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士媒體:蘇黎世聯邦理工加強間諜防範,近半數被拒申請來自中國

親愛的讀者:這裡是瑞士主要媒體在過去一週發表有關中國的報導。①為防範間諜活動,瑞士大學已拒絕了數十名外籍人士的入學或入職申請,其中近半數來自中國。②中國正陷入需求下降和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中,政府應立即設法阻止價格下跌和需求下降。③國慶日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反對台灣獨立,呼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我們為你總結摘要了瑞士媒體關於中國的報導文章,讓你從另一個角度了解在中國發生的事件、新聞和熱門話題,解讀瑞士的見解與觀點。
下面是主要內容摘要:
蘇黎世聯邦理工加強間諜防範,近半被拒申請來自中國
瑞士傳統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週日版》(NZZ am Sonntag)於10月4日發表題為《執行軍事任務》的文章,指出瑞士大學正在加強防範間諜活動的措施。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ürich)已拒絕了數十名外籍人士的入學或入職申請,其中近半數來自中國。
文章指出,瑞士國防部正在加強與大學在機器人技術、車輛偽裝技術、數位加密方法、新型雷達系統的開發等研究計畫的合作。 2025年,瑞士聯邦軍備局(Armasuisse)已為與高校的科研合作投資超過985萬瑞郎。
「原籍國本身永遠不是拒簽的決定性因素,但它是審核的起點…… 有些申請看起來相當可疑,例如:簡歷過於完美,內容自相矛盾,或者拼湊痕跡明顯。」
Silvia Nast,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出口管制辦公室負責人
同時,「高校是外國情報機構獲取敏感資料、技術和研究計畫的誘人途徑-聯邦情報局早已對此發出警告。」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對新的安全威脅做出回應:一年前,該學院對碩士生、博士生和員工實行系統性安全篩檢-來自受瑞士、歐盟或美國制裁國家的個人申請要審查由專門部門進行審查。
迄今為止,該學院已審查了約1250份申請,並拒絕了80份:其中包括中國申請38份,伊朗13份,俄羅斯11份,巴基斯坦5份,其他國家13份。
「自從我們引入系統性安全審查以來,來自俄羅斯、伊朗或中國等國家的申請減少了。」
Silvia Nast,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出口管制辦公室負責人
拒絕申請的決定必須滿足多項條件,申請人所學專業和研究領域是關鍵因素。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也會審查申請人的工作或學習經歷,確認其工作學習地點是否與軍方或政府有關。此外,瑞士大學也會審查申請人是否從受制裁國家獲得資助。
據《每日導報》(Tages Anzeiger)10月5日報道(德)外部链接,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最近也開始實施新的安全篩檢程序,今年已有48份申請因「知識安全」原因遭拒。除此之外,巴塞爾大學和伯恩大學也建立了類似的審批程序。瑞士大學校長聯席會議(Swissuniversities)希望「制定國家標準,以支持瑞士各大學實施知識和人身安全審查」。 ( NZZ am Sonntag外部链接/德)

相关内容
瑞士顶级大学加紧对中国学生审查:中国学生留学之路何去何从?

中國經濟陷入螺旋式下滑
10月3日瑞士最具傳統的德語日報《新蘇黎世報》(NZZ)就中國經濟狀況進行了報道:中國經濟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價格持續下跌、需求疲軟、企業獲利縮水,形成了一個難以打破的惡性循環。清華大學著名經濟學家李稻葵估算,中國地方政府對私人企業的欠款高達1.2兆美元,佔GDP的10%以上。這一數字揭示了地方財政的深層危機,也暴露出國家資本主義模式的系統性低效率。
「中國正陷入需求下降和價格下跌的惡性循環之中。」
中國經濟學家李稻葵
儘管中國政府宣布向地方政府提供總計1,400億美元的低利率貸款,但專家普遍認為這只是杯水車薪。由於貸款利率過低,銀行利潤受損,導致信貸意願下降,救助效果有限。
瑞士媒體《Tages-Anzeiger》外部链接在一篇評論中指出:「中國的問題不是供應不足,而是需求疲軟。政府不斷推動投資,卻忽略了消費者信心的重建。」文章稱中國政府在刺激消費方面的策略過於短視,未能透過擴大社會保障體系來增強家庭支出能力。
此外,中國在綠色能源和高科技領域的巨額投資雖帶來全球領先地位,卻也造成嚴重產能過剩。電動車產業尤其典型,全國約有130家製造商競爭激烈,價格戰愈演愈烈。比亞迪最便宜車型售價已跌至7,700美元,業內人士稱之為「通往深淵的競賽」。
面對地方政府的頑固抵抗,中國政府若要打破當前困局,必須採取更果斷的結構性改革措施,包括削減產能、整合企業、強化中央對地方的監管。否則,中國可能步入一個成長率僅1%-2%的長期停滯階段。 ( NZZ外部链接/德)

中國呼籲反對台灣獨立,習近平強調主權完整
瑞士雙語新聞入口網站Watson.ch近日報道,在國慶日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再次強調反對台灣獨立,並呼籲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他在北京對各國大使和黨員發表演說時表示,中國將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和外來干涉」。
「我們要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圖謀和外來干涉。」
習近平,中國國家主席
中國政府長期將台灣視為其領土的一部分,統一台灣是習近平定下的核心目標之一。儘管台灣擁有獨立的政府體系,但中國始終拒絕承認其主權,並多次表示不排除以武力實現統一。
台灣執政黨民進黨因其支持獨立立場而被中國政府視為分裂勢力。現任總統賴清德雖未正式宣布台灣獨立,但其政治立場仍引發中國方面的強烈警覺。
同時,美國作為台灣最重要的盟友,持續向台灣提供軍事支持,使「台灣問題」成為中美關係中的敏感議題。《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稱,習近平近期向美國施壓,要求在台灣問題上採取更明確立場,正式表示「拒絕台灣獨立」。目前,美國的官方表述仍是「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否會進一步調整措辭仍屬未知。
分析家指出,中國此舉可能是試圖在中美貿易談判中爭取更多籌碼,但也可能高估了自身在台灣議題上的影響力。若美國改變立場,可能會對台灣造成外交孤立,也將引發區域局勢的進一步緊張。 ( Watson.ch外部链接/德)
以下均为简体内容: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逾半数瑞士居民半年未能储蓄

相关内容
瑞士逾三分之一企业由外国人创办

相关内容
医保费用成为瑞士家庭沉重负担

相关内容
瑞士企业破产数量上升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0月16日星期四发布。
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