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所“写”下的“碳足迹”的三分之二,都是在国外排放的。
(c) Keystone / Valentin Flauraud
一项旨在将气候保护纳入瑞士宪法、并力求实现截至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显著减少的公民动议,现已经瑞士政府部门审核顺利获批。该动议拥趸必须在2020年10月30日之前收集到至少10万份公民有效签名,方可付诸全民公投。
此内容发布于
4月30日,“为了有益健康的气候环境动议”的提案草案公示发布在瑞士联邦政府官方“联邦公报”(Federal Gazette,多语)外部链接上。该动议由去年成立的瑞士气候保护协会(Swiss Association for Climate Protection)所发起。
该协会旗下目前拥有会员2000名,成立迄今,已得到各大类环保组织以及众教会、各界科学家与学者的鼎力支持。某些政界人士也在该协会委员会任职。
+ 查阅关于瑞士在气候保护举措制定及实施领域的排名信息(英)
早于去年1月提出的这一动议,旨在通过把“巴黎气候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所制定的目标写入瑞士宪法,从而将气候保护提升为政界需优先考虑、当务之急的政治议程。提案文书中指出,气候政策意在增强经济,以及采取措施以促进技术与创新。与此同时,提案中也坦诚,在没有适宜可用的技术替代情况下,确实有必要酌情允许例外。
根据瑞士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瑞士依据碳足迹核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英)总计多达1.16亿吨。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此内容发布于
一对外交官夫妇的17岁女儿虽然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瑞士,但并无资格获得居留许可。瑞士联邦行政法院已驳回了这名年轻女子的上诉。
更多阅览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相关内容
全球贸易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相关内容
预防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推出了针对所谓“长寿药物”的风险评估指南。具体而言,这些指南聚焦于二甲双胍(metformin)、雷帕霉素(rapamycin)等原本为其他用途研发、但被部分人用来延长寿命的药物。
更多阅览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中国挽救了瑞士的碳排放?
此内容发布于
吉安,中国南部江西省的一座城市。成吨的稻谷壳被扔进熔炉里燃烧。通过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电能和热能可供给当地居民使…
更多阅览 中国挽救了瑞士的碳排放?
相关内容
风靡瑞士的节能房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德语区的新建住宅中,节能建筑风头正劲。在这里,一个瑞士家庭向我们讲述,他们是如何适应节能环保住宅的。与普通住宅相比,节能房毕竟有所不同。
更多阅览 风靡瑞士的节能房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