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瑞士媒體:習近平的大清洗–鞏固權力背後遮蔽的不安全感

習近平仍頻繁撤換親信加劇了中國精英階層的相互不信任。
習近平仍頻繁撤換親信加劇了中國精英階層的相互不信任。 Keystone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的有關中國的報導。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再度展開大規模「清洗」,解職至少九名高級將領,反映出習近平對軍隊忠誠度的深層不安。②如果中國攻擊台灣,民眾怎麼辦?台灣國防部首次發放超過1,100萬份行動指南的小冊子。③瑞士前聯邦主席烏利·毛勒多次前往中國參加各類儀式活動,在國內引起強烈討論。

本文為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新聞與觀點整理摘要。想知道瑞士媒體都在關注中國哪些議題?點擊這裡訂閱電子報,快速掌握最新報導重點,一目了然!

訂閱我們每週的《瑞士媒體裡的中國》電子報(Newsletter),不會過錯過瑞士對中國事件的解讀,讓自己在做決策時多一個維度的考量。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習近平的大清洗鞏固權力背後遮蔽的不安全感

11月20日,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報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期再度展開大規模「清洗」,解職至少九名高級將領,其中包括中央軍委副主席賀衛東。這是繼去年飛彈部隊高層被整齊後,軍方再度出現劇烈人事震盪。分析家指出,這場行動不僅針對腐敗,更反映出習近平對軍隊忠誠度的深層不安。

自2012年執政以來,習近平透過反貪腐運動鞏固權力,近500萬官員因貪腐被查。然而,晉升標準逐漸從能力轉向個人忠誠。即便如此,習近平仍頻繁撤換親信,顯示其對潛在威脅的高度警覺性。美國情報機構認為,這種做法加劇了中國精英階層的相互不信任,可能導致昔日盟友轉為敵人。

軍方成為整整肅的重災區。火箭軍-掌管中國核能與常規飛彈力量的關鍵軍種-近年來頻繁換帥,影響戰略威懾力。專家擔心,用未經實戰考驗的忠誠者取代經驗豐富的指揮官,可能會削弱解放軍戰備,增加戰略誤判風險。若習近平在台灣問題上做出冒進決定,後果難以預料。

「一個懷疑他人忠誠的領導人可以獲得表面上的服從,但無法贏得真正的信任。」

布拉馬·切拉尼,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習近平拒絕指定接班人,強化個人集權,使中共從集體領導轉向「一人統治」。這種模式帶來制度脆弱性:恐懼維繫的忠誠無法取代真正的信任,反而成為脆弱的根源。

瑞士其他媒體也觀察到這一趨勢。瑞士公共服務機構-瑞士德語廣播電視SRF外部链接在評論中指出,習近平的權力集中不僅削弱制度韌性,也增加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戰略風險。( NZZ外部链接/德)

台灣政府在這本手冊中表態:「一旦台灣遭到軍事入侵,任何聲稱政府投降或國家戰敗的說法都是虛假的。」
台灣政府在這本手冊中表態:「一旦台灣遭到軍事入侵,任何聲稱政府投降或國家戰敗的說法都是虛假的。」 Copyright 2025 The Associated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中國攻擊台灣,民眾怎麼辦?一本手冊告訴你

根據《新蘇黎世報》(NZZ)11月21日發布的文章《如果中國攻擊台灣,民眾怎麼辦?一本手冊告訴你》,台灣國防部首次以紙質形式發放超過1100萬份包含具體應急行動指南的小冊子,旨在幫助民眾做好應對各種危機的準備-包括大陸發動戰爭的情況。

這本32頁簡冊的「橙色封面上印著可愛的圖案,但標題十分嚴肅:《當危機來臨時》。手冊向公民講解了災難發生時-從海嘯、颱風到地震和戰爭-應如何應對和自救。」

手冊內容著重於實用技巧,包括家中緊急物資清單以及緊急撤離包的必備物品清單。手冊也敦促民眾了解最近的避難場所,通常是地下停車場或地鐵站。手冊建議民眾家中備有電池收音機-如果長時間停電導致行動網路和手機訊號中斷,這可能是獲取資訊的唯一途徑。台灣政府明確警告說,敵對勢力中國可能會利用資訊真空散佈假訊息。

 「這本手冊展現了我們捍衛自身的決心。中國必須明白,如果做出錯誤的決定,必將付出沉重的代價。台灣人民已經做好準備。」

林飛帆,台灣國安會議副秘書長

手冊中直接提及了中國入侵的情景。旁邊的警示文字寫道:「與士兵保持距離,不要拍攝他們-無論敵我。」手冊還明確警告人們不要使用微信、抖音和小紅書等中國應用程序,因為它們可能被用來傳播虛假信息,並收集台灣居民的個人信息。

