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e Lévy在“爱生活”宣传海报前接受采访。
KEYSTONE/© KEYSTONE / ANTHONY ANEX
根据一项调研,对梅毒、淋病或衣原体感染等性传染病有了解的人在瑞士人口中占比还不到一半。而联邦政府“爱生活”(Love Life)新宣传攻势就是为了提高预防意识。
此内容发布于
2024年05月01日 - 09:30
点击 这里 ,订阅瑞士资讯swissinfo.ch时事通讯(Newsletter),迅速、深入互动地了解瑞士第一手新闻资讯 。
此次活动的各种主题广告于上周四(4月25日)在伯尔尼对媒体公布,并自翌日起通过海报与互联网等形式全面发布。本次的宣传主题是:“为安全性行为做体检”(Do your safer sex check)。只有这样才可“准备好”享受性爱。
联邦公共卫生局(FOPH)局长Anne Lévy表示,这次提高全民意识的目的是为在2030年前降低艾滋病、乙型和丙型肝炎新感染者的人数。她还指出,这应该会同时减少其他性传染病的新增病例,在已经开始的道路上取得更多进展。
缺乏知识有弊无利
Lévy解释:“我们希望避免个人痛苦与高额保健支出。”她表示,瑞士凭借其具开拓性的工作已经获得不小成就,但仍未达成目标。人们还是会在性行为中感染性病,有时会留下长期后果。
传染病学家Barbara Jakopp指出,要保护民众就必须做出更多努力。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让人们更了解,哪种性交可能传播哪些传染病。
2023年11月瑞士进行过一次对安全性行为知识的调研,共1134名15岁以上居民参与了此次具有代表性的调研,而结果显示,提高民众意识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这次调研,近80%的受访者知道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染病,然而只有不到50%的人知道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译注:可引起尖锐湿疣甚至癌症等病变)及病毒性肝炎等也是性传染病。
安全套非万无一失
安全套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保护工具。约88%的受访者知道安全套提供针对艾滋病感染的可靠保护。但是半数以上的受访者错误地以为,安全套对梅毒、淋病、衣原体感染、病毒性肝炎及人类乳头瘤病毒等也能提供可靠保护。
因此本次宣传的重点放在基于风险的保护,以及针对性传染病进行检测的建议。为此开发的“安全性生活体检”显示了可以采纳的个人选择。尽管安全套依然是重要预防手段,但已不再是宣传的核心所在。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对于瑞士人来说,安全套只意味着安全而非快感
此内容发布于
2019年11月05日
将性的快乐与安全套的使用相结合,是瑞士联邦卫生局(BAG)11月4日推出的新的“爱生活”宣传的主题,今年口号是:“现在开始”。
更多阅览 对于瑞士人来说,安全套只意味着安全而非快感
除了体检外,lovelife.ch网站还就保护、风险、症状、检测和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染病等提供更深入的资料。用户也能找到咨询与检测中心的名录。
治疗方法长足进步
2023年11月政府采纳了国家防治性传染病计划,并为此出台了不少措施,“爱生活”新宣传攻势既是其中之一。
宣传活动由联邦公共卫生局、瑞士艾滋病联合会(Swiss AIDS Federation)和各家性健康咨询中心伞状组织合作进行。各州也加入了宣传活动。据联邦公共卫生局透露,联邦政府承担今年的12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952.7万元)支出。
联邦政府还表示,除了预防工作,近年来治疗方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凭借检测的增加,其他种类的性传染病也能更经常地得到查明及治疗。
不懈宣传三十余载
自1985年引入监控以来,艾滋病感染者人数已持续下降,近三年来每年的新增感染者人数还不足500人。乙型和丙型肝炎的上报感染人数的下降也已持续多时。2022年,联邦公共卫生局接到的乙型和丙型肝炎感染病例数量分别为1110例和1039例。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新研究揭示梅毒起源之谜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09月01日
梅毒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在欧洲肆虐,其确切起源一直是个谜。在欧洲,最早的梅毒病例发现于15世纪末,于是有理论认为,是哥伦布和他的水手从新世界把梅毒带了回来。
更多阅览 新研究揭示梅毒起源之谜
但近年来淋病与衣原体感染病例数量却一直在上升。按照联邦政府的说法,这主要是因为更多人更经常地接受检测。
瑞士自从198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宣传预防艾滋病,有些宣传广告因为被认为太粗俗或具有挑衅性曾引起过强烈的反对声音。最出名的宣传包括1996年的宣传口号“没有保护不做爱”(Ohne Dings kein Bums),和2014年写有“爱生活-不留遗憾”(Love Life – and regret nothing)标题的海报。
该故事中的文章
相关内容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6日
瑞士和美国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传感器,可根据汗液中的分子成分测量人体的生物年龄。
更多阅览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与工作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5日
中国科技集团百度将在苏黎世设立办事处,启动其在欧洲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更多阅览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5日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2日
Swiss robots to deliver Just Eat Takeaway meals.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2日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1日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20日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9日
一对外交官夫妇的17岁女儿虽然自出生以来一直生活在瑞士,但并无资格获得居留许可。瑞士联邦行政法院已驳回了这名年轻女子的上诉。
更多阅览 在瑞生活17年却拿不到永居?外交官之女上诉被驳回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9日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相关内容
全球贸易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08月18日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阅读更多
下一个
以前
相关内容
小心性病:瑞士红灯区亮起红灯
此内容发布于
2018年08月13日
在瑞士,每5名色情行业从业人员中,就有一人患有性传播疾病(STD),而且,很多人自己并不知情… 圣加仑州立医院…
更多阅览 小心性病:瑞士红灯区亮起红灯
相关内容
当瑞士官方开始“玩儿大尺度”…
此内容发布于
2018年02月06日
瑞士的艾滋预防宣传向来“单刀直入”、震慑人心,不愧为公益宣传的样板。刚刚出版的一本新书聚焦的正是瑞士“艾滋之战”的历史。
更多阅览 当瑞士官方开始“玩儿大尺度”…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