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随着全球各大城市日益强盛,日内瓦力求奋起直追

Geneva, Lac Leman, and river Rhône
日内瓦的城市规模,远不能与其蜚声海外的国际知名度相媲美。它能经久不衰地常享美誉吗? Keystone

诸多城市及其掌舵人-市长正在建立全球治理结构领域愈来愈多地发挥着积极作用。一篇新近刊发的文章条分缕析地剖析了日内瓦为不甘雌伏而作出的努力。

根据联合国所提供的数据,正津津有味地阅读本文的你,极可能并非身居乡村。

日前发表的文章提及,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已由1950年的30%升至现如今的55%;截至2050年,预计这一比重将会超过2/3。你甚至有可能是在安居于某座巨型都市(即某市都会区常住人口数量超过一千万)里阅读此文,而远眺2030年,全球巨型都市有望增加至43个;虽然更大的可能性,是你与其他不到50万的城市居民在同一座规模算不上太大的城市里安居乐业。

未来数年新增巨型都市绝大部分将会集中在亚洲和非洲。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和美洲反其道而行之、走上了“反都市化”之路;只不过它们先行一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度城市化。放眼北美洲,目前已有大约82%的常驻居民在城镇和城市地区安家落户。反观瑞士,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4%。

当然,这种城市及人口变迁势必给我们下个世纪的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正如近日致力于向瑞士外交政策决策者提供高质量咨询的独立智库“瑞士外交政策论坛”(foraus,英)外部链接上所发表的、由研究员莎乐美·艾格勒(Salome Eggler)撰写的一篇以日内瓦为个案研究、探讨城市在全球治理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文章所述,这种演变也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及反思我们在国际层面上的管理和运作方式。

艾格勒在文中表示,21世纪最令人堪忧的难题-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建设、安保问题-会在人口密集、日益拥挤的城市里愈发凸显。然而,传统的全球治理机制依旧沿袭着以国家为中心的运作模式,并且(经常)因争执不休、无力决断而无法正常运转,最终陷入瘫痪。

并行结构

援引已卸任的前纽约市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曾在发言中提及的“国家磋商空谈时,城市却已纷纷采取行动”,艾格勒表示,当媒体将镜头锁定在诸如G7等高端峰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备受瞩目的高层会晤时,许多城市却致力于创建并行治理架构已有一段时日了。

艾格勒在文中写道,它们主要通过四种主要方式来实现这一点。这些城市参与彼此间直接接触的“城市外交”,借此颇具实权与影响力的市长们-譬如伦敦、巴黎、纽约市长-能直接对话或在国际领导人面前畅所欲言,从而确保自身利益得以实现。

此外,他们还担负着“治理促进者”的职责,为国际成员间对话、交换意见设置论坛、搭建平台(譬如举办大型会议);或者他们会通过比其他国家先行一步制定革新性立法,从而发挥“规范领军者”的作用。

艾格勒表示,目前,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着手创建“城市联动网”。

这绝不仅仅是为了推动双边合作伙伴关系,其宏伟目标是最终搭建起“旨在应对全球挑战的城市市政府之间的跨国联盟”:譬如“世界城市扶贫联盟”(World Alliance of Cities Against Poverty,英)外部链接,多项二氧化碳减排框架的核心倡导者与发起者-“城市气候领导联盟”(C40),外部链接以及以全世界消除核武器为目标的“和平市长会议”( Mayors for Peace,英)外部链接

在艾格勒看来:“创建城市联动网是大势所趋。” 而此举也无疑让各座参与城市获益良多:与对接友好城市实现信息共享,增强自身经济吸引力,提升城市品牌(和国家一样,城市形象取决于外界的观感;在这方面,柏林无疑是佼佼者,因为它正是通过打造自身形象而博得“欧洲炫酷之都”的美誉。)

世界经济论坛项目负责人爱丽丝·查尔斯(Alice Charles)也同样认为,这种“城市联动网”不仅对参与城市、而且对全球体系中现存的漏洞填补大有裨益。

“截至目前,正式国际机制还未认识到城市的重要性,”她特意提到了以国家为缔约方落笔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 (亦称《巴黎协定》,多语)外部链接。在查尔斯看来,此类协议预先假定缔约国及其下属城市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关系和沟通,然而,现实往往并非总能尽如人意,比如在美国,部分城市就已明确拒绝执行特朗普政府的相关政策(英)外部链接

查尔斯认为,城市也同样是21世纪经济增长引擎,理应获得相应的认可:虽然城市常住人口比例仅占全球55%的份额,但他们贡献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已超过全球总额的80%-这种失衡,使得近年来越来越多受到“农村留守群体”驱策的民粹主义者,用冷嘲热讽的方式来强烈抵制城市精英。

国际之都日内瓦

那么,瑞士高标卓识的 “国际之都”日内瓦会怎么做呢?

