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果树遇到寒流,樱花带雪,虽然美丽,但却会造成损失。
Keystone / Urs Flueeler
本已春暖花开的瑞士正在遭遇倒春寒,寒流横穿瑞士,4月7日上午少女峰记录了4月天最低温度:-26.3°C。平原地区也是冰天雪地。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气象服务机构Meteonews的数据,自1961年以来,少女峰的气温在4月份从未如此低过。瑞士东部和西部其他高原地区所记录的温度也都低于零下20°C。
平原地区也是一片冰天雪地。根据瑞士气象台的数据,4月7日当日,伯尔尼Mühleberg登记的最低气温为-4.3°C;圣加仑为-4.2°C;图尔高州的Salen-Reutenen-4.1°C;沃州Bière-4°C;格劳宾登州Grono-3.9°C,伯尔尼也只有-2.4°C的低温。
目前的寒流对水果生产商来说尤其是一个挑战。瑞士水果协会Swissfruit的媒体发言人Beatrice Rüttimann告诉瑞士通讯社Keystone-SDA记者,目前形势非常严峻。
气象台已经预报将有更多的寒冷夜晚,Rüttimann说,尤其是周五(4月9日)夜晚最低气温可达-8°C。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瑞士倒春寒-四月飘雪
此内容发布于
已经发芽和开花的植物被这场突如其来的春雪披上了一层白纱,银装素裹的瑞士大地让刚刚脱去冬衣的人们再次感受一下春寒…
更多阅览 瑞士倒春寒-四月飘雪
四月的霜冻并不罕见
瑞士果商会尽一切可能降低损失。他们将关闭果棚的铝箔屋顶。但这样的屋顶可能因受风雪影响无法起到保暖效果,因此也会在果园里点燃霜烛。
不过,Rüttimann表示,像目前这样的寒流并不罕见。在过去的5年中,有4年的4月出现了霜冻。以去年为例,由于果树已经进一步生长,所以情况更糟。
李子、樱桃、杏等带核果实的植株目前都已开花,然而,如果气温低于-7°C,苹果也会受到影响,尽管目前它们还没有开花。
蔬菜生产商似乎对寒流并不担心,因为新种植的菜苗在这个时候一般都会用覆盖物保护。瑞士蔬菜商协会(VSGP)表示,气温下降不应造成任何重大损失。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风雪不怜黄花瘦
此内容发布于
更多阅览 风雪不怜黄花瘦
相关内容
瑞士道路:配备替代动力系统的车辆数量有所增加
此内容发布于
2025年上半年,瑞士配备替代动力系统的汽车数量有所上升。与此同时,尽管气候危机加剧,大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仍持续受到青睐。
更多阅览 瑞士道路:配备替代动力系统的车辆数量有所增加
相关内容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此内容发布于
针对女性的暴力在任何社会都是历史的倒退。近日,瑞士打击针对女性施暴的特别工作组确定了三项措施,将加强机构间的合作,有望为受害者提供更好的庇护,提前阻止暴力行为的发生。
更多阅览 瑞士工作组呼吁采取紧急措施阻止针对女性的杀戮
相关内容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在性少数群体权益保护方面称不上先锋,直至2022年同性婚姻合法化,才算与许多其他西欧国家接轨。随着人们对性别重置手术的态度越发谨慎,苏黎世州率先提出该领域需要更加规范。
更多阅览 苏黎世州不希望为未成年人实施性别重置手术
相关内容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因其政治人文和自然环境优势,以及高额的薪资成为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前往瑞士的移民一度以寻求庇护的难民为主,如今,大量的高素质移民为推动其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多阅览 瑞士对移民的看法已经“过时”
相关内容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此内容发布于
拥挤的空间自带热感,这也是为什么大家都会觉得城市密度化导致升温。作为在有限土地上拓展居住空间的手段,密度化似乎不可避免。不过,瑞士专家表示,密度不是问题,如何布局才是关键。
更多阅览 建筑密度不一定会导致城市升温
相关内容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此内容发布于
7月4日,一只吉娃娃协助救出了它在费冰川(Fee Glacier)上被困的主人。它向救援队发出信号,指引救援人员找到掉入冰川裂缝中的男子。
更多阅览 吉娃娃营救冰川裂缝中的主人
相关内容
ABB拓展在华机器人业务
此内容发布于
4月,ABB集团表示拟分拆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并计划在2026年第二季度完成100%分拆。与此同时,ABB于近日宣布拓展在华业务,引进三款新型机器人系列,用于电子、消费品工业、制造业等高速发展的领域。
更多阅览 ABB拓展在华机器人业务
相关内容
中国电商平台Temu欲进军瑞士食品市场
此内容发布于
媒体报道称,中国电商平台Temu正在为进入瑞士食品零售市场做准备。瑞士德语日报《每日导报》透露,继德国市场启动后,Temu开始对瑞士市场跃跃欲试。
更多阅览 中国电商平台Temu欲进军瑞士食品市场
相关内容
跟踪行为在瑞士将被视作刑事犯罪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跟踪行为将明确受到法律制裁。瑞士议会于6月26日达成一致,将跟踪骚扰行为纳入《刑法典》。
更多阅览 跟踪行为在瑞士将被视作刑事犯罪
相关内容
欧盟公民前往瑞士主要目的是工作
此内容发布于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劳动力市场。瑞士联邦统计局的预测显示,瑞士人口增长自2035年起将完全依靠移民。联邦经济事务秘书处近日的报告也指出,瑞士的劳动力市场大门必须保持敞开。
更多阅览 欧盟公民前往瑞士主要目的是工作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买的东西:质量真的更好吗?
此内容发布于
人们普遍认为,瑞士的一切似乎都比别的地方要好上那么一点儿。一位读者问瑞士资讯swissinfo.ch:在瑞士出售的商品,是否必须满足比欧盟更加严格的质量标准?我们的回答是:不一定。
更多阅览 瑞士买的东西:质量真的更好吗?
相关内容
预警!气候变化使得瑞士更炎热、更干燥
此内容发布于
最新披露的预测数据证实并阐明了我们目前业已身陷的气候变化困局。倘若各国政治家及领导人、商界、科学家以及普通民众…
更多阅览 预警!气候变化使得瑞士更炎热、更干燥
相关内容
气候变化让过敏症患者的日子更难熬
此内容发布于
一项重要研究表明,因气温升高,花粉季节不仅开始得一年比一年早,而且每年都在加剧。此外,花粉过敏的影响范围也在扩大。
更多阅览 气候变化让过敏症患者的日子更难熬
相关内容
2060年远景下烈日炎炎的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城市温度超过40摄氏度,持续干旱,冬季降雪稀少:40年后,瑞士的气候很可能与现今地中海国家的气候雷同。大气变暖对于瑞士社会、高山旅游业以及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更多阅览 2060年远景下烈日炎炎的瑞士
相关内容
未来,苏黎世将会有多少天的霜冻日?
此内容发布于
自1864年有测量记录以来,瑞士的气温已整体上升了近2°C,这一数字超过了全球气温平均升幅。那么,气候变化未来会对瑞士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更多阅览 未来,苏黎世将会有多少天的霜冻日?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