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多位瑞士卫生健康专家联名致信呼吁警惕群体免疫主张

corona
在过去的一周里,瑞士每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急剧攀升。 Keystone / Laurent Gillieron

在瑞士近期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不断攀升的情势下,五位瑞士专家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参与发表联名签署公开信,警告称,依靠群体免疫的疫情管理策略是存在缺陷和瑕疵的。

本周三(10月14日),全球感染性疾病领域拥有最高影响因子的权威性月刊《柳叶刀》(The Lancet,英)外部链接刊发了一篇《约翰·斯诺备忘录》(John Snow Memorandum),该备忘录以被誉为”现代流行病学创始者和奠基人”的英国内科医生约翰·斯诺命名。这篇备忘录是在公共卫生领域拥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一群国际研究者所著的联合署名公开信,他们“不由得想针对该如何以最好的方式来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向公众传达一个清晰、简单、扼要的信息”。

截至目前,已有逾50名国际研究者参与署名,其中包括5名来自瑞士的卫生健康专家,他们是伯尔尼大学的流行病学家克里斯迪安·阿尔特豪斯(Christian Althaus)、日内瓦大学的病毒学家伊莎贝拉·埃凯尔勒(Isabella Eckerle)、洛桑大学附属医院的人类感染和免疫学教授雅克·费莱(Jacques Fellay)、巴塞尔大学的分子传染病学家艾玛·霍德克罗夫特(Emma Hodcroft)以及日内瓦国际关系及发展高等学院的国际知名公共卫生专家伊洛娜·基克布施(Ilona Kickbusch)。

公开信刊发当日,瑞士新增感染确诊病例已高达2823例。专家们在这封公开信中称,随着新增感染确诊病例数量的上升,有必要就2019冠状病毒病所带来的风险、以及应对疫情所采取的有效策略进行明确的沟通与交流。

而第二波新冠疫情的来袭,导致人们对所谓的“群体免疫”再度燃起了兴趣。这一概念意指在保护弱势高危易感群体的同时,允许新冠病毒在低风险群体中大规模且不受控制地传播,从而实现民众中相当比例的人对传染病获得免疫力。

“这是一个毫无科学证据支持、危险的谬论,”公开信指出。研究者们认为,这种做法会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提升的风险,同时致使各国医疗系统最终不堪重负。

他们明确指出,截至目前,没有证据表明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在自然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对该病毒具有持久的保护性免疫力,与此同时,对于该疾病具体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哪些长期影响,医学界还依然认识不足。

近日,瑞士绝大部分地区出现的新增新冠病毒感染确诊病例数急剧攀升现象,愈来愈令人担忧。在接受瑞士德语纸媒《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采访时,瑞士2019新冠病毒疾病科学特别工作组前负责人、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国家研究理事会主席及流行病学家马蒂亚斯·艾格(Matthias Egger)呼吁联邦政府和各州需迅速采取行动,以避免再次实施全国性封锁措施。

相关内容
Interior MInister Berset with two other men inside the St Gallen football stadium

相关内容

瑞士政府决心避免再次因新冠实施封锁

此内容发布于 尽管瑞士新冠病毒新增确诊病例稳步上升,但内政部长阿兰·贝尔赛(Alain Berset)还是为瑞士抗击新冠疫情的政策进行了辩护。

更多阅览 瑞士政府决心避免再次因新冠实施封锁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一到月底,钱包见底。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比价平台Comparis的一项调研,国内四分之一的成年人预计自己2025年的个人财务状况将比2024年更糟。而几乎每三人中就有一人难以应对所有开支。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瑞士人预期2025年财务状况将恶化
瑞士在创新方面的代表性成就: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相关内容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次荣膺“欧洲最具创新力国家”称号。欧盟创新排行榜基于32项指标评估各国的创新表现,涵盖从研发投入到知识传播等多个维度,此次比较对象包括27个欧盟成员国及其他12个欧洲国家。

更多阅览 欧盟研究发现-瑞士是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国家
瑞士居民对生活总体感到满意。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一项调研,瑞士德语区和法语区的居民对自己的生活总体表示满意。线上比价服务平台Moneyland的这项调研也发现,受访者对政治状况和个人财务的评价则较低。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瑞士居民对生活感到满意
比起物质享受,百万富翁更重视健康。

相关内容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此内容发布于 在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富裕人群的生活重心正在发生转变。奢侈品消费有所下降,但旅行与体验型消费需求依旧强劲。

更多阅览 高净值人群重视健康胜于物质享受
可持续性饮食可显著降低患上癌症的风险。

相关内容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有瑞士研究人员参与的大型系统性综述研究发现,可持续性饮食与癌症风险和癌症死亡率的显著下降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更多阅览 可持续性饮食显著降低患癌风险
三项紧急措施应对女性杀戮。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苏黎世州不希望对未成年人进行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一项研究显示,瑞士对“移民”一词的理解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建筑密度不一定是城市升温的原因。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