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市长、美国政府关门与Grokipedia
欢迎来到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美国》栏目。每逢周四,我们都会回顾瑞士媒体如何报道并评论美国三大焦点议题-政治、财经与科学。
昨天清晨,瑞士人醒来时听到的头条新闻是:一名“民主社会主义者”当选为“资本主义圣地”纽约市的新市长。瑞士媒体如何反应?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的胜选对整个美国政治格局而言意味着什么?
本周的其他话题还包括美国史上政府关门最长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及伊隆·马斯克(Elon Musk)推出的人工智能在线百科“Grokipedia”在描述瑞士总统时,哪些地方说对了,哪些地方又闹了笑话。
自我标榜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的佐赫兰·马姆达尼当选纽约市长,瑞士媒体纷纷关注他的政策究竟有多激进,以及美国民主党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时报》(Le Temps)在马姆达尼胜选几小时后的周三早晨发表评论称:“纽约人选出了一位与美国总统截然相反的人物。这是对那位美国八旬老人的挑战,或许还会在其他地方激发新的反抗者。”不过,该报因兴奋过度,把特朗普的年龄写错了-他今年79岁,还算不得八旬老人。
报道指出,美国最大城市迎来首位穆斯林市长,这表明民主“在共和党各种手段的攻击下依然鲜活有力。佐赫兰·马姆达尼团结了失望与焦虑的人们,他激励着他们,甚至让人们重新有了梦想-这显然是纽约人尤为需要的东西。”
对于马姆达尼自称“民主社会主义者”一事舆论沸沸扬扬,而特朗普更是称其为“共产主义者”。“这位34岁市长的一些理念基于典型的社会民主思路,在欧洲几乎不会引起注意。然而,他的其他主张则确实相当激进,”《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写道。
马姆达尼提出的冻结房租及将纽约最低时薪提高至30美元(约合人民币214元)的计划最为引人关注。《新苏黎世报》指出:“30美元最低工资将彻底颠覆餐饮和运输等低薪行业。各个餐馆可能被迫裁员并提高价格。”目前全美最低工资为7.25美元,纽约为16.50美元。
马姆达尼还希望为所有五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托育服务-《新苏黎世报》指出“这在许多欧洲国家已属常见”,他同时支持免费市内公交与城市杂货店。“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笔钱从哪儿而来。”
民主党能否从这场选举中吸取经验呢(民主党同时还赢得了新泽西与弗吉尼亚两州的州长选举)?《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评论道:“纽约并不代表整个美国,佐赫兰·马姆达尼本身也不是民主党的理想榜样-尽管他在某些方面可以算。马姆达尼这样的候选人根本不可能当选总统,但若民主党想找到应对唐纳德·特朗普的方法,他们可以从他身上学习。马姆达尼最近说过,应对特朗普的方式是创造一个替代方案,一个展现纽约人渴望在他们的城市看到的愿景的替代方案-‘一个相信所有居民应有尊严的城市’。”
瑞士德语区公共电视台SRF则指出:“即使民主党人也感到不安,中间派成员担心党内左倾,最终让特朗普的共和党坐收渔利。但马姆达尼的支持者并不在意:在他们看来,他是民主党的新面孔-一个有能力挑战白宫之主的象征。”
- 选举实时报道外部链接-RTS(法)
- 佐赫兰·马姆达尼:对特朗普的首个反击信号外部链接-《时报》(法)
- 竞选者马姆达尼现在必须兑现承诺外部链接-SRF(德语)
- 马姆达尼的主张究竟有多激进?外部链接 –《新苏黎世报》(德,付费内容)
- 民主党能从纽约新市长身上学到什么?外部链接-《每日导报》(德,付费内容)
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美国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关门的后果-各个食品银行前都已排起了长队。瑞士德语区公共广播SRF报道了这场预算僵局造成的“严重后果”。
在华盛顿特区东南部的一个社区,一处仓库正在分发食物:面粉、糖、罐头,以及新鲜蔬菜、鸡蛋和牛奶。这项服务原本只面向有需要的人,如今也开始帮助政府雇员。
“为政府打工的人也并不个个都富裕,”刚推出一购物车食品的志愿者Tracy说,“而且华盛顿的生活成本极高,所以很多人一旦工资断供,马上就会感受到压力。”
SRF周一报道说,那些一般不依赖免费食物的政府雇员,如今也在排队领取。他们感到羞愧,不愿多谈。
对其他人来说,排队领食物不是新鲜事,但对他们来说情况也已恶化,因为政府已停止发放平均每月不足200美元(约合人民币1425元)的食品补助。“为什么最穷的人要承受这一切?”单身母亲Sheila质问。
公众对政界的愤怒不断上升。国会两党分歧加剧:民主党要求延长国家医疗保险补贴,但共和党与白宫拒绝妥协。由于共和党在参议院仅以微弱多数占优,他们也需要民主党议员的部分支持才能通过预算。双方都在试图把政府关门的责任推卸给对方。
SRF援引多项具代表性调研称,更多受访者将现状归咎于共和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受访者并未单独指责某个政党,而是把责任归咎于整个国会。”
Sheila也是其中之一。“他们都是百万富翁,”她对SRF说,“如果我去国会大厦,他们甚至都不能告诉我牛奶或者鸡蛋的价格。”但她表示不会被这些人打垮-她已经学会做不放牛奶的玉米面包。
- 排队领取食物:预算争端的严重后果外部链接 -SRF(德)
- 食品援助资金枯竭:美国政府关门波及最贫困群体外部链接-《新苏黎世报》(德,付费内容)
上周,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推出了人工智能在线百科全书Grokipedia,希望将其打造成维基百科(Wikipedia)的竞争对手。《一瞥报》(Blick)指出,这个平台引发了关于网络知识未来的新问题,并决定亲自测试一番。
《一瞥报》分析了Grokipedia上关于卡琳·凯勒-苏特(Karin Keller-Sutter)的条目,她是今年轮值的瑞士联邦主席。虽然条目“整体尚可”,但该报发现了几处错误:Grokipedia写她接替盖伊·帕尔莫兰(Guy Parmelin)出任总统-其实正好相反;它还称她在联邦院接替了托马斯·赫夫蒂(Thomas Hefti),实际上她接替的是欧根·戴维(Eugen David),而赫夫蒂来自另一州;此外,对瑞士“债务刹车”机制的介绍也有误。
“总体问题不大,但仍然不准确,”《一瞥报》总结道,并补充说平台上找不到“编辑”按钮。“当然,维基百科的内容也并不都完美无瑕,有时还会被不同政治团体操控。然而,它已成为互联网知识的基石。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Grokipedia也建立在这一基石之上。”《一瞥报》指出,Grokipedia实际上直接沿用了Wikipedia的许多条目。
“马斯克若是能把自己的资金用来改进维基百科,而非试图摧毁它,岂不是更好?”该报评论。
瑞士公共广播RTS则在播客节目中发问:马斯克究竟与维基百科有什么过节?人工智能是否真的就能比数百万维基百科志愿者产出更中立、更可靠的知识?
- 关于Grokipedia上线的新闻报道外部链接-RTS(法)
- 马斯克为何要攻击Wikipedia?外部链接-RTS播客(法)
下一期《瑞士媒体里的美国》将于11月13日星期四发布。
如有任何意见或反馈,请发送邮件至chinese@swissinfo.ch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