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马年也是蛐蛐儿年

草地是蛐蛐真正的家 Fabian Biasio / Pro Natura

2014年是中国的马年,也是瑞士的蛐蛐儿年。新岁伊始,瑞士自然保护组织Pro Natura就向公众宣布:今年的年度动物是蟋蟀。忽地,这个小动物就进入了瑞士人的视线。

也许这突如其来的关注会让瑞士的蛐蛐们受宠若惊吧。而在千里之外的中国,蛐蛐们倒是非常“习惯”和人类打交道-它们不是一般的昆虫,而是很多人的宠物和爱好。

小蛐蛐,大明星

蛐蛐儿,大名蟋蟀,是瑞士境内上百种直翅目昆虫中的一种。

说起蟋蟀,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夏夜的虫鸣。但若问起蟋蟀的相貌,不少人则难以对答。也难怪,黝黑敦实,体型短小的蟋蟀实在是貌不惊人,以至于人们常常把它们同体格修长、肤色油绿的蝈蝈混为一谈。

但是2014年是蟋蟀在瑞士扬眉吐气的一年。平时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小虫高调登上瑞士每日电视新闻。为什么小小蟋蟀在中瑞都获得如此“垂青”? 这还得从它的身世说起-中瑞文化对蛐蛐的解读大相径庭。

Pro Natura近10年来命名的年度动物分别是:

2014年- 蟋蟀

2013年- 接生婆蟾蜍

2012年- 小长耳蝙蝠

2011年- 蚯蚓

2010年- 长角蜂

2009年- 棕熊

2008年- 豆娘

2007年- 茴鱼

2006年- 羱羊

2005年- 小型蜥蜴

2004年- 野兔

英勇健斗的勇士

蟋蟀同中国人的生活关系密切,从它的别名“促织”就可见一斑:古云“蟋蟀鸣,懒妇惊。”听见初秋的蛐蛐叫,妇人就要加紧织布缝冬衣了,免得家人寒天受冻。

不过在中国文化里,蟋蟀同男人的关联似乎更为密切-因为蛐蛐和“斗”字密不可分。一只泥罐里两只黑色小虫,或撕或咬,斗得你死我活;而围着罐子,三五男人,或嘘或叹,看得聚精会神… 这一场景对国人来说不会陌生。

斗蛐蛐是几百年流传于民间的传统,讲究当然少不了:蛐蛐比武要用专门的斗盆,运送蛐蛐有特质的提笼;蟋蟀能喝上西洋参汤,还有温水洗澡… 简直是英雄的待遇。

确实,很多中国蛐蛐迷都将自己的英雄梦凝聚在了大无畏的小蛐蛐身上,就像聊斋故事《蛐蛐》讲述的那样:为了迎合皇帝斗蛐蛐的癖好,官府层层催逼百姓捉捕蟋蟀。一位平民少年化身蟋蟀,勇闯王宫,咬破皇帝耳朵,为百姓出了口气…

1909年成立的Pro Natura是瑞士重要的自然保护组织,在各州都有分支机构。

该组织致力于维护大自然的利益,维护草场、保护野生动物和本土植物。

Pro Natura管理着瑞士600多块自然保护区和12个自然公园。

作为一家私营的公共利益组织,Pro Natura活动依靠成员的志愿工作及私人赞助。该组织目前拥有10万多名会员以及30个赞助方。

害羞的首席小提琴手

瑞士人眼里的蛐蛐同英雄无关。在瑞士,人们似乎对蟋蟀的“音乐天赋”更为关注。

Pro Natura就将蛐蛐称为“草地乐团害羞的首席小提琴手”,并如此描述音乐家的举止:“只要有人靠近,这种胆小的动物就会停止鸣叫,并以闪电的速度消失在土洞中-那是它为自己挖好的家,可深达40厘米。”看来,瑞士人眼里的蟋蟀非但不勇猛,而且十分怯懦。

还是在英国诗人济慈(John Keats) 的《蝈蝈和蛐蛐》一诗中,蟋蟀更富浪漫情怀: 大地的歌,延绵不绝;萧索的冬,霜寒夜静;蛐蛐的吟唱随着炉边的暖流飘升,欲睡的人们似乎听见青山的蝈鸣…

在瑞士,蛐蛐称不上“宝”,它仅仅是草丛中众多昆虫中的一种。它重复单一的叫声甚至会让很多人不胜其烦。今年年度动物的称号落在它的头上,虽说报了个冷门,但不无深意。

它的家在大自然

蛐蛐成为瑞士2014年度动物,凭的不是美貌、品性,也不是音乐才气,而是因为它日益受到威胁的生存环境。

近年,由于瑞士农业用地的高强度开发和住房的大量建设,蟋蟀的生存空间-草地和牧场-在一点点消失。蟋蟀有翅膀,但并不会飞,正因如此,它对周边环境的依赖性更大。

环境保护组织Pro Natura将蟋蟀推向前台,就是让它作为成百上千“草地居民”的代表,向人们传递这样的讯息:自然草场的生物多样性是无比宝贵的,请为这里的动植物保留一片清净的生存环境。

是啊,尽管蟋蟀在中国人家里可以“锦衣玉食”,但它毕竟是属于大自然的,它真正的家在草地上。中国蛐蛐迷们追捧蟋蟀“一山不容二虎”的性格,其实那只是公蛐蛐为了争夺地盘和雌虫的天性。如果没有真正的家园和伴侣,它们的决斗是否显得有些可叹呢?

瑞士今年的年度动物是蛐蛐,大自然里的蛐蛐。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