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瑞士民主不谈钱

Pssssst - in der Schweiz redet man nicht über Geld.
嘘--瑞士党派不谈钱。 GraphicaArtis/Getty Images

瑞士实行直接民主,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但是瑞士的民主也不完美,唯一受到国际指责的一点是:瑞士各党派及其竞选资金的不透明。“不谈钱”,是瑞士社会流行的一句话,因此公开党派和竞选资金来源是让瑞士很难堪的一件事,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声音呼吁要改变这种状况。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6年的时间,6600篇文章:这就是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民主宝库。民主是我们报道的焦点。66个月来,我们不断地丰富着这块宝藏。今年夏天,我们为您摘取出其中常放光芒的10颗明珠- 因为同气候和养老金问题一样,民主是我们时代全球对话的重要主题。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民主主题编辑团队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的民主主题编辑团队:(左起) 乌尔斯·盖瑟、布鲁诺·考夫曼、拉里萨·比勒和雷纳特·昆兹。乔纳斯·格拉特哈德缺席此照。 swissinfo.ch/Christian Raaflaub

2015年1月《商报》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很大轰动,这是瑞士第一次针对大企业对党派的捐赠数额进行了问询后将结果公之于众。在此之前,瑞士那些知名的大企业在谈及与政党的关系时,一直遮遮掩掩。

这些大企业会将上百万资金捐献给政治党派。有些,如雀巢和瑞银,会将利益与条件挂钩,具体说就是捐给在经济上持自由观点的党派。其他企业,如瑞信,则按照党派的强大程度选择捐款对象。

没有规则的游戏

这些有实力的大企业,他们的利益与经济政策息息相关,那么在瑞士这些企业,能否不受限制地给那些对他们有利的政治党派捐款?回答是,可以。包括一位有钱的私人个体,如果愿意也可以为任何一个投票委员会或者私人政治家捐款,而且不必公开这种行为。唯一受限制的是政府机构,他们不允许用公款参与或支持政治竞选。

外部内容

但是在政治捐款问题上,到底需不需要透明?就算知道在政治决策问题上有多少钱在起着作用,又能有什么帮助呢?对此主张透明的人明确表示:有用。他们提出了两个理由:

1. 钱作为影响因素

作为第一个理由,他们提出是瑞士这个国家活生生的直接民主文化。一般情况下,瑞士国民每年针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四次全民投票,投票内容包罗万象,小到农民是否应该割牛角(瑞士的奶牛都被割了角饲养);大到企业税收,都要国民来定夺。

当一项投票的内容涉及到某个企业或个人,那么他们就会有兴趣参与宣传或反对投票内容的活动,这无可指责。但是根据科学调查数据显示,尤其是在最后投票结果险胜的情况下,宣传力度对结果有一定影响。包括在投票宣传上正常范围内的促进活动,如果搞得很专业,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的观点。

”透明动议“

2017年10月一个党派之外的委员会提出了一个”透明动议“,要求以后党派必须将他们的年终财务报表及超过1万瑞郎的捐赠公布于众。

在全民投票和全国性大选时进行宣传所需费用超过10万,必须做出声明。

现在瑞士政府及国会还要对该项动议表态,之后最早2019年才会出现在投票箱前由全民定夺。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所有针对这一题目的调查结果,都只是朦胧的评估,所采取的调查方式也极为简单,这是因为瑞士没有有关政治捐款的具体公开数据。

2. 民主需要透明

主张透明化的人,提出的第二个理由是,一个共和国的国民有权知道,哪位活跃人士利用什么样的资金从政。因为政治是一个公共舞台,这个舞台上所作出的所有决定,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每一个个体。

比如一个大银行,很难想象他们会出于慈善目的为一个政党捐款100万瑞郎,而是都带有某种目的。如果对这种行为不加以法律限制甚至禁止,那么”公开“应该是最低要求。或许并不是大多数人都关心这个问题,但是就会有少数批判性的公民,对这些资金来源感兴趣,也希望在投票和大选做决定的时候了解这些情况。

”民主的污点“系列

在全民投票范畴,瑞士全世界名列前茅,但是瑞士的民主也并非完美。

在一个系列报道中,Sandro Lüscher对瑞士民主的这一污点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这位作者毕业于苏黎世大学政治系,他有一个德文博客《瑞士政治事件博客》(Blog zum politischen Geschehen in der Schweiz外部链接)。

针对选民

其实政治家自己也可能有兴趣让这一民主的黑暗面曝光。卢塞恩政治教授Martina Caroni曾在一篇发表在《新苏黎世报》(NZZ)上的文章中写道:“就算是金钱对于政治的影响无法被证明,但是对商业行为的怀疑,会伤害人们对民主的信任度。”直至目前,瑞士国会将要求政治透明化的请愿,全部拒之门外。

正是这种对于透明化问题的强硬抵制态度,令国民产生这样的质疑:“政策是可以用钱买到的”。也正是国民的这种不安全感,导致了最近出现了一个动议,要求将来至少在政治上不再“不谈钱”。

(翻译:杨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