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時間軸:川普如何攪動全球製藥格局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5月12日簽署了一項降低藥價的行政命令。
美國總統川普於2025年5月12日簽署了一項降低藥價的行政命令。 Keystone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計畫對藥品徵收關稅,此舉已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以下是自2025年1月就任以來影響製藥業發展的一系列關鍵事件時間線。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瑞士媒體對於中國新聞的觀點及分析摘要。瑞士媒體對於中國都在報導哪些主題?這個電子報讓你對此一目了然。訂閱電子報,讓你在做決策時多一個維度的考量。

更多阅览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美國長期以來藥價談判不透明,導致美國人購買專利藥的平均費用是歐洲人的兩到三倍。美國總統川普正不遺餘力地利用關稅(藥品歷來被豁免關稅)作為談判籌碼,迫使產業巨頭降價並將生產遷回美國本土。

受此影響,多家製藥公司宣布將在美國追加數十億美元投資。部分藥廠也表示,將砍掉中間環節來為消費者降低藥價。

雖然大部分藥品仍享有關稅豁免,大型藥企大機率能頂得住衝擊,但專家預測中小型企業將首先遭遇震盪。瑞士的藥品出口占全國出口總額近40%,不過瑞士在11月中旬與美國達成協議,其製藥業者的關稅稅率上限設定在15%。

以下是自2025年1月20日川普就任以來,攪動製藥業的重大事件:

1月27日

川普宣布對藥品、電腦晶片和半導體徵收新的進口關稅,但未具體說明適用稅率。

2月18日

川普宣布對藥品和半導體徵收至少25%的進口關稅,該關稅將在年內陸續生效。

226

美國製藥公司禮來(Eli Lilly)在一場有川普政府官員出席的活動中承諾,將在美國投資2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35億元)。

321

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550億美元,興建四座新工廠。

41

美國商務部依據《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展開調查,旨在判定包括原料藥、衍生物及成品在內的藥品進口是否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公眾意見徵詢期截至5月7日,商務部須於12月27日前公佈調查結果。報告發布後,總統有最長90天決定是否採取包括徵收關稅在內的措施。

2025年9月30日,美國華盛頓,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與輝瑞公司達成藥品定價協議。後面是「為美國人降低藥品價格」的示意牌。
2025年9月30日,美國華盛頓,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宣布與輝瑞公司達成藥品定價協議。後面是「為美國人降低藥品價格」的示意牌。 Keystone

42

藥品是少數被排除在美國對57國實施的對等關稅清單之外的產品之一。瑞士面臨高達31%的關稅威脅。

45

瑞士製藥巨頭諾華(Novartis)宣布將在美國投資230億美元,設立兩個創新中心、四家生產工廠,並創造1’000個就業崗位,確保「所有面向美國患者的關鍵諾華藥品都將在美國本土生產」。

48

川普在共和黨籌款晚宴上自稱要宣布「重磅新聞」,暗示將對藥品徵收重稅,並宣稱:「我們會對藥品加徵關稅,一旦實施,藥企就會蜂擁回到美國,因為我們是最大的市場。」

相关内容

隔日,除中國以外所有國家面臨的對等關稅措施暫緩執行,暫緩期至7月9日。

411

32家跨國藥廠高階主管聯名致函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呼籲簡化監管並支持歐洲製藥業發展。

415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採取具體行動的指令),透過「在處方藥市場引入徹底的透明度和競爭」來降低藥價。該行政命令旨在提高仿製藥供應,並削減藥品福利管理公司(PBM)的角色——這些中間商在美國負責協調保險公司、雇主與藥廠之間的藥價談判。

422

瑞士製藥巨擘羅氏(Roche)宣布未來五年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並表示最終將實現從美國出口至全球的產品總量超過目前對美出口量。

至少有15家不同製藥企業宣布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涵蓋擴大研發能力、新建生產設施、以及在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等。這些企業包括生技公司、仿製藥製造商和跨國藥廠。儘管部分承諾未設定時間表,但多數企業的承諾意味著其計劃的推進時間將持續數年。

5月5日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減少監管環節的拖延,並鼓勵國內生產。

58

英國與美國達成首份協議,設定15%基準關稅。藥品關稅稅率將取決於232條款下美國對藥品進口展開的調查結果。

512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要求政府在品牌藥定價上遵循最惠國待遇(MFN)價格政策。

