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中国解封推动瑞士手表销售

瑞士手表在香港-广阔中国市场之门户-的销售激增了62%。
瑞士手表在香港-广阔中国市场之门户-的销售激增了62%。 Keystone / Alessandro Della Bella

中国在取消严苛的疫情限制重新开放后,推动了全球对奢华手表的强劲需求,而香港对瑞士手表的订单量大幅增加,令瑞士表3月的出口量出现猛增。

瑞士制表业联合会(FH)周二(4月25日)表示,手表出口额攀升了13.8%,达到24亿瑞郎(约合人民币187亿元),其中面对香港的出口量增加了近62%。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经济2023年第一季度大盘点

此内容发布于 银行危机、通货膨胀、利率上升:2023年第一季度,瑞士经济面临诸多挑战。每三个月,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经济记者都会为您带来一份覆盖各行业的阶段性小结。

更多阅览 瑞士经济2023年第一季度大盘点

新冠疫情期间全球对瑞士奢华钟表的需求出现激增,虽遇经济逆势仍保持强劲。2022年出口额甚至强势增长,创下逾240亿瑞郎的纪录。

3月份瑞士钟表出口件数也有增加。制表业一个月多出口近30万件钟表,比去年同期增加24%,总件数超过150万。

单价200瑞郎以下手表的出口总数跃升34%,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与欧米茄(Omega)月球表(MoonSwatch)合作表款的持续受欢迎可能是其背后的推动力。

不过有迹象表明,瑞士表最大市场的需求已开始降温。对美国的出口量在2月份激增近16%之后,3月份已放缓至7.8%。

从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到豪利时(Oris)等顶级瑞士手表品牌的首席执行官本月都曾告诉彭博社(Bloomberg),称有早期迹象表明,消费者和零售商在疫情期间达到的空前水平的需求正在有所放缓。

相关内容
2000至2019年间,钟表业60%的利润增长归功于中国的奢侈品爱好者。

相关内容

瑞士制表业静待中国复苏

此内容发布于 几大奢侈表品牌翘首等待中国再度打开国门,以确保其2023年的增长目标。然而,这一次胜利不会来得太快,毕竟中国游客重返欧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更多阅览 瑞士制表业静待中国复苏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调研发现,志愿服务能提升你自身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Just Eat外卖服务平台尝试用机器人送餐。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Just Eat已与一家瑞士企业合作,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外卖送餐服务。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8月19日,在伯尔尼,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右)与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除瑞士官方语言外,英语的使用频率最高。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瑞士制表商斯沃琪(Swatch)的一则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为此道歉,并撤下该广告宣传。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