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爱生活”:瑞士发起针对性传染病的新宣传攻势

Anne Lévy在“爱生活”宣传海报前接受采访。
Anne Lévy在“爱生活”宣传海报前接受采访。 KEYSTONE/© KEYSTONE / ANTHONY ANEX

根据一项调研,对梅毒、淋病或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染病有了解的人在瑞士人口中占比还不到一半。而联邦政府“爱生活”(Love Life)新宣传攻势就是为了提高预防意识。

点击这里,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此次活动的各种主题广告于上周四(4月25日)在伯尔尼对媒体公布,并自翌日起通过海报与互联网等形式全面发布。本次的宣传主题是:“为安全性行为做体检”(Do your safer sex check)。只有这样才可“准备好”享受性爱。

联邦公共卫生局(FOPH)局长Anne Lévy表示,这次提高全民意识的目的是为在2030年前降低艾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新感染者的人数。她还指出,这应该会同时减少其他性传染病的新增病例,在已经开始的道路上取得更多进展。

缺乏知识有弊无利

Lévy解释:“我们希望避免个人痛苦与高额保健支出。”她表示,瑞士凭借其具开拓性的工作已经获得不小成就,但仍未达成目标。人们还是会在性行为中感染性病,有时会留下长期后果。

传染病学家Barbara Jakopp指出,要保护民众就必须做出更多努力。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让人们更了解,哪种性交可能传播哪些传染病。

2023年11月瑞士进行过一次对安全性行为知识的调研,共1134名15岁以上居民参与了此次具有代表性的调研,而结果显示,提高民众意识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次调研,近80%的受访者知道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染病,然而只有不到50%的人知道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译注:可引起尖锐湿疣甚至癌症等病变)及病毒性肝炎等也是性传染病。

安全套非万无一失

安全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保护工具。约88%的受访者知道安全套提供针对艾滋病感染的可靠保护。但是半数以上的受访者错误地以为,安全套对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病毒性肝炎及人类乳头瘤病毒等也能提供可靠保护。

因此本次宣传的重点放在基于风险的保护,以及针对性传染病进行检测的建议。为此开发的“安全性生活体检”显示了可以采纳的个人选择。尽管安全套依然是重要预防手段,但已不再是宣传的核心所在。

相关内容

除了体检外,lovelife.ch网站还就保护、风险、症状、检测和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染病等提供更深入的资料。用户也能找到咨询与检测中心的名录。

治疗方法长足进步

2023年11月政府采纳了国家防治性传染病计划,并为此出台了不少措施,“爱生活”新宣传攻势既是其中之一。

宣传活动由联邦公共卫生局、瑞士艾滋病联合会(Swiss AIDS Federation)和各家性健康咨询中心伞状组织合作进行。各州也加入了宣传活动。据联邦公共卫生局透露,联邦政府承担今年的12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952.7万元)支出。

联邦政府还表示,除了预防工作,近年来治疗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凭借检测的增加,其他种类的性传染病也能更经常地得到查明及治疗。

不懈宣传三十余载

自1985年引入监控以来,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已持续下降,近三年来每年的新增感染者人数还不足500人。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上报感染人数的下降也已持续多时。2022年,联邦公共卫生局接到的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病例数量分别为1110例和1039例。

相关内容
尽管找到了有效的抗生素,近年来梅毒病例数量仍在增多。

相关内容

新研究揭示梅毒起源之谜

此内容发布于 梅毒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在欧洲肆虐,其确切起源一直是个谜。在欧洲,最早的梅毒病例发现于15世纪末,于是有理论认为,是哥伦布和他的水手从新世界把梅毒带了回来。

更多阅览 新研究揭示梅毒起源之谜

但近年来淋病与衣原体感染病例数量却一直在上升。按照联邦政府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更多人更经常地接受检测。

瑞士自从198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宣传预防艾滋病,有些宣传广告因为被认为太粗俗或具有挑衅性曾引起过强烈的反对声音。最出名的宣传包括1996年的宣传口号“没有保护不做爱”(Ohne Dings kein Bums),和2014年写有“爱生活-不留遗憾”(Love Life – and regret nothing)标题的海报。

阅读最多
海外瑞士人

讨论最多

新闻

瑞士多个州着手解决在校使用手机问题。

相关内容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此内容发布于 从下个学年开始,瑞士下瓦尔登州(canton of Nidwalden)的小学生除教学需求或紧急联络需要外,将不得在校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下瓦尔登州将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
瑞士法律规定,猫属于“他人财产”,有计划地喂养他人的猫并为其提供住所被视为非法侵占行为。

相关内容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此内容发布于 5月6日,一位68岁的瑞士老妇人站在了苏黎世法庭上,被指控系统性喂养领居家的猫“里奥”(Leo),致使其不再返回主人家中。该行为在瑞士属于犯罪行为。

更多阅览 在瑞士,投喂邻居家猫咪被告上法庭!
第二支柱:领取年金还是资本?多数人倾向于两者兼顾。

相关内容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此内容发布于 达到退休年龄时该如何支配职业养老金(BVG/LPP)账户里积累的资本?在一次性提取资本总额和按月领取年金之间,做出前一个选择的瑞士居民人数首次超过了做出后一选择的人。

更多阅览 瑞士职业养老金:一次性全额领取,还是按月领?
瑞士进入最强过敏季节。

相关内容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过敏中心4月28日表示,因天气短暂转凉而中断的花粉季目前已重新开始,草类花粉正在瑞士各地飘散。约70%的花粉症患者对其过敏。

更多阅览 天气转暖,瑞士迎来2025年最强过敏季节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