,如果无法避免“问题黄金”的所有负面影响,目前最负责任的选择就是不去涉及这一领域。”
取而代之地,该品牌把与瑞士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再生钢和碳基材料用于生产。他们的腕表采用了自修复碳树脂,并印有“腕上信仰”(Vos convictions à votre poignet)的标语。“我们的目标是改变奢侈品的叙事,”Nicolas Freudiger解释道,“我们相信奢侈品的未来在于循环利用,而非开采。”
传统制表工艺的一些进步
在众多大品牌中,百年灵(Breitling)是经常被提及的积极例子。百年灵的黄金采购来自拉丁美洲的手工采矿社区,该品牌也会告知顾客其产品中贵金属的来源。
百年灵可持续发展主管Aurelia Figueroa介绍道:“我们定期前往黄金开采国进行深入考察,以期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和当地社区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
然而,像百年灵这样的例子并不多见。世界自然基金会指出,关于“利益相关者的有益参与、对环境影响的监测,以及循环模式的整合”这几方面,整个钟表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
瑞士式的尽职义务
在监管方面,瑞士落后于欧盟。在2020年“负责任跨国公司”公民动议(l’Initiative pour des multinationales responsables )以微弱之差在全民公投中被否决后,瑞士议会通过了一项相对宽松的反提案:瑞士企业必须申报产品中的“冲突地区矿物”或“对人权构成风险的矿物”,但法律并未要求这些企业进行深入核查,也未要求其对在国外犯下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当你把黄金进口到瑞士时,你必须注明购买地点,”Olivia Lipsky解释道,“但无须注明开采地点。这种监管漏洞加剧了供应链的不透明性-因为可追溯性通常止于购买地,而不是矿场。”
相反,欧盟《冲突矿产法规》(自2021年起生效)规定,黄金和其他冲突矿产的进口商必须履行具有约束力的尽职调查义务,且调查应追溯至金矿。即将出台的《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要求在欧盟运营的大型公司监控并防止其整个供应链中出现环境和人权侵犯行为。该指令于2022年5月在欧盟理事会上得以通过,在此后的两年内,该指令应被成员国纳入国家法律。
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主席Yves Bugmann表示:“钟表业对瑞士来说是一个战略性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做到无懈可击。” 但截至2025年中期,瑞士的相关立法仍然有限,法律执行力也较为薄弱。
消费者关心可持续发展吗?
研究表明,消费者对奢侈品牌“社会责任感”的要求越来越高。德勤2023年瑞士钟表行业研究发现,34%的消费者会根据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性”来购买钟表,而只有25%的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形象”。在年轻一代中,道德价值正变得比品牌形象更为重要。
尽管消费者对产品可持续性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他们对黄金采购等具体问题的了解却非常有限。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指出,许多品牌仍然没有公布其黄金供应链的详细信息。
在缺乏透明度的情况下,顾客可能会相信自己手表中的黄金是“被负责任地采购来的”,即使品牌本身并无法确认其来源。
“当你花大价钱买来一块手表时,你愿意相信品牌遵守最高的质量标准。”Olivia Lipsky说到。在没有信息公开或更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消费者的信任往往建立在假想而非事实之上。她认为,从长远来看,透明度和可持续性措施的缺乏可能会损害人们对瑞士手表质量的信任。
(编辑:Virginie Mangin/dbu,编译自法语:郭倢/dh)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