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我们的AI应用将改变工程师的角色”

皮埃尔·巴克是Neural Concept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皮埃尔·巴克是Neural Concept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Vera Leysinger / Swi Swissinfo.ch

瑞士初创企业Neural Concept首席执行官皮埃尔·巴克表示,其技术可以让新车型从设计到上市的时间周期缩短一半。

Neural Concept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人工智能(AI)应用开发,主要面向汽车行业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公司在瑞士洛桑、纽约和慕尼黑设有办事处,共有80名员工。

这家公司如今拥有大约60家企业客户,并在一级方程式赛车领域打响了名号。

瑞士资讯在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创新园区的公司办公室,采访了Neural Concept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皮埃尔·巴克。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能否简要介绍一下Neural Concept公司的业务?

皮埃尔·巴克:我们的AI应用就像是工程师的助手或副驾驶,帮助他们更快开发产品,在既定时间里完成更多迭代,还能从自动给出的建议中获益。以汽车行业为例,我们的技术可以让新车型从设计到上市的时间周期缩短一半。

我们的AI应用将重塑工程师的角色,但不会取代他们。真正的挑战在于建立起人类创造力与AI分析能力之间的共生关系,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Kai Reusser/
Kai Reusser/ SWI 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ssinfo.ch:Neural Concept对客户企业的就业有何影响?尤其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

皮埃尔·巴克:这是客户极为关切的问题。人工智能可显著提升效率:部分企业可以用相同甚至更多工程师开发更多产品,而有的企业则会选择用更少的工程师维持同等水平的产量。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工程师培训项目是否需要调整以适应这些新形势?

皮埃尔·巴克:当然需要。工程工具正在快速迭代,课程体系必须比当年计算机辅助设计与仿真技术问世时更快、更彻底地进行调整。

“我们的AI应用将重塑工程师的角色,但不会取代他们。”
“我们的AI应用将重塑工程师的角色,但不会取代他们。” Vera Leysinger / Swi 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教育体系极具民主性,而法国则高度精英化,您毕业的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便是典型代表。法国式工程教育是否影响了您的工作方式?

皮埃尔·巴克: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严格的教育体系(包括两年预科课程),让学生能在数学、物理等技术领域脱颖而出。这些能力终身受用,学校培养出的严谨思维习惯功不可没。这所学校以极高的入学门槛而闻名,也使其成为一张极具分量的名片。这无疑帮助我们拿下了与空客、赛峰等大型集团的首批合同。这些资历也为我们初期的融资提供了助力。但这种精英教育的弊端在于法国对学徒制的重视程度较低,而学徒制恰恰是瑞士教育体系的一大优势。

了解更多关于瑞士ChatGPT替代方案的信息。

相关内容
Apertus LLM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值得信赖且具有包容性的人工智能大型语言模型。

相关内容

瑞士人工智能

瑞士推出透明的ChatGPT替代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宣布加入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阵营,推出了一款国家级大型语言模型(LLM)。这款由瑞士顶尖大学设计的Apertus LLM,可以与2024年的Meta Llama 3模型相媲美。

更多阅览 瑞士推出透明的ChatGPT替代方案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或国外的人工智能法规对你们有何影响?

皮埃尔·巴克:人工智能涵盖多种不同形态,这使得监管行动的开展变得更难。就我们而言,目前尚无直接影响我们工作的现行法规。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是否仍希望建立保障机制,特别是保护数据安全并确保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符合伦理规范?

皮埃尔·巴克:作为公民,我希望各国政府能采取措施,防范人工智能带来重大风险。这些风险虽说目前只是设想,但其严重程度已值得警惕。我主要指的是超级智能可能会失控,或为私利而损害人类福祉。正因如此,我认为必须实施类似于核武器管控的监管措施。瑞士或许能在国际层面发挥作用。

Neural Concept公司办公室位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园区。
Neural Concept公司办公室位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创新园区。 Vera Leysinger / Swi 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ssinfo.ch:您如何开发新客户?在瑞士有哪些可对标的企业?

