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共有29’000道雷电划破瑞士天空,比2023年减少12%。
Keystone-SDA
去年,瑞士内阿彭策尔州(Appenzell Inner Rhodes)的高登山区(Gonten)每平方公里雷击次数最多。该州东部的另外两个市镇雷电出现频率也很高。
此内容发布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据雷电信息服务机构Blids和西门子瑞士公司(Siemens Switzerland)近日发布的消息,内阿彭策尔州是瑞士雷击出现最集中的地区。该州东部2024年每平方公里发生2次雷击。
去年,高登地区每平方公里的雷击次数为2.7次;Schwende-Rüte地区以2.13次排在第二;位列第三的是每平方公里1.84次的Schlatt-Haslen小镇。
雷电来临前的预警措施
关注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避免在雷雨天气进行登山、钓鱼、露营等户外活动。雷雨前尽量提前返回安全建筑物内,如发现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应立即停止活动,寻找避雷设施完备的建筑物避险。
雷电发生时的户外避险要点
远离高大物体和开阔地带:如孤立大树、电线杆、铁塔、旗杆、水边等。勿在树下或金属棚下避雨。不要靠近山洞、岩缝等半封闭空间(易形成电弧通道)。
不要使用带金属物品:如金属雨伞、登山杖、钓鱼竿、自行车等;远离金属栏杆、铁丝网等导电物;也不要将金属工具扛在肩上行走。
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外如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如在空旷的户外,应双脚并拢、蹲下避雷,并丢弃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尽量降低高度,避免“跨步电压”伤害,不可平躺或奔跑。
不要打手机或拨打有线电话(特别是在雷雨时接触耳机、金属外壳设备)。
瑞士法语区受影响较小
位于瓦莱州的孔泰(Conthey)镇受到雷击干扰最少,每平方公里雷电次数为0.16次。同样排在末尾的是纳沙泰尔州的布德里(Boudry)(每平方公里雷击次数为0.18次)和瓦莱州的恩特雷蒙特区(Entremont)(0.2次)。
大部分陆地雷击(即从云层到地面的雷击)发生在伯尔尼州,该州共记录近5000次雷击,占雷击总数的12%。从各地区的绝对数字来看,格劳宾登州的苏塞尔瓦(Surselva)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共发生了近1000次陆地雷击。
据相关新闻稿介绍,瑞士2024年共遭受雷击29’000次,较2023年减少12%。雷击最频繁的月份是6月,共发生9’500次;最集中的一天是7月31日,共发生3’200次雷击。
奥地利雷电探测与信息系统(Austrian Lightning Detec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 Aldis)和雷电信息服务机构Blid的评估以欧洲约170个测量站的记录数据为基础。
相关内容
瑞士联邦外交部长赴香港出席国际调解论坛
此内容发布于
5月30日,瑞士联邦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将在香港参加一个近6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国际调解论坛。
更多阅览 瑞士联邦外交部长赴香港出席国际调解论坛
相关内容
低利率点燃瑞士人购房置业梦想
此内容发布于
在乡间拥有一栋独立住宅一直是瑞士人心中的梦想。不断下调的利率重新燃起了人们的希望。因此,住房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更多阅览 低利率点燃瑞士人购房置业梦想
相关内容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2年健康调查的结果揭示了两性健康差距:55%的女性和44%的男性长期忍受着至少一种慢性疾病。同时,52%的瑞士男性有超重问题(包括肥胖症),该比例在女性中为34%。
更多阅览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相关内容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开始对传统性别角色提出质疑。而公众对同性伴侣抚养孩子的接受度在十年内上升了25个百分点。
更多阅览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相关内容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圣莫里茨(St Moritz)是瑞士顶级豪宅的所在地,每平米起价约43’000瑞郎(约合人民币37万元/平米)。
更多阅览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相关内容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近期的一项调查中,约80%的受访者赞成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推行社交媒体禁令。
更多阅览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相关内容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此内容发布于
伯尔尼州警方破获重大人口贩卖团伙案。5人被控诱骗100余名中国女性到瑞士充当性工作者进行剥削。该案件将于近期提交法庭审理。
更多阅览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相关内容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此内容发布于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在卢塞恩市中心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停靠的旅游大巴减少了三分之二。据相关部门表示,这是4月1日开始征收旅游大巴停车税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多阅览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相关内容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此内容发布于
据一项研究显示,对瑞士职场人来说,工作氛围比薪水更重要。不过,不同年代的雇员眼中的标准优先级也不同。
更多阅览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城市洪水正日渐成为瑞士首要议题
此内容发布于
气候变化已将城市洪水问题推上了地方政府议程的最前沿,并促使全球各地陆续寻求和实施创新解决方案。
更多阅览 城市洪水正日渐成为瑞士首要议题
相关内容
极端天气谁之过?灾害治理演变史
此内容发布于
19世纪时,瑞士人就注定要直面自然灾害。那时,人们已不再将恶劣天气和山体滑坡视作神对人的惩罚,而是人们应该协力解决的问题。为了所谓的共同利益,对过错与责任的追问成了禁忌 – 直到今天,这一态度仍不时影响着讨论。
更多阅览 极端天气谁之过?灾害治理演变史
相关内容
天气预报的艺术:从高科技到小蚂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曾经依赖于当地的民间传说和观察自然来预测天气,现如今对天气的分析和预测已经成为了一门高度全球化的科学,瑞士气象学家们使用的工具也变成了卫星和超级电脑。
更多阅览 天气预报的艺术:从高科技到小蚂蚁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