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性大猩猩如何避免近亲繁殖
Keystone-SDA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此外,雌性大猩猩还倾向于加入有雌性“老熟人”的新群体,让自己在陌生环境中更安心。
此内容发布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苏黎世大学在8月6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雌性大猩猩在社会行为上采用了与人类相似的策略。
研究作者依据黛安·弗西大猩猩基金会(Dian Fossey Gorilla Fund)在卢旺达对多个野生山地大猩猩族群所进行的长达20年的数据收集开展研究。
根据这项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辑》(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的研究,猩猩可以多次更换群体,这一过程称为“迁徙分散”(dispersal)。这一过程在防止近亲繁殖、提升基因多样性以及维持社会关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该研究由苏黎世大学博士生维克图瓦尔·马蒂尼亚克(Victoire Martignac)主导,她的研究表明,雌性大猩猩并非随意加入一个群体。她们此前的社会经历会影响其选择:雌性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而倾向于寻找她们已经认识的雌性。
“由于雌性山地大猩猩无法确切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她们可能会遵循一个简单的规则:‘避开任何我曾与之一起成长的雄性所在的群体’,因为这些雄性是自己亲属的可能性更高,”马蒂尼亚克在新闻稿中解释道。
不过,那些她们曾共同生活过的雌性是否在场,显得更加重要。这些关系能在她们进入新群体时降低焦虑感。而当雌性是在朋友的“引荐”下加入一个群体时,这对于整个群体,或者对领导群体的主导雄性而言,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Swiss robots to deliver Just Eat Takeaway meals.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此内容发布于
一对外交官夫妇的17岁女儿虽然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瑞士,但并无资格获得居留许可。瑞士联邦行政法院已驳回了这名年轻女子的上诉。
更多阅览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相关内容
全球贸易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相关内容
预防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 Re)推出了针对所谓“长寿药物”的风险评估指南。具体而言,这些指南聚焦于二甲双胍(metformin)、雷帕霉素(rapamycin)等原本为其他用途研发、但被部分人用来延长寿命的药物。
更多阅览 瑞士再保险公司发布长寿药物风险评估指南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动物园里的猩猩: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此内容发布于
150年前在瑞士巴塞尔动物园初建之时,“异国物种”要占大多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动物)需求为导向的饲养方式变得越来越普遍,直至提出“保障灵长目动物基本权利”的动议作为最高潮出现。饲养猩猩的方式在历史长河中呈现出很大的变化。
更多阅览 动物园里的猩猩: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相关内容
要把动物当成生命来尊重
此内容发布于
记得自己上次啥时候去过动物园吗?瑞士有一家动物园,会颠覆你对动物园的想象。曾长期担任苏黎世动物园园长的Heini Hediger,被认为是动物园生物学的奠基人。他一直坚持以动物的需求为重的准则。如今,全世界的优秀动物园都在推行这一理念。
更多阅览 要把动物当成生命来尊重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