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银调查:“富二代”财富首次超过“富一代”

Champagne bucket
新晋的137位亿万富豪里,53人在过去一年中继承了总计1508亿美元(约合10’823亿人民币)的财富。 © Keystone / Christian Beutler

日前,瑞银集团宣布,去年全球亿万富豪的人数及资产总额均有增加。数年来,新晋超级富豪继承的财富首次超过了“富一代”创造的财富。

瑞银集团在其发布的2023年度《亿万富豪雄心报告》(Billionaires Ambitions Report)中表示,全球亿万富豪的人数增加7%,达到2544人;其总财富增长9%,估值约12万亿美元(约合86万亿人民币)。

自2015年首份报告发布以来,亿万富豪通过继承积累的财富首次超过自身商业活动所得。

据瑞银集团的报告显示,137位新晋亿万富豪中,53位在过去一年中继承了多达1508亿美元的财富,远超84位新晋富豪白手起家创造的1407亿美元。

相关内容
大多数瑞士人能负担得起钻戒、皮衣和在圣莫里茨度假吗?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大多数瑞士居民都富有吗?

此内容发布于 一位读者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些瑞士人收入过低,以至于买不起强制性医疗保险,另一位读者问道:大多数瑞士人真的富有吗?

更多阅览 大多数瑞士居民都富有吗?

监管着价值5.5万亿(约合40万亿人民币)的投资资产,并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之一的瑞银集团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资产代代相传,家族财富的转移成为一种趋势。

瑞银全球资产管理战略客户部主管Benjamin Cavalli表示:“我们预计,随着1000余位亿万富豪将大约5.2万亿美元的资产移交给子女,在未来20年里,代际财富传承会越来越多。”

Cavalli透露,财富的代际传承对瑞银集团来说是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因为多年合作关系结束,巨额财富易主而存在很大风险。

该银行与全球近半数亿万富豪有业务往来,与这些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继承人保持着合作。

在提到代际继承时,他告诉记者:“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你要么是赢家,赚的盆满钵满;要么因为对潜在受益人一无所知,落得一场空,损失大笔资产。”

该研究突显了一种新趋势。此前,科技产业的繁荣造就了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特斯拉老板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的崛起是之前时代的象征。

不过,瑞银集团表示,这一时代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许多企业创始人享受了不断扩张的金融市场、一路上涨的房地产价格及新兴市场崛起的红利之后,渐渐上了年纪,并将财富转交给了子女。

瑞银集团认为,2022年及2023年初,公司上市数量的减少也限制了企业家们实现其企业价值的机会。

然而,即便继承了巨额财富,也并不意味着新晋富豪个个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瑞银集团战略客户高管Michael Viana说:“继承者通常都在50岁以上。实际上,更多的是像查尔斯国王那样的人,他们在‘继承王位’时实际上已经很老了。”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调研发现,志愿服务能提升你自身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Just Eat外卖服务平台尝试用机器人送餐。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此内容发布于 全球最大的外卖服务平台之一:Just Eat已与一家瑞士企业合作,尝试用机器人完成外卖送餐服务。

更多阅览 在瑞士要看到机器人外卖小哥了!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8月19日,在伯尔尼,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右)与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除瑞士官方语言外,英语的使用频率最高。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瑞士制表商斯沃琪(Swatch)的一则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为此道歉,并撤下该广告宣传。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