它的城市规模,远不能与其蜚声海外的国际知名度相媲美;它是不胜枚举的联合国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智库的宅邸与发源地;该市居民的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均值;它是海纳百川、将近两百个不同国籍的居民汇聚于此的世界性大熔炉-一言以蔽之,与其他规模颇大的都会相比,它或许只算得上是立锥之地,但已囊括了一座领军城市所需的一切要素。

然而在艾格勒看来,日内瓦还并未充分利用自身潜力。按照她的分析,虽然日内瓦已经先后加入了16个 “城市联动网”,却只在其中4个网络中发挥积极能动性,而且并没有借助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得天独厚的地位起到表率作用,让其他城市群策群力、团结一致。

艾格勒在其刊发的文章中写道,日内瓦应当搭建起能彰显自身领导力、解决一些目前全球治理领域尚未涉及的问题,比方说冲突防范-当然,这个城市素来以安全著称,但正因国际红十字会、诸多智库以及联合国总部均选址于此,因此,它在冲突防范议题上可谓经验颇丰。

爱丽丝·查尔斯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但对于日内瓦行动力的不足,她的抨击指责更为犀利。

“那种自满懈怠、沾沾自喜的态度,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她指的是日内瓦市政府在该市的国际定位上所作出的成绩。传统上扮演着该市经济增长发动机角色的银行业和多边组织,近年来却日渐式微、如履薄冰,然而在查尔斯眼里:“时至今日,(市政府)还没有采取过任何措施来稳固日内瓦作为‘国际之都’的地位。”

采访中查尔斯也提及,对于常驻日内瓦的约4万名国际公务员来说,这座城市缺乏吸引人才的必备条件,譬如儿童保育设施以及房屋租赁市场的高门槛这种细枝末节的区区小事,都往往能成为当地外籍员工挥之不去的噩梦。而随着日内瓦市各项开销居高不下,联合国业已开始着手另觅新址,打算迁往生活成本更低廉的城市。

至于搭建城市联动网,查尔斯表示,日内瓦完全有潜力成为各地市长们齐聚一堂、共商迫在眉睫的国际要务、并且共享无限国际专业知识的中心枢纽;遗憾的是,眼下这一切还只是纸上蓝图。

缩小差距

在日内瓦市政府对外关系部(日内瓦是瑞士除苏黎世市以外唯一设置这一行政部门的城市)任职的卢卡·尼扎拉(Luca Nizzola),则认为这种恐慌实属多虑。

据他介绍,日内瓦市“地方性”和“国际化”之间由来已久的差距与鸿沟,正通过尚在进行中的几个项目得以填补和消融-其中就包括由联合国主导的“认知改变项目”(Perception Change project,英、法)外部链接和由该市与国际社会携手组织的一系列以人道主义为主题的活动(humanitarian-themed events,英、法)外部链接。而针对该市外籍居民缺乏融入的问题,一项旨在让定居于日内瓦市的外籍人士(占全市人口的40%)了解自己是否已具备地方选举投票资格(在瑞士居住期限已满8年)的宣传活动,也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

谈及主要归于尼扎拉所属部门职权范围的城市联动网,他表示,搭建网络需要时间、财力和人力-而这些资源在其他城市也同样不可或缺。

实际上,即使日内瓦市已有搭建城市联动网的意愿和专业知识储备-譬如由联合国和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前任校长帕特里克·埃比斯切尔(Patrick Aebischer)为将日内瓦市打造为全球科学暨创新中心而携手推动的一项名为“日内瓦+”( Geneva Plus)的倡议,正如瑞士法语区纸媒《时报》(Le Temps)近期报道(法)外部链接的那样,在国家层面上依然有可能出现政治阻碍。

不过,尽管政治进程有时乐于安于现状、因袭守旧、不愿变通,但至少目前大势很明朗;城市还在日益强盛,且愿意将自己的影响力辐射至全球。

截至目前,日内瓦市是国际层面或地区级约16个城市联动网的参与者或成员之一。其中包括“和平市长会议”( Mayors for Peace)、“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 UCLG)、“世界城市扶贫联盟”( World Alliance of Cities Against Poverty)和“彩虹城市网”( Rainbow Cities Network)。

据卢卡·尼扎拉介绍,日内瓦市最具实质性的参与,当属“国际法语国家市长协会”(World Network of Francophone Local Politicians,法)外部链接。该市每年向这一网络组织缴纳5万瑞朗(折合人民币约为34.4万元)的款项,用于年度预算。

2018年4月,日内瓦市还携手其他合作城市共同成立了一个旨在保护珍贵文化遗产免遭圣战及其他暴力行为破坏的联动组织。

日内瓦市的未来发展战略,主要在地方层级由包括市长在内的五位成员所组成的执行委员会作出决策。现任日内瓦市市长为萨米·卡南(Sami Kanaan)。

(翻译:张樱)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