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當狼誤遭射殺卻被視為合法之舉

在這張拍攝於瑞士野生動物園的照片中,兩匹狼的身形與年齡差距一目了然。然而,年幼的狼崽們歷經秋冬會長大許多,從而在外形上與成年狼更難以區分-尤其是在夜間,而這也往往導致牠們頻頻遭遇射殺。
在這張拍攝於瑞士野生動物園的照片中,兩匹狼的身形與年齡差距一目了然。然而,年幼的狼崽們歷經秋冬會長大許多,從而在外形上與成年狼更難以區分-尤其是在夜間,而這也往往導致牠們頻頻遭遇射殺。 Keystone / Olivier Born

預計截至2025年,棲息於瑞士阿爾卑斯山間的狼群數量將達到350匹,而瑞士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目前正為獵殺狼群悄然開放綠燈、為針對狼群的射殺行為提供政策便利。而與此同時,繼去年三匹生活在瑞士境內的狼在缺乏正當理由的前提下相繼遭遇射殺之後,目前某利益相關團體正積極採取法律行動對肇事者提起訴訟。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2022年11月27日晚間時分,瑞士西部的一名野生動物獵區管理人在捕獵一匹官方認定的頻頻惹出禍端且難以對付的“問題狼”時,陰差陽錯地失誤開槍,打死了另外一匹狼。此前,一匹逞兇作惡的小狼被當局列入了“獵殺名單”,然而2023年初公佈的慘遭射殺的狼屍首DNA分析結果顯示,最終在沃州野生動物獵區喪生於槍口之下的,是編號為M95的一匹正處於繁殖交配期的公狼。

同樣在去年,格勞賓登州和瓦萊州也相繼發生了類似的兩起因錯認身份而導致的狼致死案件。在瑞士狼之友協會(Gruppe Wolf Schweiz)看來,這種失誤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因為殺死狼群的首領-而非幼狼-會直接導致整個狼群分崩離析,轟然瓦解。

“因此,射殺狼群首領絕非無關緊要的小事一樁,”瑞士狼之友協會的董事總經理大衛·格克(David Gerke)評價道:“恰恰相反,這是對狼群數量造成直接影響的嚴重干預行為。”目前,他所在的組織-該組織戲謔地自稱為“瑞士大體型食肉動物代言人”-或許會針對上述針對狼群的誤射致死事件向開槍者提起刑事訴訟。

“官方下達的射殺指令就其本身而論是合法的,但上述開槍行為與原指令並不相符。牠們顯然違反了狩獵法,理應對其採取罰款或其他處罰措施,”格克解釋道。此外,他認為還有必要作出進一步的澄清,從而確定具體哪些人應該被起訴。雖然直接造成失誤的是扣動扳機的野生動物獵區管理人,但格克指出,瑞士狼之友協會“絕不會將發難的槍口瞄準獵區管理人、聚焦於對他們施以懲戒,因為他們只是在依法行事、執行命令而已。”

負責監測瑞士境內食肉動物生態狀況和野生動物管理的KORA基金會,掌握著初來乍到、剛剛遷徙至瑞士的新來者以及長期在此棲息繁衍的瑞士狼群折損(英)外部链接的確切數字。那匹編號為M95的誤遭射殺的公狼,是自1998年以來被記錄在冊的第105個折損案例;其死亡原因被列為“合法槍殺”。

因過度獵殺而致滅絕

回溯19世紀末期,在瑞士繁衍生息的狼群悉數遭遇大肆獵殺乃至滅絕,一度在這片土地上銷聲匿跡。直至1995年,一隻形單影隻的灰狼在阿爾卑斯山區遊蕩時無意間踱步跨越國境,自意大利進入了瑞士,自此狼群悄然回歸。現如今,大約有20個狼群共計180匹左右的成員生活在瑞士境內以及瑞士和法國、意大利接壤的邊境地區。據KORA估測,截至2025年,瑞士狼群數量將會激增至分屬50個狼群的350匹狼。

狼群重返瑞士、再度復出,也觸發了瑞士各界頗多爭議。一方面,生態學家對此歡欣鼓舞、讚譽有加,強調食肉動物在促進和維持瑞士本土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山民們對其恐懼忌憚、滿腔怒氣。因為狼不僅對野鹿、岩羚羊、野豬這類野味興趣盎然,同時也對牧民圈養的綿羊和山羊虎視眈眈,伺機而動,時刻準備著逞兇而上、大快朵頤一番。

近幾十年來,由農民們飼養的牲畜因狼群襲擊而造成的折損,始終呈現出成倍增長之勢。回顧1998年至2008年期間,登記在案的牲畜受襲死亡事件共計約1000起;而自2020年以來,僅每年的家畜損失數量就已經達到了這一數字。

外部内容

因“狼患”而導致牲畜被咬死、從而蒙受損失的農民,可以從公共財政中得到相應的經濟補償。此外,他們還能獲得一定的財政援助,用於購置安全防護欄和牧羊犬來保護牲畜免遭狼群突襲。

減少政策保護的措施

根據保護動物物種的國際協約-《伯恩公約》(英)外部链接相關規定,狼隸屬於“受嚴格保護”的動物物種,嚴禁在缺乏狩獵許可的情況下隨意射殺。然而,瑞士卻曾經先後兩次提議將其地位降級為“受保護”動物-最近的一次是在2022年11月召開的《伯恩公約》常務委員會例行會議上。該公約的分級系統允許“(某種動物物種)在種群規模允許的情況下……對其進行一定的開發利用。”安道爾公國、冰島、英國以及27個歐盟成員國對該修正案持反對意見,而亞塞拜然、白俄羅斯、喬治亞、列支敦士登和土耳其則支持該修正案。摩洛哥、挪威和塞爾維亞在表態時均表示棄權。

