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导演庄宇新在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

《爱情的牙齿》剧照 fiff.ch

回首往事,铭刻在记忆中的,往往不是莞尔一笑或是欢声笑语,而是痛彻心肺的“痛”。庄宇新的电影《爱情的牙齿》则是用爱情的痛镌刻了生命。

庄宇新说:“我认为疼痛是很有意义的,对疼痛的感受是好的。所以我决定拍一部讲述疼痛与爱情的电影。”这在今日的中国似乎更有意义,因为很多人已经遗忘了感觉。

《爱情的牙齿》杀青后,获得各大电影节的青睐,导演庄宇新则带着影片在德国科隆中国电影节、瑞典斯德哥尔摩电影节、爱沙尼亚国际电影节、印度卡瑞拉、法国阿诺依、美国克利夫兰等电影节间辗转。

这部影片也入围了瑞士弗里堡国际电影节,今年3月初,在电影展映的间隙,庄宇新先生接受了swissinfo的采访。

爱情迷失之际,伤痛是通往爱情的捷径

生命的感受往往与痛连在一起,对《爱情的牙齿》的女主人公钱叶红(颜丙燕饰,金鸡奖影后)来说,爱情也是与痛连在一起的。在文革刚结束之初,中国的社会风气还弥漫着强烈的禁欲色彩,尽情嘲弄别人感情的北京“大姐大” 钱叶红遭到了背上一“板儿砖”的痛击。从背痛开始,她学会了哭泣、做女人。

这似乎是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中国人从禁欲到开放的一个缩写,但导演庄宇新否定了他要用一个人的经历表现一代人的用意。他在影片中强调了个人经验的价值,并希望借助人的个体,表现人类“爱情、伤痛、记忆”的共性,以求深入内心,达到所有人的共鸣。

他认为中国电影缺乏“人与社会”的互动,总是在谈论社会,而缺少对个人的表现。“所以西方人爱把中国电影当新闻报道看,通过电影了解中国社会的信息。当然中国的电影很多也就是新闻报道的水平,”他评价中国电影缺少反映深刻人性的艺术性,“艺术家不应该对社会做结论性的判断,而应该作生活的发现者,发现生命的轨迹”。

爱他,为他痛

影片中最让人心惊肉跳的一段便是钱叶红自己给自己做引产的片断。从她轻描淡写的给心爱的人孟寒讲述操作程序开始,观众就开始胆战心惊。然后是手术刀剪,和拿着产钳、却从未有过行医经验的的孟寒,以及因痛而汗流浃背的钱叶红。观众们被接踵而来的“痛”袭击得不忍卒看。

“这段戏很多人表示不敢看,也有人说它对揭示‘爱情、伤痛、记忆’的主题很重要,”庄宇新说。这段戏的氛围处理很好,虽然只出现了地上的两小滩血,但整个片段却紧张得让观众透不过气来,让人感到透过“血腥”传过来的“痛”。

庄宇新表示,《爱情的牙齿》已参加了多部电影节,就整部电影来说,观众的反响不错,这意味着这部处女作的节奏、镜头处理等都比较成功,观众比较“入戏”。

但对电影节的评委来说,《爱情的牙齿》并不讨巧。西方的评委还是期待着中国的电影带来些前卫、刺激、反映价值观变迁、当代社会现状的东西,而在《爱情的牙齿》里,这些元素并不多。

庄宇新说,欧洲评委的总体水平还是比较高,对艺术性很重视,仍有那种“高傲的知识分子”的感觉。如果真的是好的艺术作品,不怕被埋没,“欧洲评委还是挺‘识货’的”。

最近紧锣密鼓的“参展之旅” 不仅让庄宇新 “游山玩水”,还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西方的话语权。对电影的评价还是掌握在西方人手中,中国的电影仍然处于边缘,“但这也给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他乐观地说。

生命与痛-和自己谈恋爱

电影中,经历了两次深具痛感的情感经历后,钱叶红的生活陷入了平淡:媒妁之婚、生儿养子。因为痛苦的缺失,她也沉入了平淡的迷茫。当丈夫魏迎秋终于可以回京与之团聚时,她难以忍受平淡的生活,要求离婚。影片终了,她要求医生不打麻药为她拔去门牙,似乎只有痛才能让她感受到生活和“活着”。

庄宇新分析钱叶红的三次伤痛走过了懵懂-冲动-自觉的历程。她逐渐认识到伤痛是自己内心世界的财富,并尝试用这种方式寻找自已最终的感情位置。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女性通过痛感受自我、寻找自我的过程。

庄宇新认为爱情的某种本质就是确立自我的需要,一切恋爱也可说都是在和自己谈。他说,爱情说起来有些空洞,需要伤痛和回忆的补充。

瑞士资讯swissinfo 宋婷

《爱情的牙齿》的海报上印着三句话:“爱情制造伤痛,伤痛铭刻记忆,记忆见证爱情。”

该电影从筹划到最后的完成前后历经十年。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爱,伤痛,记忆”,导演力图表现一个女人在爱里面的成长。

爱情与牙齿的共性:在疼痛中还须舍弃。

现为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制片人、编剧、导演。

199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同年留校任教。

2003年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影视传播理论硕士学位。

2007年拍摄《爱情的牙齿》处女作,所耗经费300万,成为最受国际电影节关注的中国电影之一。

参与创作的影视剧主要有:

电视剧:
《爱车爱你》(编剧)

《乱世桃花》(编剧、制片人)

《都是爱情惹的祸》(监制)

《大唐歌飞》(策划)

电视电影:
《告别往昔》(改编)

《多味年华》(导演)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