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2015年“联合国中文日·中国礼仪”剪纸展览

2015年联合国中文日展览主题:礼 swissinfo.ch

为期两周的2015年“联合国中文日·中国礼仪”剪纸展览于4月20日18:30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开幕式活动。此次展览以传统中国剪纸为载体向来宾展示了中国礼仪的核心理念和多样性,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各国友人传达了一系列与中国礼仪有关的文化信息。

展览上的剪纸作品:入座礼仪 swissinfo.ch

当天,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代表吴海龙大使出席开幕酒会并致辞。他指出,自2010年联合国将中国农历节气“谷雨”定为“联合国中文日”起,在过去三年间每逢四月的这个日子里,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都有在万国宫举办推广中国文化的活动。今年,中国代表团与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在联合国万国宫联合举办“中国礼仪”剪纸展览,希望能进一步增进人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提升学习中文的兴趣。

展览主题及分类

瑞士资讯swissinfo.ch连续三年报道了联合国这个系列活动的中国文化展览,其中包括2013年的“联合国中文日·中国电影108年回顾展”以及2014年的“联合国中文日·画说汉字”象形文字展。与前两次一样,今年剪纸展览的展场同样设在万国宫E楼40号门二层的Mezzanine厅。记者留意到,展览入口处的一幅繁体版的“禮”字别具点题效果,它以迎宾一样的姿态糅合上喜庆吉祥的中国红色彩,为整个剪纸展览亮出了中心主题。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一种行为规范,更是一种价值观,渗透在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窗口。” 吴海龙大使指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仪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承久远。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制礼作乐,后经孔孟等先贤发扬光大,“礼”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

展览上的剪纸作品:举案齐眉 swissinfo.ch

本次展览在表现形式上的特别之处就是中国的剪纸,这些作品均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手工剪纸艺术,其中除了简单的单色单层剪纸外,还有中国河北蔚县民间艺术家独创的彩色多层立体剪纸。这种彩色多层剪纸技术代表了中国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

按照不同内容归类,此次展览共分为6个部分。除了前言,它们分别是“衣食住行礼仪”、“人生礼仪”、“传统节日礼仪”、“礼仪小故事”和“日常社交礼仪”。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中国代表团的代表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记者透露,此次展览前后筹划了近四个月之久,40余幅作品基本上都是由河北蔚县的民间剪纸大师杜锦斌亲自创作或者带领完成。

记者还了解到,和其他剪纸大师不同的是,杜锦斌没有“国家级剪纸艺术大师”的称号,却是一位在剪纸领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从14岁入行至今,在剪纸行业几经风雨,大起大落,有着非常感人的事迹,其艺术成就代表了中国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

一些展览背景资料

移天缩地,方寸载情。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剪纸起源于古代汉人祭祖祈神的活动,根植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和中国人民的各种日常生活活动息息相关,在民间流传甚广。在中国,剪纸风格也随地域变化多样,各有特色。总体说来,北方剪纸粗犷豪放、淳朴简练,南方剪纸秀雅繁茂、精致和美。透过一片薄薄的纸页,工艺师能传情达意,尽致淋漓,让我们看到一方水土背后丰富的民间民俗、人文情怀与生活智慧。

展览厅一角 swissinfo.ch

由于杜锦斌大师没能亲自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开幕式,记者就展览内容在现场独家采访了居住在日内瓦的浙江籍华侨高吟女士。高女士在国内曾专业学习中国民间工艺,多年从事业余剪纸创作,曾经是瑞士剪纸协会成员,对剪纸技艺很有独到的见解。

她说,她业余从事剪纸完全是出于个人兴趣。作为一种古老的手工艺,无论是瑞士还是中国,依靠它去赖以维生从来都是相当困难的。瑞士剪纸和中国剪纸在技艺上都有相当高的水平,存在值得彼此互相学习的地方。而此次展览除了在作品内容上富含中国特色之外,装裱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将是一场能让人大开眼界的中国剪纸展览,可以起到非常积极且正面的外交效果。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管理司司长科琳娜·莫默尔·薇妮安女士致辞 swissinfo.ch

开幕式上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会议管理司司长科琳娜·莫默尔·薇妮安女士代表迈克尔·默勒代理总干事出席致辞。本次联合国中文日活动由中国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和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共同主办,展览将持续至5月1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