2022年12月,瑞士議會經投票表決通過了針對瑞士聯邦《狩獵法》的修正案,從而為針對狼群的射殺行為提供了政策上的便利。經聯邦政府許可,各州將獲准在9月1日至1月31日期間對本管轄區內的狼群進行控制和調節。按照規定,開槍行為,應為了預防家畜遇襲遭受損失、且在不危及狼群整體數量的情況下方可進行。至於射殺狼群的前提條件,則是行為主體即便採取了合理措施,卻依然無法妥善保護飼養的牲畜。

相关内容
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猎杀狼将变得更加容易。

相关内容

狼,可被猎杀的保护动物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议会已经同意放宽对某些保护动物的狩猎管制,这样一来,在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猎狼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更多阅览 狼,可被猎杀的保护动物

在2020年的全民公投中,瑞士選民對聯邦議會此前針對《狩獵法》所擬定的修正案予以了否決。該修正案旨在允許各州在無需獲得聯邦授權許可的情況下對野生動物進行射殺。除非近期再次付諸全民公投,否則最新通過的修正案將如期於2024年正式生效。

發生在瑞典的大規模獵殺

其他國家在應對狼群的問題上可謂各行其是,有的甚至採取了更為苛刻、嚴厲的措施。就在最近幾週,瑞典政府允許本國獵人可自行在境內460匹狼中隨意獵殺75匹,這一大規模狼群捕殺之舉頓時引發熱議。而早在去年發表於學術期刊《科學》(英)外部链接上的一封公開信中,一支國際專家小組已聯名對此次危及瑞典狼群數量且籌劃已久的捕殺行為提出了嚴詞批評。

“無論是合法抑或是非法的捕獵行為,都遏制了種群的繁衍與擴張,以及遺傳變異的大量湧入,”他們在文中指出,這勢必會導致該種群遺傳基礎變得極其狹窄。 “近親繁殖,再加上外來狼群鮮少遷移至此地,會進一步導致該種群遺傳多樣性喪失,引起近親繁殖,從而影響到種群後代適應性,很可能會最終導致該物種的滅絕。”這種喜好獨來獨往的斯堪的納維亞狼往往遊蕩於瑞典和鄰國挪威邊境區域,其中90%的狼都現身於瑞典境內。

“獵殺狼、甚至控制和管理大型食肉動物種群的整個理念,是目前歐洲各界存在最大分歧的議題之一,”挪威自然研究所(Norwegian Institute for Nature Research)的高級科學家約翰·林內爾(John Linnell)表示。 “但辯論更多地是涉及動物權利,而非動物保護-可悲的是,很多人無法將這兩者區分開來,往往會混為一談。”在2017年進行的一項研究(英)外部链接中,林內爾和他的同事們詳細分析了挪威國內經常被用來為獵殺狼群的行為辯解、證明其合理性的相關論據,並將這些論據與《伯恩公約》所規定的“特例”標准進行了聯繫。

在林內爾的印象中,瑞士在如何控制和管理狼群這種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方面可謂表現不俗。 “我至今還依稀記得昔日那個狼群絕蹟的瑞士。而現如今,狼的數量在這個國家不斷增長,於此同時,你們還在積極致力於保護羊群免遭狼群侵害,通過選擇性地射殺行為,有針對性地來對付那些劣跡斑斑、惡行連連的狼。”

凡事無絕對

那麼,想要準確識別並且精準射殺一匹狼,究竟難度有多大呢?在瑞士狼之友協會的董事總經理格克看來,這在一定程度上得取決於時機。

“年幼的狼崽和成年狼之間在身形與年齡方面的差距可謂一目了然,人們自然會期望著政府相關行政管理部門有能力將牠們區分開來,”他指出,尤其在秋季,從外形上看,幼狼的身材比例會和成年狼呈現明顯差異,牠們的腿較短,而腦袋和耳朵看起來卻格外大。

而隨著狼崽們日漸長大,牠們在外形上與成年狼會更難以區分-尤其是在夜間,而這也往往導致牠們在夜裡頻頻遭遇射殺,正如格克所提到的:“從邏輯上講,對於獵人而言,和白天相比,幼狼和成年狼的差異在夜間會變得更難識別。”

今年1月,伯恩州的狩獵主管部門射殺了一匹涉嫌在2022年10月至12月期間相繼咬死22隻羊的狼,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其中10只喪生於狼爪下的羊,正是遇害於被當局譽為“採取了充分的羊群保護措施”的農場。簡而言之,按照瑞士界定的標準,肇事者為作惡多端的“問題狼”-雖然伯恩州狩獵督察員尼古拉斯·布拉特(Niklaus Blatter)認為,這個標籤式稱謂本身就存在問題。

“通常從人類或者一群人的角度來看,(動物)出於天性作出的行為就會成為一個問題,”他表示。不過,他和他的同僚依然認為,對惹出禍端、釀成慘劇的狼進行譴責,並無不妥之處。而當他們找到並且將槍口對準那匹“問題狼”時,牠正張著血盆大口,試圖對此前已經多次襲擊的羊群再度下手-換句話說,它再度發起致命攻擊。

“因此我們非常確定:我們將其射殺是正確的選擇,”布拉特說:“但在針對狼的管理工作中,絕對的確定無疑是極少存在的。”

目前,這匹狼的屍體正躺在伯恩大學魚類和野生動物健康研究所接受檢查。

(譯自英文:張櫻,編輯:Sabrina Weiss和Balz Rigendinger)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