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救援专家组登上瑞士国际航空前往土耳其的航班。
© Keystone / Michael Buholzer
瑞士救援组已抵达土耳其加入国际救援行列,帮助在土耳其及叙利亚发生的两次地震中的被困人员。目前为止,地震已导致5’000人遇难。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发展合作署(Swiss Agency for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连夜派出包括瑞士慈善救助机构(Swiss Humanitarian Aid Unit)专家、军人及8条救援犬在内,共计80人的精干专家团队。
+ 维护人道主义的常备军
同时,瑞士已在筹备后续援助物资,将在对局势进一步评估后发出。
周一(2月6日)清晨,土耳其南部及叙利亚西北部先后遭遇了两次强震,分别为7.8级和7.5级。
目前,土耳其死亡人数已达4’000人。叙利亚方面至少有1’500人丧生。伤者不计其数,也没有可以御寒的临时避难所。
其他瑞士人道主义救援机构也已在该地区积极开展工作,包括救援犬服务机构REDOG。该组织的10名专家和6条搜救犬乘坐瑞士航空救援组织Rega的空中救援飞机抵达土耳其。
慈善机构明爱(Caritas)表示,已动员身在叙利亚的9名工作人员协助救援工作,并承诺继续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和经济支持。
瑞士公共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人道主义基金会“幸运链”(Swiss Solidarity)已经开始为帮助地震受害者募捐。
周一,瑞士联邦主席阿兰·贝尔塞(Alain Berset)兼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向死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并承诺提供援助(多语)。
相关内容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2年健康调查的结果揭示了两性健康差距:55%的女性和44%的男性长期忍受着至少一种慢性疾病。同时,52%的瑞士男性有超重问题(包括肥胖症),该比例在女性中为34%。
更多阅览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相关内容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开始对传统性别角色提出质疑。而公众对同性伴侣抚养孩子的接受度在十年内上升了25个百分点。
更多阅览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相关内容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圣莫里茨(St Moritz)是瑞士顶级豪宅的所在地,每平米起价约43’000瑞郎(约合人民币37万元/平米)。
更多阅览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相关内容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近期的一项调查中,约80%的受访者赞成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推行社交媒体禁令。
更多阅览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相关内容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此内容发布于
伯尔尼州警方破获重大人口贩卖团伙案。5人被控诱骗100余名中国女性到瑞士充当性工作者进行剥削。该案件将于近期提交法庭审理。
更多阅览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相关内容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此内容发布于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在卢塞恩市中心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停靠的旅游大巴减少了三分之二。据相关部门表示,这是4月1日开始征收旅游大巴停车税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多阅览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相关内容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此内容发布于
据一项研究显示,对瑞士职场人来说,工作氛围比薪水更重要。不过,不同年代的雇员眼中的标准优先级也不同。
更多阅览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政府将对强迫劳动受害者进行经济补偿
相关内容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5月1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瑞士,周五是最受青睐的新生儿出生日,而周日最不受欢迎。
更多阅览 瑞士新生儿偏爱周五出生
相关内容
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瑞士议会新进展
此内容发布于
5月7日,瑞士国民院在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问题上取得进展,并提出一项折中方案以应对联邦税收损失。
更多阅览 对已婚夫妇实行个人征税:瑞士议会新进展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被炸毁村庄变身瑞士救灾部队演练场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废墟村庄,如今已成为全世界的救援力量进行震后及战后演习的地方。这个曾经的采砂场,如今随处可见水泥废墟、被烧毁的汽车和集装箱。瑞士仿照2000-2008年间救援链在国外出任务时遇到的废墟和被摧毁的房屋建了这一基地,并用炸药摧毁,以求真实。
更多阅览 被炸毁村庄变身瑞士救灾部队演练场
相关内容
瑞士救援犬风光不再?
此内容发布于
最近几年全球人道主义救援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危机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需求量巨大,而且参与方越来越多。瑞士的人道主义援助组织也要顺势而为,作为其招牌-救援犬也觉察到了情况的改变。
更多阅览 瑞士救援犬风光不再?
相关内容
维护人道主义的常备军
此内容发布于
无论是水利专家、建筑师还是谈判高手,如果有危机爆发,瑞士可以把大约700名专家派往世界各地。现…
更多阅览 维护人道主义的常备军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