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伪语音骗得了人却骗不了大脑

苏黎世大学在《通讯生物学》期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会对人工模拟的声音和真人声音做出不同反应,即便听者本人并未识别出深度伪造技术合成的“假声音”。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苏黎世大学在日前发布的新闻稿中写道,深伪科技能够精准地模拟一个人独特的声音特征。这项技术的运用甚至包括电话诈骗。
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录制了四名男性的声音,并用计算机算法将其转化为深伪语音。二十五个受试对象需要判断出,他们听到的两个声音完全相同,还是其中一个是假声音。
深伪语音被成功识别的测试案例占到在三分之二。研究的第一作者Claudia Roswandowitz在新闻稿中表示:“这说明,尽管深伪语音无法完美复刻原声,但很可能骗过人们的感知。”
大脑区域反应不同
然而,测试对象的大脑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区域被认为是大脑的愉悦中枢。当受试对象听到的两个声音均为真人声音时,该区域表现更加活跃。相比之下,当受试者听到的其中一个声音是假声音时,大脑皮层中负责声音分析的听觉皮层(auditory cortex)则表现得更加活跃。
据此,Roswandowitz得出结论,人类只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深伪语音欺骗。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