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制药业:瑞士的“赫拉克勒斯之力”还是“阿喀琉斯之踵”?

美国药品价格至少高出2.5倍。
美国药品价格至少高出2.5倍。 Keystone-SDA

制药业是瑞士经济的重要引擎,但其强势地位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却成了瑞士的软肋。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日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瑞士出口商品征收39%的关税。消息一出震动整个商界,政界人士更是纷纷赶赴华盛顿。该税率比美国对欧盟商品的税率高出两倍不止,在全球范围内都数一数二。

唯有一个行业松了口气——被豁免的制药业。

然而,制药业很快就成了众矢之的。瑞士制表商百年灵(Breitling)首席执行官Georges Korn8月2日接受《新苏黎世报》采访时表示:“瑞士被自己的制药业掐住了脖子。除制药业以外,所有出口导向型产业都受到了影响。讽刺的是,倒是这个始作俑者目前免于高额关税。”

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制药业征收超过200%的关税,不过因担心药价飞涨,除了对欧盟出口药品实施了15%的关税外,并未有所动作。

Korn的沮丧情绪情有可原。即便8月7日开始生效的新关税税率通过谈判下调,制表业仍会受创。瑞士腕表必须在国内完成60%的制造工序才能冠以“瑞士制造”的标签,很难将生产迁往他处避免关税损失。

药品占到瑞士对美出口的50%-60%,也是特朗普口中美国4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0亿元)贸易逆差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接受财经媒体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特朗普明确拒绝了瑞士联邦主席卡琳·凯勒-苏特关于降低瑞士关税的请求,称瑞士“靠着药品赚的盆满钵满”。

有专家认为,如此高的关税率是美国在煽动瑞士给制药业施压,迫使其降低药价。

宣布对瑞士加征关税当天,特朗普致函17家主要制药企业,包括瑞士制药业巨头诺华集团及罗氏制药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要求其立刻采取措施降低美国的药品价格。

曾在特朗普首任政府时期担任欧盟贸易专员,现任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级研究员的Cecilia Malmström向瑞士资讯透露:“特朗普将关税当作勒索工具,是他对不喜欢的行为采取的惩罚手段。”而瑞士的问题正是高昂的药价。

瑞士对美贸易顺差因黄金进口而膨胀。2024年11月,特朗普赢得大选。美国交易商为避免关税囤积黄金。瑞士作为黄金的重要枢纽,黄金出口量激增。剔除黄金因素,其48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4’265亿元)的顺差将缩水至25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2’221亿元)。

制药业的力量

总部设在苏黎世的经济顾问集团Wellershof & Partners研究部门负责人Johannes von Mandach表示,认为瑞士经济受制于制药业的想法具有误导性且从经济学角度站不住脚。

von Mandach指出:“国际贸易并非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当瑞士这类国家专注于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类服务时,并非占了不公平的优势,而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经济体系下的理想结果。”

零和博弈是博弈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起源于数学和经济学领域,广泛用于描述竞争性情境。零和博弈指在一个博弈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总收益和总损失相抵,结果总和为零。在这种博弈中,一方的得益总是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这意味着参与者之间的利益是完全对立,一个参与者的任何收益或损失将被其他参与者的损失或收益完全抵消,使得所有参与者的净收益和为零。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

Malmström认同这一观点。她认为,美国声称处于劣势是谬论,并表示:“不能将问题简单做加减运算。在平等贸易条件下,贸易不一定非要完全平衡。”

三十年来,得益于低税率、高素质劳动力及欧洲中心的地域优势,制药业在瑞士蓬勃发展。

von Mandach表示,制药业是“当今瑞士经济为数不多的增长引擎之一。假如没有制药业支撑,近些年来瑞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将微乎其微。”此外,银行业、制造业等领域由于高成本和监管压力,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制药业贡献瑞士近7%的国内生产总值,雇佣员工5万人。瑞士不仅拥有两家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罗氏制药和诺华药业,包括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艾伯维(AbbVie)在内的其他制药企业也在此开展业务。众多拯救生命的药品都诞生在瑞士的实验室内,美国患者也是受益者。

不过,美国的药价要高得多。据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的一项调研显示,由于欧洲对药品价格实施监管,美国人购买处方药支付的费用至少是欧洲人的2.5倍。

相关内容
药品的定价者和定价方式

相关内容

药品由谁定价?如何定价?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制药业向全球供应药品,但并非所有国家都能以相同的价格获得药品。本期视频将解释背后的原因。

更多阅览 药品由谁定价?如何定价?

鉴于国内市场消化能力有限,瑞士制药业高度依赖美国市场。这种依赖性如今成为特朗普的谈判筹码。莱菲森银行(Raiffeisen)经济学家Domagoj Arapovic告诉《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特朗普想拿瑞士开刀。”

尽管欧盟也可能面临类似压力,但其市场规模大,市场的多元化赋予他们谈判优势。

瑞士的两难境地

瑞士政府如今骑虎难下,一方面,它急于降低关税税率;但另一方面,自2024年1月起,瑞士已经取消对美国进口工业品的关税。目前,99%的美国进口商品已经享受零关税待遇。

von Mandach指出:“瑞士几乎不可能再向美国作出让步。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已经基本实现自由化。此外,瑞士还是美国最重要的投资国之一。”

瑞士联邦主席卡琳·凯勒-苏特已经向美方做出了约1’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308亿元)的投资承诺,人均投资额居各国之首。罗氏与诺华制药业也许诺了数十亿美元的在美投资,并计划将主要面向美国患者的药品生产放在美国。

瑞士部分政界人士呼吁政府向制药业施压。罗氏制药正与美国政府磋商,计划绕过中间商直接向患者售药。然而,降低美国的药价要涉及的远不止几家企业。

von Mandach认为:“责任在美国政策制定者手中。”今年5月,特朗普签署“最惠国待遇”行政令,要求美国的药价与其他发达国家药价接轨。他宣称,美国民众在补贴全球医疗体系,并要求欧洲提高药品价格,保持创新力。美国国会需要通过修改法律才能设定药品价格实现降价。

又称“将‘最惠国’处方药定价带给美国患者”(most-favored nation” order)。

2025 年 5 月 12 日,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标题为“将‘最惠国’处方药定价带给美国患者” (“Delivering Most-Favored-Nation Prescription Drug Pricing to American Patients”)

这项行政命令试图通过“最惠国定价(MFN)”机制来压低美国处方药价格 ,要求药品在美国的价格与其他发达国家中“最低的那个价格”保持一致或更低。

在致17家制药企业的信函中,特朗普重申要求这些企业在今年9月29日之前,按照最惠国定价(MFN)机制降低药品价格。他还提出对药品征收最高250%的关税。鉴于药品中许多活性成分产自他国,瑞士受影响的程度尚不明确。另外,欧盟药品面临的15%的关税是否会推高药价也不确定。

Malmström表示:“各国正在承受尽快达成协议的压力。这并非传统意义上基于诚意的伙伴之间的谈判,而是在胁迫下的交涉。”8月6日,瑞士联邦主席与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Marco Rubio)在华盛顿进行的紧急会晤也未能将关税降低。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iannis Mavris

美国推出的新贸易规则将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

您认为美国关税政策会对您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请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16
20 留言
查看讨论

(编辑:Virginie Mangin/dos,编译自英语:武建博/gj)

注:鉴于瑞士和美国谈判代表在最后一刻的谈判中并未降低关税的事实,该报道于 8 月 7 日进行了更新。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