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新科技为盲人带来光明

光学眼科
Keystone / Binsar Bakkara

一位盲人患者在接受光遗传学治疗后恢复了部分视力。5月24日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在科学期刊《自然医学》上发表了这一案例报告,巴塞尔医学团队参与了这项研究。

近40年前,一名58岁的患者被诊断出患有无法治愈的眼病-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病变是由七十多个基因突变引起,导致视网膜中的光受体死亡,令病人逐渐丧失视力,甚至失明。

在一副特殊眼镜的帮助下,这位盲人能够识别、计算、定位和触摸放在白色桌子上的各种物体,由Botond Roska和José-Alain Sahel带领的科研人员在报告中说,这位患者识别出了马路上的斑马线,并数出斑马线的横线数量。

光明

“巴塞尔分子与临床眼科研究所(IOB)所长、巴塞尔大学教授Roska说:“这是治疗遗传性眼病患者路途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大约13年前,他和他的团队首次发表声明,小盲鼠经过光遗传学治疗后可重见光明。

光遗传学是一种新科技,在这种技术中,可以通过光控制细胞开启和关闭。

科研人员首先利用一种腺病毒作为“引子”,注入到病人一只眼睛的视网膜细胞的光敏感蛋白质中,蛋白质在那里接管了死去的光感受器的功能,并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视神经传输到大脑。另一只眼睛在此过程中起对比作用。

复杂的培训

注射后四个半月,患者开始使用特殊的眼镜进行训练,该眼镜记录日常生活中的图像并将其转换为光脉冲。然后,这些东西被实时投射到视网膜上,刺激被改造了基因的细胞。从开始训练后的第七个月开始,病人开始表示出现了视觉改善的迹象。

例如,在一系列测试中,患者凭借眼镜的帮助,在92%的情况下感知、定位和触摸到了一个大笔记本。在36%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装有曲别针的小盒子,科研小组在一份声明中确认。

漫长的道路

Roska补充说,这项技术目前还不能令盲人能看到很清晰的画面,比如阅读报纸或识别人脸。此外,重要的前提是,病人不能是天生眼盲,而必须是在后来才失明的。

然而,研究成果表明,晚期视网膜色素病变的盲人患者获得了提高生活质量的希望。“然而用于临床尚需时日,”巴黎眼科教授兼视觉研究所创始主任Sahel在报告中说。

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在更大的病人群体中对疗效和安全性进行更长的研究。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调研发现,志愿服务能提升你自身的幸福感。

相关内容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此内容发布于 志愿服务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根据在瑞士、德国和奥地利进行的一项调研,人们在助人为乐的同时,也是在强化自己的内心力量。

更多阅览 最新调研:志愿服务能提升幸福感
在一次实验中,女生回避了那些技术导向较强的职业,而男生则对这些职业表现出兴趣。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此内容发布于 在薪资和工作时间方面,瑞士年轻男女对职业都有相似的期望。但根据一项最新研究,之所以依然存在典型的“女性职业”和“男性职业”,关键在于工作的性质。

更多阅览 瑞士研究探讨:女性与男性为何选择不同职业?
8月19日,在伯尔尼,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右)与安东尼奥·塔亚尼(Antonio Tajani)。

相关内容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表示,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峰会,并强调瑞士在这一领域的专业经验。

更多阅览 瑞士“有200%的信心”主办俄乌和平峰会
除瑞士官方语言外,英语的使用频率最高。

相关内容

教育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有三分之二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多种语言-这些语言通常是瑞士官方语言。而在非官方语言中,最常被使用的则是英语。

更多阅览 三分之二的瑞士人日常至少使用两种语言
瑞士制表商斯沃琪(Swatch)的一则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为此道歉,并撤下该广告宣传。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手表制造商斯沃琪在中国引发种族主义指控后,公开道歉并撤下全球范围内的相关广告宣传。在该广告中,模特拉扯眼角,摆出“眯眯眼”造型。

更多阅览 “眯眯眼”广告在中国引发舆论风波,斯沃琪道歉
美国正式宣布对瑞士进口商品征收39%新关税的前一天,美国总统特朗普与瑞士联邦主席卡琳·凯勒-苏特举行了电话会议。

相关内容

全球贸易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此内容发布于 7月31日,瑞士和美国领导人举行了电话会议。据《星期日一瞥报》(SonntagsBlick)调查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直接向瑞士要价。与之前的猜测相反,双方通话并非由瑞士方面发起,而是由美国贸易代表提出。

更多阅览 特朗普问瑞士联邦主席:“你们准备付我多少钱?”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