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gros的塑料垃圾袋长这样。
migros
塑料已成为现代生活中的一大隐患,买回来的商品无论是食品还是物品都带着塑料包装,这些塑料大多无法降解,为自然环境带来重大问题。瑞士连锁大超市Migros迈出了第一步,准备回收塑料垃圾。
此内容发布于
Migros在新闻通告中表示,将在全瑞士所有分店中设立塑料包装回收站点。瑞士消费者可以购买Migros的塑料垃圾回收袋将家中的塑料垃圾收集起来,送到Migros的回收站。Migros的塑料垃圾袋按大小,价格从0.9-2.5瑞郎(6-18元人民币)不等。
Migros计划6月底开始从瑞士中部开始启动这一回收项目。如果进展顺利,塑料回收垃圾袋受到欢迎,Migros将逐步向日内瓦、纳沙泰尔、弗里堡、沃州和瓦莱州推进项目,直至2021年实现全瑞士范围内普及。
Migros与塑料回收公司合作,回收的塑料垃圾将首先送到InnoRecycling公司进行分类处理,并生产出的粒料,重新利用于Migros的包装材料。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团体“守护星期天联盟”(Alliance for Sunday)呼吁,不应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牺牲星期天。他们引用伯尔尼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周日工作有损人们的福祉,女性受影响尤为显著。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周日工作有害健康,女性影响尤甚
相关内容
第13个月养老遗属保险”改革:瑞士养老金预计出现赤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选民去年投票通过了为退休人员提供额外年度养老金(第一支柱)的方案。“第13个月养老遗属保险”发放在即,瑞士联邦委员会也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更多阅览 第13个月养老遗属保险”改革:瑞士养老金预计出现赤字
相关内容
《福布斯》报道:罗杰·费德勒正式成为亿万富豪
此内容发布于
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称,瑞士网球传奇罗杰·费德勒身家已破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亿元)。
更多阅览 《福布斯》报道:罗杰·费德勒正式成为亿万富豪
相关内容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和美国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传感器,可根据汗液中的分子成分测量人体的生物年龄。
更多阅览 瑞美联合研发传感器,可通过汗液测定生物年龄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与工作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科技集团百度将在苏黎世设立办事处,启动其在欧洲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
更多阅览 萝卜快跑:百度计划在苏黎世启动欧洲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Just Eat已与一家瑞士企业合作,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外卖送餐服务。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塑料垃圾变瑞士手表
此内容发布于
在海洋中和海岸线上收集废塑料,然后将塑料垃圾切成薄片,之后运到瑞士加工,制成可用于深层加工的高质量塑料-这就是瑞士创业公司Tide Ocean创建的初衷。公司一开始想用海洋塑料垃圾制作表带,但很快意识到,通过废料加工获得的原材料具有更广阔的生产潜力。
更多阅览 塑料垃圾变瑞士手表
相关内容
塑料瓶回收循环利用在瑞士变得更容易了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PET塑料容器回收循环利用协会仅去年便设立了3000个新的回收点,迄今,遍布瑞士全国各地的PET塑料容器回收点已逾5.3万。
更多阅览 塑料瓶回收循环利用在瑞士变得更容易了
相关内容
终点站:海洋
此内容发布于
塑料是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人工合成材料,今天塑料每天都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当塑料制品完成了其使命后,它们的…
更多阅览 终点站:海洋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