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瑞士高校在相继取消与中国的合作。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出于对中方通过间谍活动盗取知识的担忧,瑞士高校越来越多地求助于联邦情报机构。德语纸媒《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 am Sonntag)则报道,如今瑞士高校在聘用中国科学家与博士生时相当谨慎,甚至根本不会聘用这些人员。
此内容发布于
这份周报透露,由于一些瑞士高校怀疑中国科研人员将西方科学界的信息转交给中方,因此已在加强同瑞士联邦情报局的合作。而其他一些高校则停止了同中国的科研协作。
该报指出,中国情报法明确规定,所有中国公民都必须配合中国情报机构。对中国政府保持忠诚的科研人员一般都能获得驻留海外的经费。
双管齐下的中国战略
最近在接受瑞士法语区公共电视台RTS采访时,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GCSP)全球与新兴风险负责人Jean-Marc Rickli解释:“中国奉行两套战略-人文与科学领域的战略是帮助培养亲华氛围;而工程领域的战略则更多基于获取知识以便转交给中国。”
他根据2021年以法语发表的两份报告的结果,分析得出中方之所以对瑞士高校感兴趣的原因。
美中两国间的技术竞争将瑞士科研机构推入一个两难境地。报告指出,如果瑞士机构不谨慎行事,则有可能激怒美方,或被中方列入黑名单。
一些高校正在主动应对这种局面。欧陆顶尖高校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专门设立一个部门,负责审查与海外合作伙伴的科研项目。凡是违背美国法律或美国对华制裁的项目,全部不能过关。
《新苏黎世报周日版》援引了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国际事务负责人Anders Hagström的解释:“相比五年之前,如今来自中国的申请会得到截然不同的对待。”
中国人员申请遭冷落
该报报导称,多所高校表示在聘用中国科学家与博士生时会非常慎重,越来越多的申请遭到回绝。
苏黎世大学等个别高校甚至更为谨慎,在怀疑发生间谍活动时会定期与瑞士联邦情报局交换信息。
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在今年12月初的会议上,甚至把知识间谍活动问题作为会议的主题。这个基金会已暂停向涉华合作研究促进计划提供资金。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政治
中国情报机构利用虚假社交媒体档案窃取瑞士知识
此内容发布于
《新苏黎世报》(NZZ)撰文披露,中国情报机构正通过在领英(LinkedIn)上同瑞士科研人员、决策者建立联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试图从他们身上套取信息。瑞士情报局确认对此威胁已经知情。
更多阅览 中国情报机构利用虚假社交媒体档案窃取瑞士知识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逐步融入数字世界,短短三年内上网率就提升近5%。不同年龄段对设备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年龄如何,智能手机都是不变的“主力军”。
更多阅览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此内容发布于
这种欧洲最大的淡水鱼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瑞士湖泊中,在瑞士法语区还因其味道鲜美而备受推崇。
更多阅览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
更多阅览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相关内容
教育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青少年正在“远离校园”-这可不只是逃学这么简单。教师协会发出警告,学生反复缺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有时一缺就是好几天,甚至几周。。这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正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教育机构呼吁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中国人现在不再那么乐观了”
此内容发布于
Martin Aldrovandi刚刚从中国回来,作为瑞士广播电视台SRF驻东北亚记者,他亲身经历了中国近些年来的一些变化。回到瑞士后,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他说他感觉到中国民众中的情绪变化,而对于中国的未来他不敢预测。
更多阅览 “中国人现在不再那么乐观了”
相关内容
中国大使警告:若瑞士采纳对华制裁,“两国关系将受损害”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在近日接受《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amSonntag)采访时表示,假如瑞士采纳欧盟针对中国的制裁措施,则中瑞两国关系将受到损害。
更多阅览 中国大使警告:若瑞士采纳对华制裁,“两国关系将受损害”
相关内容
中国情报机构利用虚假社交媒体档案窃取瑞士知识
此内容发布于
《新苏黎世报》(NZZ)撰文披露,中国情报机构正通过在领英(LinkedIn)上同瑞士科研人员、决策者建立联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试图从他们身上套取信息。瑞士情报局确认对此威胁已经知情。
更多阅览 中国情报机构利用虚假社交媒体档案窃取瑞士知识
相关内容
谍影重重:揭秘瑞士情报局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情报局被认为是一个带有“知识份子气质”的小规模情报机构。它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并非铁血行动,而是难堪糗事。下面,小编将通过10个问答带您一窥瑞士情报局内幕。
更多阅览 谍影重重:揭秘瑞士情报局
相关内容
间谍活动、恐怖主义和极右势力让瑞士官方忐忑不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情报局(FIS)日前表示,俄罗斯方面在瑞士境内从事的间谍活动依然活跃猖獗,于此同时,中国经济间谍活动也日益成为瑞方心腹大患。
更多阅览 间谍活动、恐怖主义和极右势力让瑞士官方忐忑不安
相关内容
经济间谍瞄准瑞士企业
此内容发布于
最近瑞士首次针对企业受经济间谍侵袭的范围进行了调查,瑞士对经济间谍深具吸引力:重要科研单位、国际组织以及高尖端产品生产商,都是经济间谍眼中的大肥肉。
更多阅览 经济间谍瞄准瑞士企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