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发现得早,梅毒可以用抗生素治疗。
© Keystone / Gaetan Bally
过去十年,瑞士的梅毒病例几乎增加了一倍。这种最古老的性传播疾病本已接近灭绝,近来却在许多国家都有抬头之势。
此内容发布于
应《一瞥报》(德)外部链接要求,瑞士联邦公共卫生局(Federal Office of Public Health)日前证实,瑞士梅毒报告病例数从2013年的616例增加到2022年的1’056例。
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出现了同样的趋势。2020年到2021年间,美国的梅毒病例激增32%,创下70年来最高发病纪录。2022年,英国的病例数量也达到了1948年以来的最高值(英)外部链接。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资料,梅毒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性传播疾病,15-20年之前几乎消失殆尽。
对于病毒的卷土重来,目前没有统一的解释。一些专家认为,部分归咎于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资金不足,以及防御艾滋病宣传热潮过后,对于安全性行为的随意态度。苏黎世市医院表示(德)外部链接:“缺乏相关信息,尤其是没有经历过第一波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的年轻人。”
该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生殖器或口腔皮肤上的病变传播。联邦公共卫生局提醒(多语)外部链接,男性性伴侣间、多个性伴侣群体及性工作者感染风险更高。
如果在早期发现,梅毒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发病初期没有任何症状,人们往往不会去做检查。
相关内容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此内容发布于
伊韦尔东市、洛桑和沃韦等三座沃州城市一直受到毒品交易的不良影响。为此,沃韦市议会于年初提出给火车站区域安装摄像头,对违法犯罪进行打击,可当地居民并不认同。
更多阅览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相关内容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网上,瑞士账户是令人羡慕的IP地址。那在瑞士境内,这个IP在哪里呢?五年一度的调查显示,格劳宾登州的居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压力小、睡眠足,是名副其实的幸福地。
更多阅览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相关内容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密度提升为城市中心建新公寓创造了空间。然而,拆除旧建筑,兴建新公寓,租户需要搬离时,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更多阅览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S最新发布的全球高校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稳坐欧洲境内最佳高校的位置。与去年相比,榜单中另外9所瑞士大学的排名有升有降。
更多阅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相关内容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军事科学院(ACAMIL)和安全研究中心(CSS)联合发布的《安全2025》(Security 2025)调研发现,瑞士民众支持义务兵役制度,并倾向于加强与北约的纽带。
更多阅览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或几乎总是”处于压力之下。而在30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已达40%。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相关内容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此内容发布于
研究人员正在瑞士国家公园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他们希望了解鹿、狐狸等动物在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都会做些什么。
更多阅览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相关内容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此内容发布于
刚刚过去的5月,瑞士通胀水平达到四年来最低的-0.1%,加之瑞郎的坚挺,瑞士可能回归负利率时代。
更多阅览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相关内容
瑞士议会联邦院希望简化武器出口及再出口程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战争物资出口将更加简化。瑞士议会联邦院日前决定对来自25个西方国家的申请给予事先授权(prior authorisation),并希望允许这些国家在无需授权的前提下二次出口瑞士制造的设备。
更多阅览 瑞士议会联邦院希望简化武器出口及再出口程序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新研究揭示梅毒起源之谜
此内容发布于
梅毒从15世纪末至18世纪在欧洲肆虐,其确切起源一直是个谜。在欧洲,最早的梅毒病例发现于15世纪末,于是有理论认为,是哥伦布和他的水手从新世界把梅毒带了回来。
更多阅览 新研究揭示梅毒起源之谜
相关内容
瑞士做到了:把癌细胞变成脂肪!
此内容发布于
不是开玩笑,癌细胞真的可以被转化成脂肪细胞!不久前,瑞士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公布了一种联合治疗新发现,新疗法可以巧妙地将乳腺癌细胞转变成脂肪细胞,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治癌又丰胸?”网友的幽默评论似乎不无道理......
更多阅览 瑞士做到了:把癌细胞变成脂肪!
相关内容
抗艾滋药一片难求,瑞士药神在哪里?
此内容发布于
一个人,如果感染了艾滋(HIV)病毒,在今日并不意味着就是被判了死刑。在有效的治疗下,即使是发生性关系,也并没…
更多阅览 抗艾滋药一片难求,瑞士药神在哪里?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