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儿童节,11月20日

邹慈欧(右)在消失几个月后,重回家庭 Luigi Jorio / swissinfo.ch

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国际儿童节往往是六月一日孩子们的笑脸,以及花团锦簇的校园。但1954年,联合国提出设立儿童节的初衷,其实却是保护儿童权益。11月20日,为了纪念《儿童权利宣言》的通过,联合国将这一日定为“国际儿童日”。

尽管时光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在世界上的许多角落,儿童的权益依然得不到保障。瑞士的非政府组织“人类的地球”(Terre des hommes,简称:TDH),就正在许多国家帮助遇到困难的儿童,找到他们生活的正常轨道。

一天又一天,邹慈欧(Thaw Zin Oo)就这样游荡在缅甸仰光街头乞讨。警察把他带到了城市教养院。瑞士“人类的地球”组织,又把他带回了家。

父亲

41岁吴觉松(U Kyaw Saung)的工作很简单:装货、卸货。每天早晨,他做一个小时的公车到仰光郊外的市场,然后用手推车运输装满货的纸箱和大米,以此养家糊口。

当他晚上回到自己用稻草和竹子搭的小屋时,太阳已经落山许久。他的口袋里,又多了4000-5000缅元(约合5瑞郎),这就是他一个工作日的收入。

两个儿子都在上学,第三个,最小的儿子,独自承担繁重的家务,因为他们的妈妈已死于糖尿病。

吴觉松除失去了自己的妻子以外,还差点失去邹慈欧,他家的老二。10岁的儿子有一天突然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时他的父亲正忙着推手推车。

“我带他去市场,让他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天晚了,当我们要回家的时候,他不见了,”孩子的爸爸说。

“清理”街道

两个月后,吴觉松找到了自己的儿子,正是在“人类的地球”(TDH)组织的帮助下。该组织致力于在全世界保护儿童的权利。

“我们的责任是帮助仰光国家教养院的孩子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Rob Millman对瑞士资讯swissinfo.ch说。他是TDH缅甸办事处的负责人,他表示,联合国公约明确规定,“儿童享有“家庭权”。

警察会在仰光定期“清理”在城市街道上“工作”的孩子,Millman说:“有时,为了保护儿童,有时,也是为了维护城市形象,比如,在举办重大活动之前。”

警方把孩子们送到特殊的寄养中心,除了乞丐以外,这些教养院还会收留孤儿和少年犯。“这些机构的条件一般都不差,肯定比在大街上要饭好得多。他们还可以吃得上饭,上得了学,”TDH的员工强调说。

“然而,这些寄养中心的纪律非常严格,而且没有人真正试图帮孩子们找到家人。因此,孩子们要在那里待上数周、数月,甚至数年,与他们的父母分离。”

而一旦逃离这些教养院,那么孩子们就得不到任何照料了,Millman说。“他们可能很快就又出现在大街上,之后会被人利用,直到再次回到教养院。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70%被城市当局送往教养院的男孩,都已经至少被逮捕过一次。

幸好鱼有腥味儿

邹慈欧也重复了这些流落街头儿童的命运。在他父亲工作的时候,他跑到了仰光的市中心,然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他被一些成年人“领养”,被迫乞讨,睡在大街上。乞讨来的一部分钱,用来买食物。其余的,要交给一个“阿姨”。而那些人是如何对待他的,他则宁可不说。

直到警察突然出现在一座宝塔外面,他才惊讶地发现,“我不知道发生什么了,所有人都突然溜之大吉”。于是,邹慈欧被送到了社会安全部的一个教养院。在那里,几周后TDH的社会工作者发现了他。

“我们的员工在这座城市的教养院里寻找离家的孩子,希望能把他们再送回去,”Rob Millman说:“尽管有政府的配合,但把他们送到父母或亲属身边,并不容易。这些孩子往往对他们的家乡和以前的历史知之甚少,甚至全然不知”。

邹慈欧只记得,他来自Shwepyitar,那是一个有2万多家庭生活的地方,大部分街道都没有名称。TDH的工作人员Su Su Mar说:“幸运的是,邹慈欧记得父亲每天乘坐的公共汽车线路号码”。

而其他“找家人”的案例则很让人“头疼”,Rob Millman说。有些寻找工作需要持续数月。例如,当父母住在另一个城市,在仰光以外数百公里的时候。

“我们让孩子画他们的家,或者村子。一个孩子只能回忆起村子里令人作呕的气味。就凭借这条信息,我们也找到了孩子的家人,在一个渔村附近”。

新学校和新房子

在把孩子送回去之前,瑞士的援助机构还会评估一下他的家庭情况,看是否足以承担他的生活。“如果不能,那么送回去也没有意义。他们很快就会回到大街上,被利用或是受到很恶劣的对待。有时候,我们不得承认,家庭并不是孩子最好的解决办法,”Millman说。

TDH的缅甸项目,是一个面向家庭整体的援助计划。父母应该在该组织的协助下找到工作,或者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房子。TDH甚至还会承担孩子的学费,以及他们兄弟姐妹的学费,还有医疗、个人卫生费用等。从2011年1月该项目成立至今,这家瑞士的援助组织已经承担起近300名儿童的抚育责任。

邹慈欧现在不仅能上学,还住进了新房。虽然也是稻草和竹子搭的,但总归是封闭的,屋顶上的洞也少了。而他的爸爸,曾因为把儿子弄丢而在村子里抬不起头来,如今也可以挺起脊梁做人了。

“白天的时候,邻居会照顾我的小儿子,”吴觉松说:“我永远都不会再让我的儿子们陪我一起工作了”。

1954年,联合国提出应设立国际儿童权益日,并将此日定于11月20日。

1989年,联合国儿童权益公约得到191个国家的承认。

瑞士在10年后,1999年签署了该公约。

瑞士在教育、打击恋童癖和禁止女性割礼方面表现突出。

但在预防暴力方面,瑞士还应该继续努力,特别是指向自己的暴力,因为至今为止,瑞士是青年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各州各自为政的政策阻碍了在全国范围内保护儿童权益政策的实施。

(来源:Paola Riva Gapany)

他们擦皮鞋、洗汽车、捡垃圾、卖报纸,这些因贫困、受忽视而生活在亚洲、非洲、拉美大都市大街上的孩子们,被称为街童。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估算,年龄自5-18岁的街童,数量可能有1亿。

瑞士也有街童,据伯尔尼大学2004年报告指出,首都伯尔尼有100名街童,与在缅甸等国家不同,瑞士出现街童的原因是没有很好地融入学校生活,或者与父母有矛盾。

1960年,Edmond Kaiser成立了Terre des hommes基金会,简称:TDH。

这是瑞士最大的保护儿童权益的非政府组织。

TDH组织遍布全球34个国家,进行着上百个项目,受益者据估计可达147万。

TDH的年预算为6000万瑞郎,员工1800名。 

(译自德文:宋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