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中的瑞士資訊
marketing
親愛的讀者,歲末好! 2020年,雖然新冠疫情一直佔據著媒體的大幅版面,然而這一年來,瑞士發生了許許多多的大事。從我們瑞士資訊網站改版,到瑞中關係;從反對移民投票,到中國抨擊瑞士“干涉別國內政”。 。 。這裡我想與你分享瑞士過去一年的大事件和精彩時刻。
此内容发布于
我领导、协调中文部各项工作,改编、制作中文内容。并在不同社交媒体跨平台向用户分发我们的内容。
我移民瑞士后毕业于瑞士两所私立电脑及网络技术学校,接受了各类媒体、摄影、网络编程等培训,于2001年就职于瑞士资讯,创立中文部。
今年對於瑞士資訊來說,最大的亮點莫過於我們網站的改版,6月初,經過兩年的籌備,瑞士資訊swissinfo.ch以其嶄新的面貌與讀者見面了。此次改版不但令版面更加簡潔實用,更具現代感,而且從編輯和內容上做了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未來我們將更多關注全球性問題和議題,你也從評論者變為對話者。正如瑞士資訊總編所說:
相关内容
观点
相关内容
我们致力于革新新闻风格:力求饥饿感而非饱腹感
此内容发布于
作为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的十个语种国际资讯平台,瑞士资讯在改版后迎来新的开始。亲爱的用户们,经过两年紧锣密鼓的筹备,我们终于可以向你们展现焕然一新的面貌。
更多阅览 我们致力于革新新闻风格:力求饥饿感而非饱腹感
同時,2020年也是瑞中建交70週年的日子,瑞士駐中國大使羅志誼(Bernardino Regazzoni)先生應瑞士資訊之邀,在我站發表了《瑞中建交70週年,邁向可持續的未來》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了諸如少數族裔的權利、民主和新聞自由;瑞士擔心當前新疆和香港的事態發展等。
他說:“儘管兩個國家在文化、規模和治理上可能有所不同,但瑞士和中國也在彼此身上受益匪淺……在未來的幾十年中,中瑞關係如何發展?我想主要有三種趨勢。”
相关内容
观点
相关内容
瑞中建交70周年,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此内容发布于
应瑞士资讯swissinfo.ch之邀,瑞士驻中国大使罗志谊先生为我们的读者撰写了这篇署名文章。罗志谊大使从瑞中建交到自贸协定,从少数族裔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多个角度,畅谈了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对话,回顾了70年来的外交关系,并展望了未来的关系发展。
更多阅览 瑞中建交70周年,迈向可持续的未来
相关内容
瑞士与中国 – 既友好又矛盾的伙伴关系
瑞士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之一,这一背景为后来几十年瑞中外交关系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两国之间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和对话关系,可谓“既友好又矛盾”。
更多阅览 瑞士与中国 – 既友好又矛盾的伙伴关系
9月27日,瑞士針對5項提案進行了全民投票。選民以明確的態度反對終止與歐盟之間人員自由流動協議。而2週父親陪產假和購置新戰鬥機則獲通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选民反对限制移民
此内容发布于
2020年9月27日瑞士针对5项提案进行了全民投票。最后选民以明确的态度反对终止与欧盟之间人员自由流动协议及提高育儿费免税额,修订狩猎法一项也以微弱票数遭到否决;而2周父亲陪产假和购置新战斗机则获通过。
更多阅览 瑞士选民反对限制移民
眾所周知,瑞士是個中立國,那麼瑞士中立到底意味著什麼?作為中立的瑞士,應該怎樣面對中美貿易戰?瑞士本國民眾對於中立非常認可。 “本著中立的身份,瑞士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一個獨立的政治角色,”那麼,
相关内容
瑞士中立:路在何方?
乌克兰战争迫使瑞士对其中立性进行重新定义。瑞士的中立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和平与繁荣的秘诀,目前却越来越被国际社会视为机会主义和不合时宜的表现。
更多阅览 瑞士中立:路在何方?
今年年中,瑞士因對2019年香港動亂之後全面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香港國安法》)提出批評,而遭到中方嚴厲譴責。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中国抨击瑞士“干涉别国内政”
此内容发布于
因瑞士与其他26个国家批评全票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遭中国激烈抨击。北京方面对出于 “政治目的”的“无端指责”做出谴责。
更多阅览 中国抨击瑞士“干涉别国内政”
說到聯合國,相信你一定不陌生,然而在這個很多人認為高大上的國際組織裡,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就在全球最高的最低工資標準在日內瓦被通過之時,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的一席話讓其僱員震驚了:我認為不該給實習生付工資。 。 。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联合国秘书长的偷录视频令日内瓦的实习生震惊
此内容发布于
随着全球最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在日内瓦被通过,屡屡失望的联合国雇员终于找到可以向其雇主索要公平薪酬的依据。然而在一段被偷拍的录像中,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一席话让其雇员震惊了。
更多阅览 联合国秘书长的偷录视频令日内瓦的实习生震惊
說到事業與家庭,可謂是媒體常見的話題,但不同國家和文化對這個話題都有各自的解讀。如你所知,瑞士資訊擁有10種語言,覆蓋全世界90%以上的語言,跨越多個文化。下面這篇報導是一個跨文化跨語言合作的成功範例,帶你從各個角度了解孩子與事業對於不同文化的含義。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孩子还是事业,瑞士女性艰难的抉择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比较传统的地区,有一种观念,女性生了娃之后就应该在家照顾孩子,否则会被人称作“乌鸦妈”,意思是不管孩子的狠心妈妈。瑞士社会对母亲带娃的这种固有期待,是否限制了女性发展事业?而在瑞士的其他国家女性又是怎样选择的呢?瑞士资讯swissinfo.ch采访了来自不同国家的职场女性。
更多阅览 孩子还是事业,瑞士女性艰难的抉择
2020年即將過去,在此,我們祝願我們的讀者,新年快樂! 2021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工作事業更上一層樓。
最後,我還想向你推薦幾篇也許你感興趣話題,祝你閱讀愉快: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三分之一移民一年内就会离开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统计局(FSO)发表了一份大范围调研的结果,探索瑞士有移民背景居民的模式与前途。
更多阅览 三分之一移民一年内就会离开瑞士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为什么那么贵?
此内容发布于
你可能亲身经历过,或只是对那些都市传说有所耳闻:瑞士物价高得惊人。不过挣着瑞士工资的人也同样觉得生活成本极其高昂吗?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瑞士资讯为您制作的本期“瑞士解析”。
更多阅览 瑞士为什么那么贵?
相关内容
外国留学生到瑞士上大学是容易还是困难?
瑞士大学越来越受到外国学生的青睐,但许多留学生毕业后很难留在瑞士,
更多阅览 外国留学生到瑞士上大学是容易还是困难?
相关内容
加入瑞士国籍: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如果通过家庭、工作或婚姻,你和瑞士结缘,并且想通过加入瑞士国籍的形式把这份缘分“正式化”,那么这里有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更多阅览 加入瑞士国籍:你需要知道的一切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