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削減開支,日內瓦努力捍衛「外交廚房」地位

四月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日內瓦湖畔的五星級昂萊特酒店(Hotel d'Angleterre)剛剛度過人聲鼎沸的午餐時段,恢復了往日的從容。然而,被譽為「世界外交之都」的這座城市卻少了幾分平常的生氣。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眼下,全球貿易陷入混亂、專制抬頭、援助組織也因美國削減資金而步履維艱。總部設在日內瓦的約450家國際組織的官員擔心這座城市未來會失去全球政治中心地位。
欲了解更多有关美国削减资金的影响,尤其是对妇女和艾滋病项目的影响,请收听我们最新一期的播客”Inside Geneva”(英)。
總部設在日內瓦、專營瑞士及海外酒店與地產開發的雷伊集團(Rey Group)首席執行官澤維爾·雷伊·德拉斯特里(Xavier Rey de Lasteyrie)坦言:「世界每天都在變,人們需要面對面交流,我們從我們的酒店和餐廳就能感受到這一點。日內瓦仍是信息交流的重要地點。但我們真正擔心的是,六個月後的情況會有多大不同。」

儘管有時被譏諷為「冗長午餐與高額開支」的安逸之所,但瑞士第二大城市日內瓦的居民卻認為,日內瓦在全球秩序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裡曾是冷戰時期多個歷史性高峰會的舉辦地,2021年拜登與普丁的會晤亦在此舉行,為2015年伊朗核協議奠定基礎的談判也在日內瓦舉行。
「我們這裡流傳一句話:如果紐約是聯合國的“宴會廳”,那麼日內瓦則是為宴會廳做準備的“廚房”。真正的工作,往往是在幕後完成的,而幕後就是日內瓦。」日內瓦副市長薩米·卡南(Sami Kanaan)如是說。
卡南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退出設在日內瓦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時,整個城市都響起了警鐘。「我們過去也經歷過危機,但像這樣複雜緊迫的局面,我覺得還是頭一遭。」

相关内容
美国退出世卫组织,全球卫生前景堪忧
美國大幅削減資助金額已導致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公署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等一系列國際組織被迫裁員、削減預算。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正規劃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考慮合併聯合國主要機構,並要求各部門盡可能將駐日內瓦和紐約的人員遷往成本更低的城市。同時,世衛組織也宣布裁員計劃,並縮小其工作範圍。美國方面則表示,正「重新評估」對世界貿易組織等機構的資助。
作用減弱
放棄人道主義工作的,不只美國。歐洲各國都在大力重整軍備,英國就大幅削減了對外發展援助預算來為軍費「騰空間」。就連一向奉行中立的瑞士,也將未來數年的國防開支上限提高了數十億瑞郎,同時削減了數千萬瑞郎的對外援助資金。
如今,日內瓦也開始繪製全球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隨著美國減少對國際組織的資助,中國的影響力日漸上升。預計中國今年將首次承擔超過五分之一的聯合國預算。
「空白終會被填補,其他國家必定乘勢而上。中國在這裡非常積極地表態支持多邊主義。」日內瓦商會的文森特·蘇比利亞(Vincent Subilia)說道。
不過據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發布的一項調查報告稱,除了合法的外交行動之外,中國還利用其在日內瓦的據點監視和騷擾批評人士。中國外交部對此否認,稱其「完全遵守」其他國家的法律。
自由民主黨日內瓦州分會主席馬克西姆·普羅維尼(Maxime Provini)表示,國際組織亟需新的資金來源。雖然市政府為日內瓦本地的非政府組織提供了200萬瑞郎(約合人民幣1’712萬元)的貸款,但他說:「我們不可能獨自承擔這些組織的全部資助責任。」
《金融時報》獲悉,日前一封面向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顯示,聯合國難民署(UNHCR)將在日內瓦總部及地區辦事處削減30%的成本,同時將高級僱員人數減半。整個聯合國體系預計將裁撤數千個職位,其中不少位於日內瓦。
「這勢必會對城市本身造成影響,包括它作為全球人道主義中心的地位。」聯合國難民署新聞與媒體主管馬修·薩爾特馬爾什(Matthew Saltmarsh)在宣布新的成本削減計劃前表示。
當然,日內瓦仍然擁有龐大的私人銀行、大宗商品交易和奢侈手錶產業來推動其經濟發展,但外交與援助才是決定其身分地位的核心要素。許多日內瓦市民對於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俄烏和平談判東道主一事感到震驚,認為這是全球秩序日益向威權傾斜、而自己被甩在身後的信號。
有些人已經在慢慢接受現實:他們在全球事務中的作用正在減弱,並開始思考什麼是值得守住的底線。
「問題是,『我們究竟想要保留什麼?』我認為,凡是與人道法及和平相關的內容,都應當守住。」「日內瓦倡議組織」(Geneva Call)董事會主席讓·凱勒(Jean Keller)說道,該組織致力於保護衝突中的平民。凱勒表示,作為一個中立國,瑞士「比幾乎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有能力深入戰亂前線開展行動」。
廣泛的社會反思
在這個一向以獨立於歐洲大陸為榮的國家,如今日內瓦地位的動搖,正引發一場廣泛的社會反思。
右翼保守黨派認為,日內瓦地位下降,責任在瑞士本身。他們指出,俄烏談判之所以在別處舉行,是因為瑞士跟隨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損害了其長期以來的「中立形象」。
「日內瓦失去國際影響力,並非因為美國撤回援助資金。」日內瓦市議會人民黨(保守右翼)成員文森特·沙勒(Vincent Schaller)直言,「真正讓未來變得艱難的,是瑞士主動放棄了中立地位。」
當地一家財富管理公司創辦人弗朗索瓦·薩瓦里(François Savary)則呼籲,全國上下應團結起來,共同守護這座城市。 「這是一個關乎國家未來的事業,每個人都應該參與其中。」他說。
聯邦政府和地方政府已經通過了一攬子貸款和撥款計劃,以支持日內瓦的國際職能和國際組織。
但政界人士明白,這些總額不到2’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元)的財政支持,遠遠無法滿足日內瓦維持其現有地位所需的龐大開支。無論是市級還是聯邦層面,官員們都坦言,這些支持更多是一種“象徵”和“姿態”,與美國正在削減的資助金額體量相比,簡直杯水車薪。
自由綠黨日內瓦分部主席伊夫·赫倫(Yves Herren)就是其中之一,他幫助推動了該市向非營利組織提供緊急貸款。他表示,如果沒有更多的資金支持,「我擔心日內瓦在某些時候會開始失去其作為’國際活動主辦地’的地位」。
Copyright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2025
(譯自英語:樊樺/gj,繁體校對:盧品妤 )
相关内容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