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的寄养家庭

不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是种痛苦;生活在好的寄养家庭中,又是种幸福 Keystone

伊萨贝尔如今已是一个24岁的大姑娘,但是她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曾被亲兄弟强奸的事实。这之后,她被送往寄养家庭。但是在这个新家里,她的生活依然是磕磕绊绊。不过她说:“我非常感谢我的寄养父母”。

在瑞士,约有13000个孩子,是寄养在别人家里的。当然,这只是个估算值,社会特殊教育专业机构Integras的专家总是不无批判地说:“瑞士知道饲养了多少头牛、多少只羊,却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生活在没有亲生父母的家里”。

因父母有各种瘾症、心理问题或曾虐待过孩子,而不具备继续看护孩子的能力,那么瑞士社会就会接管这些孩子,他们被送往青少年中心,或是寄养家庭。“仅仅因为贫困,是不能将孩子送给寄养家庭的。贫困家庭会得到社会补助,”专业机构Integras的Benjamin Shuler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记者说。

生活在另一屋檐下

伊萨贝尔起初并不喜欢她的寄养家庭,毕竟这个家太不一样了,无论是从饮食还是从行为方式上来说,都同她之前的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迥然不同。她的亲妈有抑郁症,经常打骂伊萨贝尔和她的兄弟姐妹。爸爸在她8岁时就离家了,即使在,她们也很难见到他。13岁时,她去寄宿学校住了3年,她喜欢那里的生活,在寄宿家庭里,“我不再是我自己,”她说。

此外,强奸带给她的伤痛太深了,“在干农活时,你会接触到别人的身体,这我不喜欢,”伊萨贝尔说,她的寄宿家庭是一家农户:“如果有人碰到我,我马上就会变得像冰一样僵”。“很多寄养子女都曾经历过悲剧,所以不光对孩子们来说,到一个新家不容易;对寄养父母来说,也很难,他们会突然发现,这个孩子和自己的完全不同,”Shuler先生说。

“寄养父母所担当的责任不同。我们要教育孩子,告诉他们什么是规则、界限在哪里。亲生父母给予的爱更多,会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宽容度,”布伊莲对瑞士资讯说,她的寄养女儿从3岁起就和他们住在一起,如今12年已过。女儿的亲生母亲有先天性残疾,父亲也没有抚养能力。

其实在瑞士,大部分寄养儿童都没有什么特殊的经历,主要是因为父母的问题而被寄养。另一个寄养儿童妮可的妈妈在西非的加纳和多哥长大,对瑞士总有陌生感,再加上她有些攻击倾向,所以在妮可6岁时,经常和其他孩子打架的她就住在了寄养家庭里。不过,“移民家庭在寄养家庭里所占比例并不大,还主要是瑞士家庭居多,”Shuler表示。

妈妈的诉说

“一开始我是想当日托妈妈,但别人给我介绍了卢塞恩儿童看护机构,后来我就得到了一个寄养女儿,”布伊莲回忆说:“这样我既算有了一份工作,经济上可以贴补家里,还可以留在家中照顾孩子,我的大女儿也有了一个玩伴儿。我很喜欢孩子”。

“我想大部分寄养父母都是因为喜欢孩子,希望孩子好,才会领养他们。因为如果是为了赚钱,我觉得并不值得,补助扣除必要开支外,其实已所剩无几。此外,有的夫妇没有孩子,有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个兄弟姐妹,这些都是领养的理由,”社会工作者Shuler说。

布伊莲也表示:“我每个月从社会机构得到2000瑞郎的补助,听上去很多,但我们要不停地接受各种培训,这些费用以及孩子的所有支出都要从这里出”。 

2000瑞郎其实并不多(瑞士的最低工资标准在3800瑞郎左右),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收养子女,要在家庭空间、设施等硬件,以及家庭成员-如有养育经验等软件上都达标,瑞士才允许他们成为寄养父母。在瑞士,慈善并不是发善心、行善事,而是在做慈善事业。既然已经是一项事业,就不仅仅是自发的、可有可无的,而是受到政府支持,有规范、有检查的。尽管Integras组织也提出,政府对寄养的管理和核查不是很严格,但依然是有法(儿童法)可依、有据可循的。对寄养父母来说,他们是在做善事,但不能只凭一颗善心,他们的行为也是要受到支持,从而得到监督的。但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是为了孩子好,”Shuler说。

现实不是梦想

“视若己出”是中国的一句老话,一般用来形容长辈对非直系亲属的晚辈非常好,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子女一样。在许多影视文学作品中,也会出现不少“好”的继父母或养父母形象,最好的一个评价就是:对孩子“视若己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得到吗?

“尽管我们的关系很好,但他们和自己的孩子不一样。她(养女)每两星期就去亲妈家度一次周末,放假也经常回去。我们会教她,什么是纪律,必须遵守;而她妈妈则比较放松,会放任她做自己想做的事。以前她刚来的时候,我也想过完全把她当作自己的孩子,但是真的不一样,我们所担任的角色不同,”布伊莲说。

无论是伊萨贝尔还是妮可,她们在谈到寄养家庭时,感触最深的都是“纪律”。“以前我怎么想的,要去哪里,都没人管,可在寄宿家庭里,都要说,所有想法都要公开,”伊萨贝尔说。在她们进入青春期后,往往都会和寄养父母发生冲突:“那时我的成绩很差,老和妈妈吵架。”

“2年后,一切都好转了。我的养父母总是那么理解我,他们做的真的很好,要容忍我这么多。也有寄养子女过的很不好,他们吸毒、成为社会问题。养父母不是万能的,他们不能挽救一切,”妮可说:“我感谢他们。我后来回了一趟西非,也更理解了我的亲生母亲,她曾为丧失了我的抚养权而生气,很多年不和我见面。但是当她得知我已经通过了警察学校的入学考试时,她为我感到自豪”。“因为我做了她所做不到的事:融入这个社会”。

一般来说,在瑞士的寄养家庭有成熟型、传统型和组织型。

成熟型是指寄养子女在未被寄养之前,就已同未来的寄养家庭建立了较深厚的联系。

例如,儿童被祖父母、邻居、亲属收养。儿童、青少年的意愿将得到尊重,如不愿与亲生父母共同居住,在得到寄养家庭同意后,可以同新家庭成员共同生活。

据瑞士寄养儿童组织就全国及地区统计数据估算,70%的寄养关系形成于儿童已熟悉的社会范围内。也就是说,这种成熟型的比例占到70%左右。政府对这种寄养关系的形成知之甚少。

传统型是指通过社会福利机构牵线搭桥,为有需要的儿童寻找寄养家庭,并对此予以支持,特别是对寄养家庭给予经济补助。

组织型是指家庭服务机构以组织、雇佣的形式为寄养子女提供寄养家庭。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