皮埃尔·巴克:我们采取是多元化的拓客策略:洛桑总部直接拓展业务,通过纽约和慕尼黑子公司开发销售渠道,参加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这样的科技展会,并与日本Cybernet等经销商合作。目前,我们已有60家企业客户,包括赛峰集团、通用电气、斯巴鲁、通用汽车,以及四支F1车队。我们重点布局汽车、微电子、航空航天和能源领域。

目前我们还没有大型瑞士客户,但ABB和皮拉图斯公司展现出很大潜力。在瑞士这样的小国,从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本就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贵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

皮埃尔·巴克:当前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AI for Science)正蓬勃发展,技术路径五花八门。Neural Concept在这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尚难找到能提供类似产品或服务的直接竞争对手。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与法国达索系统、西门子以及美国工程仿真公司安世等主流厂商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软件形成互补。这些公司虽能在产品中加入虚拟化功能,但却无法匹敌我们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

了解更多关于人工智能巨头被指控隐藏环境足迹的报道

相关内容
萨莎·卢乔尼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2025年5月,84%的聊天机器人请求由环境足迹完全不透明的模型处理,其中也包括OpenAI。

相关内容

国际日内瓦

“人工智能巨头在隐藏其环境足迹”

此内容发布于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伴随着尚未充分揭示的环境成本。在日内瓦“人工智能惠及人类”(AI for Good)峰会召开前夕,专注于人工智能生态足迹的研究员萨莎·卢乔尼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她的批评。

更多阅览 “人工智能巨头在隐藏其环境足迹”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如何确保产品的可扩展性?

皮埃尔·巴克:我们的策略是开发尽可能多的可复用工具。整体架构采用三层设计:核心算法基础层、适用于不同应用的模块化平台层,以及面向每位客户的定制化接口层。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贵公司三轮融资共筹得3’80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3.42亿元),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皮埃尔·巴克:当务之急是保持并巩固我们的技术领先地位。我们会持续优化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并推动销售增长。公司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如果保持现在的发展轨迹,未来一切都有可能:上市、保持独立经营或被大型集团收购。

瑞士资讯swissinfo.ch:Neural Concept目前有80名员工,您如何规划未来的团队规模?

皮埃尔·巴克:我们正在积极扩招,尤其是产品开发岗位。研发团队将继续集中在瑞士,以便最大化交流与合作;我们会在海外建设销售团队,重点覆盖美国和德国。我们还计划在日本和韩国招聘员工。中期目标是将团队规模扩大一倍。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人工智能耗能巨大,贵公司的生态足迹如何?

皮埃尔·巴克:我们的目标是为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人工智能助手,协助他们寻找应对当下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技术解决方案。换句话说,生态考量正是推动我们业务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瑞士资讯swissinfo.ch:Neural Concept刚被世界经济论坛评选为全球百大科技先锋企业之一。这对贵公司意味着什么?

皮埃尔·巴克:我们希望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建立有价值的人脉关系,包括商业层面的合作。这项认可将提升我们在客户和投资者心中的形象与可信度。

“我们还计划在日本和韩国招聘员工,中期目标是将团队规模扩大一倍。”
“我们还计划在日本和韩国招聘员工,中期目标是将团队规模扩大一倍。” Vera Leysinger / Swi 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是否适合建立像Neural Concept这样的人工智能公司?

皮埃尔·巴克.:当然,尤其适合从洛桑联邦理工学院衍生出企业。创业者从学术界向产业界的跨界转型十分顺利,该地区在招聘高素质工程师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且雇主间竞争有限。但在进入更高发展阶段时,相比伦敦或纽约,这里缺乏大型本地投资者,而且在招募有抱负、经验丰富的销售主管方面也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我们在慕尼黑和纽约的布局,正好对此形成了有力的补充。

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业内如何看待贵公司的瑞士企业身份?

皮埃尔·巴克:作为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衍生企业,我们在最初便获得了技术公信力,但绝不能因此沾沾自喜。总体而言,瑞士公司以可靠严谨、注重人文关怀而闻名。瑞士的中立地位也是一大优势,对于航空航天、能源、国防等高度受监管行业的客户而言更是如此。此外,瑞士正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为“深度技术国家”,这可谓实至名归,毕竟,苏黎世(汇聚OpenAI、英伟达、Anthropic、Deep-Judge等企业)和洛桑(汇聚Isomorphic、Neural Concept等企业)等创新枢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当前地缘政治问题(如美国关税以及瑞士-欧盟关系)是否对贵公司产生影响?

皮埃尔·巴克:美国关税不影响我们的服务,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客户,特别是汽车制造商。目前瑞士与欧盟的关系对我们的工作没有影响。

(编辑:Virginie Mangin,编译自英语:瑞士资讯中文部/gj)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