《新蘇黎世報》引用台灣政府在手冊中的表態:「一旦台灣遭到軍事入侵,任何聲稱政府投降或國家戰敗的說法都是虛假的。」文章評論道,這表明台灣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直至最後一刻,捍衛台灣的民主。 ( NZZ外部链接/德)

2019年10月,時任瑞士總統烏利毛勒在瑞士首都伯恩接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及中國代表團。
2019年10月,時任瑞士總統烏利毛勒在瑞士首都伯恩接待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及中國代表團。 Keystone / Alessandro Della Valle

瑞士前總統訪華引爭議:個人行程還是政治訊號?

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 11月中旬就瑞士前總統烏利·毛勒(Ueli Maurer)與中國的關係進行了報道:9月3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大型閱兵,習近平與普丁、金正恩並肩走過紅毯的畫面引發全球關注。後排嘉賓中,一位瑞士面孔格外醒目:前聯邦委員、兩次擔任瑞士聯邦主席的烏利·毛勒(Ueli Maurer)。他的出現在瑞士國內引起強烈討論。

毛勒強調,此行是應中國駐伯恩大使館邀請,以個人身份出席,並表示:「我認為瑞士出席是件好事-我們是少數幾個有代表參加的歐洲國家之一。」然而,批評者質疑,這樣的場合是否可能被中國用於宣傳,甚至影響瑞士的中立形象。

除了閱兵,毛勒還在2024年秋天參加了另一場由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CPAPD)組織的會議。根據中國官方報道,他是唯一一位來自歐洲的重量級與會者。該組織自稱是「全國最大的非政府和平組織」,但其成員包括多個統一戰線機構,甚至與中國軍工技術相關聯。德國憲法保護辦公室曾警告,這個協會背後的國際民主聯盟與中國情報活動有關,並警告在接觸時要「特別小心」。

「如果毛勒在與中國打交道時也代表著瑞士,那麼瑞士人民有權知道他在與誰交談。」

巴塞爾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拉爾夫·韋伯(Ralph Weber)

9月26日,毛勒再次以主賓身分出席北京紀念抗戰勝利80週年大會,坐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清華身旁。與會者包括俄羅斯政界人士及多名親中政治人物。專家指出,即使毛勒的出席未摻雜任何政治動機,但這類活動幾乎無法避免被用於政治宣傳,尤其當外界看到「瑞士前總統」出席時,更是如此。 ( NZZ外部链接/德)

外部内容
无法保存您的订阅。 请再试一次。
即将结束 请确认您的电子邮箱地址。 我们刚刚给您寄出了一封邮件,请点击邮件内的链接,完成订阅程序。

每週

瑞士廣播電視集團(SRG SSR)的隱私權政策提供了有關資料處理的附加資訊。 

注册后,您将收到我们欢迎系列的时事通讯,以及每年最多6次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的更新和背景信息。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伯尔尼法院裁定中国男子贩卖人口罪成立

相关内容

伯尔尼法院判定中国籍男子贩卖人口罪成立

此内容发布于 伯尔尼州警方于今年5月破获重大人口贩卖团伙案。日前,伯尔尼地区法院对涉案的39岁中国籍男子提起人口贩运和组织卖淫等多项指控。

更多阅览 伯尔尼法院判定中国籍男子贩卖人口罪成立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人再次成为欧洲铁路出行个人里程数冠军。

相关内容

瑞士人是欧洲最爱乘火车的国民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居民人均乘火车里程达到2519公里,超越了2019年的2505公里纪录;而人均乘火车次数则为71次。

更多阅览 瑞士人是欧洲最爱乘火车的国民
相关内容
瑞士上班族情绪内耗日益严重。

相关内容

瑞士上班族精神极度疲乏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工会联盟Travail.Suisse公布的最新一期《工作环境晴雨表》(Working Conditions Baromete)显示,瑞士职场人精神日益透支,难以从工作中抽离。

更多阅览 瑞士上班族精神极度疲乏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讨论
提问者: Geraldine Wong Sak Hoi

向冲突地区出口武器:像瑞士这样的中立国家如何处理?

瑞士可能很快会允许将本地制造的武器再出口到冲突国家。您对此有何看法?

2
3 留言
查看讨论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2月4日星期四发布。

致以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