該政策將藥品價格與同類國家所支付的最低價格掛鉤。藥企需在30天內加入MFN定價機制。

2025年5月12日,川普簽署了一項降低處方藥成本的行政命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Jay Bhattacharya、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行政長官Mehmet Oz出席了簽署儀式。
2025年5月12日,川普簽署了一項降低處方藥成本的行政命令。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Jay Bhattacharya、美國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服務中心行政長官Mehmet Oz出席了簽署儀式。 Keystone

514

法國藥企賽諾菲(Sanofi)計畫未來五年在美國投資至少200億美元。

624

挪威諾和諾德公司(Novo Nordisk)計劃在北卡羅來納州投資41億美元。

78

川普在內閣會議上威脅對藥品徵收200%關稅,但表示「將在一年或一年半後實施」。

721

英國-瑞典製藥巨頭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宣布斥資500億美元,在維吉尼亞州建造其「全球最大單體製藥投資項目」。

722

日美貿易協定規定,若日本希望其商品的進口關稅稅率上限維持在15%,則需向美國政府指定的項目投資5’500億美元。該稅率將是美國各貿易夥伴中最低水準。仿製藥不在協定範圍內。

731

川普致函17家製藥企業,要求在9月29日前作出具約束力的承諾,確保藥品價格符合最惠國待遇標準。

若拒絕配合,我們將動用一切手段保護美國民眾免受藥品惡性定價侵害。”

美國總統川普7月31日的表態

821

歐盟與美國正式確立15%的基礎進口關稅稅率。自9月1日起,藥品關稅稅率上限為15%,仿製藥則完全豁免。

917

英國製藥商葛蘭素史克(GSK)投資12億美元,並將於2026年在賓州啟動新廠興建。

925

川普總統宣布自10月1日起對進入美國的品牌藥或專利藥品徵收100%關稅,他在推文中強調:「除非企業正在美國境內建造製藥工廠」。

929

在川普要求17家製藥商作出投資承諾的最後期限當天,輝瑞(Pfizer)宣布將在美國投資700億美元,成為首家基於最惠國待遇藥價政策與政府簽署協議的藥企。輝瑞將獲得三年關稅豁免,並將在2026年上線的直接面向消費者的網站TrumpRx.gov上銷售部分藥品,價格將比目前水準低約85%。

101 原定對進入美國的專利保護藥品徵收100%關稅的計劃未實施。

輝瑞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Albert Bourla)於2025年9月30日與美國達成協議。
輝瑞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Albert Bourla)於2025年9月30日與美國達成協議。 Copyright 2025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最後期限前兩天表示:「在與這些公司談判期間,我們會堅持推進談判直到完成,因為這對美國人民至關重要。」

1010

阿斯特捷利康宣布將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並與政府簽署基於最惠國待遇藥價政策的協議,使其產品在三年內被免徵關稅。

1016

德國默克公司(美國名為EMD Serono)的體外受精藥物將在TrumpRx.gov網站上以折扣價銷售,此前該公司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使其產品被免徵關稅。

116

禮來和諾和諾德兩家藥廠同意降低其糖尿病和減肥藥物的價格,並獲得三年關稅豁免期。

1115

瑞士、列支敦士登與美國發表聯合聲明,規定美國對包括藥品在內的商品實施的對等關稅稅率不超過15%。

作為交換,列支敦士登將在美國投資3億美元,瑞士企業將在美國50州投資至少2’000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投資將於2026年底前完成,其餘部分將在未來五年內完成。

近年來,隨著川普政府將醫藥供應鏈納入國家安全範疇,尤其是啟動了依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Section 232)對進口藥品及其原料藥(API)的調查。

在這一背景下,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原料藥生產與出口國,其產業尤其面臨兩方面風險:一是美國若對此類原料或成品藥品加徵關稅,將直接壓縮其在美市場的利潤空間; 二是供應鏈調整及「去中國化」趨勢,將迫使中國企業重新梳理產業、升級至中高附加鏈值環節,從而增加成本與加值環節,從而增加成本與新產業挑戰。

從政策工具的角度來看,美國將「製造在美國」、「用最惠國定價(MFN)」等條件作為製藥企業在美投資與免稅的前提,這種以投資換取關稅豁免的機制,會提升中國原料藥供應商被替代的可能性。 隨著美國要求藥廠承諾將製造業環節回流美國、並將價格與歐美最低水準掛鉤,中國原料藥出口企業必須面對議價能力下降的壓力。

(編輯:Virginie Mangin/gw,編自英文:瑞士資訊中文部/gj,繁體校對:盧品妤)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