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苏黎世附近一座高速公路桥下,意大利外籍劳工和他们的孩子居住在拖车里。
Keystone / Ernst Baumann
历史研究表明,1949到1975年间,大量外籍劳工的孩子不得不在瑞士过着东躲西藏的日子,其数量远比此前估计要多。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德语报纸《新苏黎世报周日版》(NZZ am Sonntag)援引日内瓦大学历史学者托尼·里恰尔迪(Toni Ricciardi)的一项研究,5万余名儿童曾忍受着非人道的生存环境,是之前估计数据的4倍之多。
里恰尔迪在采访中表示,受到限制性移民政策影响的儿童总数可达50万人。因为还有些孩子别无选择,只能留在劳工输出国(以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为主),跟随祖父母或寄宿在其他亲属家中。
以上是一项瑞士福利及强制性政策研究(英)外部链接的新发现。该研究涉及范围很广。
新估测值的依据是移民、出生率及其他数据的官方统计。
据报道,官方统计中并不包含非法滞留在瑞的移民儿童。因为相关部门的档案多已损毁。
在1934至2002年间前往瑞士充当季节性劳工的外籍工人不允许携带家眷。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那些年瑞士的意大利劳工
此内容发布于
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繁荣期,瑞士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为了应急,瑞士决定从国外招聘劳动力。1948年,瑞意两国签署…
更多阅览 那些年瑞士的意大利劳工
相关内容
芬兰稳居全球最幸福国家首位,瑞士位列十三名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联合国3月20日发布的《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芬兰连续第八年蝉联世界最幸福的国家;瑞士位列第13位;美国则迎来史上最低排名。
更多阅览 芬兰稳居全球最幸福国家首位,瑞士位列十三名
相关内容
瑞士科研人员改进瘫痪患者的治疗方法
此内容发布于
洛桑研究人员将康复机器人与脊髓植入装置结合,研发出一款新设备,能够帮助脊髓损伤患者重新行走。
更多阅览 瑞士科研人员改进瘫痪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关内容
邦德电影经典取景地雪朗峰重新开放
此内容发布于
由于新缆车索道施工原因关闭5个月的雪朗峰于3月15日再次对游客开放。
更多阅览 邦德电影经典取景地雪朗峰重新开放
相关内容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此内容发布于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Sergio Ermotti)2024年的薪水与2023年基本持平,尽管他2024年的任职时间更长(安思杰于2023年4月接过瑞银首席执行官帅印)。
更多阅览 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2024年收入近1500万瑞郎
相关内容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3月16日,瑞士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3月17日零时,全国进入半封锁状态。值此新冠封锁五周年纪念之际,瑞士联邦卫生局前流行病办公室负责人Daniel Koch回顾了疫情期间瑞士政府发挥的关键性作用。
更多阅览 新冠封锁五周年:瑞士“病毒先生”眼中的疫情时代
相关内容
在瑞士,外国人的形象在逐渐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统计局发现,过去几年中,瑞士人越来越不看好外国人。
更多阅览 在瑞士,外国人的形象在逐渐恶化
相关内容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战争物资的出口减少。根据瑞士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SECO)签发的许可证统计,瑞士共向60个国家出口了价值6.647亿瑞郎(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军事装备。较2023年下降了5%。
更多阅览 2024年瑞士战争物资出口下滑5%
相关内容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苏黎世大学一项新研究得出的结论,30岁以上女性是新冠疫情期间推动瑞士婴儿潮的主力选手。
更多阅览 瑞士新冠婴儿潮研究
相关内容
瑞士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国家,中国第二
此内容发布于
德国曾是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国家,但这个称号已成历史。如今,这一地位被一个甚至没有海岸线的国家取代。
更多阅览 瑞士成为全球最大集装箱航运国家,中国第二
相关内容
瑞士转基因作物种植禁令继续延长
此内容发布于
将于2025年到期的瑞士暂停转基因作物种植的决定有可能会再次延期五年。
更多阅览 瑞士转基因作物种植禁令继续延长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那些年瑞士的意大利劳工
此内容发布于
在二战结束后的经济繁荣期,瑞士出现劳动力紧缺现象。为了应急,瑞士决定从国外招聘劳动力。1948年,瑞意两国签署…
更多阅览 那些年瑞士的意大利劳工
相关内容
让季节工成为瑞士人-艰难之路
此内容发布于
1945年后瑞士向外国人敞开了大门,但也仅限于作为劳动力,其态度很明确:“你们”无需融入瑞士社会。自70年代末掀起的“大家在一起”运动(Mitenand-Bewegung)则试图扭转这一局面。
更多阅览 让季节工成为瑞士人-艰难之路
相关内容
瑞士农场:令人震惊的工作条件
此内容发布于
为了应对季节性的工作高峰,一些瑞士农民会雇佣外国临时工,后者的工作和住宿条件十分恶劣。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瑞士工作多年,但依然在打黑工。
更多阅览 瑞士农场:令人震惊的工作条件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