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企业必须适应欧盟限塑令新规

为了减少塑料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欧盟规定,从7月3日起,所有塑料瓶和无菌纸盒包装(利乐包装)的瓶盖,均需在开封后仍与瓶身相连。
为了减少塑料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欧盟规定,从7月3日起,所有塑料瓶和无菌纸盒包装(利乐包装)的瓶盖,均需在开封后仍与瓶身相连。 Keystone / Gaetan Bally

目前,欧盟地区的塑料瓶盖即便在拧开后仍需与瓶身相连。尽管该规定并不适用于瑞士,但瑞士公司仍需调整,这无疑牵涉到许多额外工作。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为了减少塑料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欧盟规定,从7月3日起,所有塑料瓶和无菌纸盒包装(利乐包装)的瓶盖,均需在开封后仍与瓶身相连。

消费者和相关行业必须适应这一变化。瑞士封盖系统公司Corvaglia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瓶盖生产商之一,其总部位于图尔高州。该公司旗下子公司的产品年产量高达800亿件,占到全球市场20%的份额。

+ 垃圾回收:瑞士为什么没有做到最好?

这项欧盟新规迫使整个行业需在短短四年内对其生产进行改革。Corvaglia公司董事会主席Romeo Corvaglia在接受瑞士法语电视台RTS采访时表示:“起初,我们很抵制这项规定,认为它对整个行业来说负担太重,在这方面的投入本可以有其他更好的用途。”

截至目前,Corvaglia公司已投入10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8295万元)用于研发新瓶盖,而这些新的瓶盖将主要用于出口欧洲市场。不过,瑞士市场并没有相关规定,许多瑞士饮品生产商仍在使用传统的瓶盖与瓶身分离系统。

位于阿尔高州的瑞士知名乳清饮料制造商瑞维拉(Rivella)在夏季高峰期每小时灌装可多达2.6万瓶饮料,而其用的均为传统瓶盖。瑞维拉供应链经理Martina Pfeiffer对瑞士法语电视台表示:“我们认为连身瓶盖在瑞士没有任何优势。瑞士有着良好的回收体系,而且本地消费者也不看好这种新瓶盖。”

由于瑞维拉还向法国和卢森堡出口产品,因此势必需要使用两种瓶盖,这无疑为其增加了额外生产成本。“我们另有一批产品需要更换瓶盖,这十分耗费精力,尤其是在产品规划方面。” Pfeiffer补充道。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Katy Romy

你所在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在瑞士,三分之一的物种和一半的自然栖息地濒临威胁。瑞士人将于9月22日就生物多样性动议进行全民投票。

45
47 留言
查看讨论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调研发现,志愿服务能提升你自身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Just Eat外卖服务平台尝试用机器人送餐。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Just Eat已与一家瑞士企业合作,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外卖送餐服务。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8月19日,在伯尔尼,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右)与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除瑞士官方语言外,英语的使用频率最高。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瑞士制表商斯沃琪(Swatch)的一则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为此道歉,并撤下该广告宣传。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