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媒体:习近平的大清洗–巩固权力背后掩藏的不安全感
亲爱的读者:这里是瑞士主要媒体在过去一周发表的有关中国的报道。 ①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再度展开大规模“清洗”,解职至少九名高级将领,反映出习近平对军队忠诚度的深层不安。② 如果中国攻击台湾,民众怎么办?台湾国防部首次发放超过1100万份行动指南的小册子。 ③ 瑞士前联邦主席乌利·毛勒多次前往中国参加各类仪式活动,在国内引起强烈讨论。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我们为你总结摘要了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文章,让你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在中国发生的事件、新闻和热门话题,解读瑞士的见解与观点。
下面是主要内容摘要:
习近平的大清洗:巩固权力背后掩藏的不安全感
11月20日,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再度展开大规模“清洗”,解职至少九名高级将领,其中包括中央军委副主席贺卫东。这是继去年导弹部队高层被整肃后,军方再度出现剧烈人事震荡。分析人士指出,这场行动不仅针对腐败,更反映出习近平对军队忠诚度的深层不安。
自2012年执政以来,习近平通过反腐运动巩固权力,近500万官员因腐败被查。然而,晋升标准逐渐从能力转向个人忠诚。即便如此,习近平仍频繁撤换亲信,显示其对潜在威胁的高度警惕。美国情报机构认为,这种做法加剧了中国精英阶层的相互不信任,可能导致昔日盟友转为敌人。
军方成为整肃的重灾区。火箭军-掌管中国核能与常规导弹力量的关键军种-近年频繁换帅,影响战略威慑力。专家担心,用未经实战考验的忠诚者取代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可能会削弱解放军战备,增加战略误判风险。若习近平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冒进决定,后果难以预料。
“一个怀疑他人忠诚的领导人可以获得表面上的服从,但无法赢得真正的信任。”
布拉马·切拉尼,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战略研究教授
习近平拒绝指定接班人,强化个人集权,使中共从集体领导转向“一人统治”。这种模式带来制度脆弱性:恐惧维系的忠诚无法替代真正的信任,反而成为脆弱的根源。
瑞士其他媒体也观察到这一趋势。瑞士公共服务机构-瑞士德语广播电视SRF外部链接在评论中指出,习近平的权力集中不仅削弱制度韧性,也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战略风险。(NZZ外部链接/德)
如果中国攻击台湾,民众怎么办?一本手册告诉你
据《新苏黎世报》(NZZ)11月21日发布的文章《如果中国攻击台湾,民众怎么办?一本手册告诉你》,台湾国防部首次以纸质形式发放超过1100万份包含具体应急行动指南的小册子,旨在帮助民众做好应对各种危机的准备-包括大陆发动战争的情况。
这本32页简册的“橙色封面上印着可爱的图案,但标题十分严肃:《当危机来临时》。手册向公民讲解了灾难发生时-从海啸、台风到地震和战争-应如何应对和自救。”
手册内容侧重于实用技巧,包括家中应急物资清单以及紧急撤离包的必备物品清单。手册还敦促民众了解最近的避难场所,通常是地下停车场或地铁站。手册建议民众家中备有电池收音机-如果长时间停电导致移动网络和手机信号中断,这可能是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台湾政府明确警告说,敌对势力中国可能会利用信息真空散布虚假信息。
“这本手册展现了我们捍卫自身的决心。中国必须明白,如果做出错误的决定,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台湾人民已经做好准备。”
林飞帆,台湾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
手册中直接提及了中国入侵的情景。旁边的警示文字写道:“与士兵保持距离,不要拍摄他们-无论敌我。”手册还明确警告人们不要使用微信、抖音和小红书等中国应用程序,因为它们可能被用来传播虚假信息,并收集台湾居民的个人信息。
《新苏黎世报》引用台湾政府在手册中的表态:“一旦台湾遭到军事入侵,任何声称政府投降或国家战败的说法都是虚假的。” 文章评论道,这表明台湾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直至最后一刻,捍卫台湾的民主。(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前总统访华引争议:个人行程还是政治信号?
瑞士最具传统的德语日报《新苏黎世报》(NZZ) 11月中旬就瑞士前总统乌利·毛勒(Ueli Maurer)与中国的关系进行了报道: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大型阅兵,习近平与普京、金正恩并肩走过红毯的画面引发全球关注。后排嘉宾中,一位瑞士面孔格外醒目:前联邦委员、两次担任瑞士联邦主席的乌利·毛勒(Ueli Maurer)。他的出现在瑞士国内引起强烈讨论。
毛勒强调,此行是应中国驻伯尔尼大使馆邀请,以个人身份出席,并表示:“我认为瑞士出席是件好事-我们是少数几个有代表参加的欧洲国家之一。”然而,批评者质疑,这样的场合是否可能被中国用于宣传,甚至影响瑞士的中立形象。
除了阅兵,毛勒还在2024年秋季参加了另一场由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CPAPD)组织的会议。据中国官方报道,他是唯一一位来自欧洲的重量级与会者。该组织自称是“全国最大的非政府和平组织”,但其成员包括多个统一战线机构,甚至与中国军工技术相关联。德国宪法保护办公室曾警告,这个协会背后的国际民主联盟与中国情报活动有关,并警告在接触时要 “特别小心”。
“如果毛勒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也代表着瑞士,那么瑞士人民有权知道他在与谁交谈。”
巴塞尔大学欧洲研究所教授拉尔夫·韦伯(Ralph Weber)
9月26日,毛勒再次作为主宾出席北京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坐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清华身旁。与会者包括俄罗斯政界人士及多名亲中政治人物。专家指出,即使毛勒的出席未掺杂任何政治动机,但这类活动几乎无法避免被用于政治宣传,尤其当外界看到“瑞士前总统”出席时,更是如此。(NZZ外部链接/德)
瑞士重要新闻简讯
这些也许是你本周不应错过的信息:
相关内容
伯尔尼法院判定中国籍男子贩卖人口罪成立
相关内容
瑞士士兵应获准在家中存放弹药
相关内容
瑞士人是欧洲最爱乘火车的国民
相关内容
瑞士上班族精神极度疲乏
更多瑞士新闻简讯可点击这里查看。
参与讨论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用10种语言报道瑞士。参与我们的讨论,你可以对瑞士的各类新闻、事件、现象、投票等等畅所欲言。而且,你的留言会被自动翻译成其他9种语言。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我们平台,与全世界80%的读者进行对话-不分国家,不分语言,不分时间。
本周讨论话题:
相关内容
通讯订阅
订阅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了解瑞士媒体关于中国话题的新闻、观点及分析文章的总结。瑞士媒体关于中国都在报道哪些主题?这个时事通讯让你对此一目了然。
当然,你也可以挑选你喜欢或关注的话题,订阅我们的最新及最热门文章。
最后,如果你对我们的报道有任何想法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下一期《瑞士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 》将于12月4日星期四发布。
致以来自伯尔尼的问候!
瑞士资讯中文部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