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径阵列验证系统2.0(AAVS2.0)--澳大利亚西部默奇森射电天文台的一个原型示范阵列。
Credit: Michale Goh/ICRAR-Curtin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天文台”(Square Kilometer Array Observatory,简称SKA组织)是个以建造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为目标的国际项目,如今联邦委员会已为瑞士参加该项目亮起绿灯。
此内容发布于
政府于12月17日同意瑞士加入SKA组织,此前议会已决定批准瑞士延长成员国资格至2030年所需的2470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364.88万元)资金。
今年9月议会已通过了890万瑞郎的初期预算,以便瑞士能够加入SKA组织。
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迄今为止人类建造的敏感度最高的射电望远镜。13个国家参与了这个国际项目,科研人员将有机会研究首批恒星与星系的形成。
其他科研领域将包括宇宙磁场的作用、暗物质的属性、暗能量及引力等。该项目预计总耗资为19亿欧元。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这台望远镜将建在两个不同地方:南非将建设约130个直径各15米的反射面天线,而在地球另一端的澳大利亚将架起13万个低频天线。
由英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管理出资的SKA组织要做的,是探测各种宇宙天体发射的无线电波,即类似像智能手机发射的那种电波。这使得这座巨型射电望远镜与基于探测可见光的大多数望远镜截然不同。
这座望远镜将收集到大量的数据,其数量之巨前所未有,这就需要全世界运转最迅速的超级计算机进行实时处理,再将数据转化为科学项目分配给各合作伙伴国。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在负责协调瑞士科学界的参与任务,而瑞士各地的50多名科学家正在为这个项目做出努力。
瑞士各学术机构也正通过高性能分布式计算、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发提供帮助。此外,除了借助激微波原子钟的使用达成精确时间管理外,瑞士的企业也在数据处理、系统监控、天线和无线电接受器等方面提供协助。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追踪无形电波,探索宇宙奥秘
此内容发布于
这将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建规模最大的科学仪器。分布在南非与澳大利亚的成千上万台天线将捕捉到宇宙向我们发射的无形电波,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是瑞士科技。
更多阅览 追踪无形电波,探索宇宙奥秘
相关内容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此内容发布于
在数字时代,我们可以通过视频与异国他乡的亲人实时交流。但你知道吗?恰恰是这样的便利阻断了人们面对面的沟通渠道。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生活在孤独中。
更多阅览 世界上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生活在孤独中
相关内容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此内容发布于
伊韦尔东市、洛桑和沃韦等三座沃州城市一直受到毒品交易的不良影响。为此,沃韦市议会于年初提出给火车站区域安装摄像头,对违法犯罪进行打击,可当地居民并不认同。
更多阅览 瑞士小镇拒绝在火车站安装监控摄像头
相关内容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在网上,瑞士账户是令人羡慕的IP地址。那在瑞士境内,这个IP在哪里呢?五年一度的调查显示,格劳宾登州的居民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压力小、睡眠足,是名副其实的幸福地。
更多阅览 格劳宾登州是瑞士最宜居之地
相关内容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此内容发布于
据瑞士一项研究显示,居住密度提升为城市中心建新公寓创造了空间。然而,拆除旧建筑,兴建新公寓,租户需要搬离时,低收入家庭受到的影响通常高于平均水平。
更多阅览 瑞士居住密集化挤占贫困人口生存空间
相关内容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人口危机中,中立国瑞士也不能独善其身。根据瑞士联邦统计局的数据,2024年,瑞士人口增速继续不容乐观。女性生育子女的数量已触底历史最低纪录,家庭规模大幅缩水。
更多阅览 瑞士家庭规模日趋缩小
相关内容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此内容发布于
根据国际教育市场咨询公司QS最新发布的全球高校排名,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继续稳坐欧洲境内最佳高校的位置。与去年相比,榜单中另外9所瑞士大学的排名有升有降。
更多阅览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稳居欧洲境内高校榜首
相关内容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军事科学院(ACAMIL)和安全研究中心(CSS)联合发布的《安全2025》(Security 2025)调研发现,瑞士民众支持义务兵役制度,并倾向于加强与北约的纽带。
更多阅览 瑞士人希望有强大军队,同时加强与北约关系
相关内容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有四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经常或几乎总是”处于压力之下。而在30岁以下人群中,这一比例更高,已达40%。
更多阅览 四分之一的瑞士人常感压力重重
相关内容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此内容发布于
研究人员正在瑞士国家公园利用人工智能研究野生动物的行为。他们希望了解鹿、狐狸等动物在人类不在场的情况下都会做些什么。
更多阅览 瑞士国家公园借助人工智能探秘野生动物的秘密生活
相关内容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此内容发布于
刚刚过去的5月,瑞士通胀水平达到四年来最低的-0.1%,加之瑞郎的坚挺,瑞士可能回归负利率时代。
更多阅览 瑞士必须为负利率回归做好准备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追踪无形电波,探索宇宙奥秘
此内容发布于
这将是迄今为止人类所建规模最大的科学仪器。分布在南非与澳大利亚的成千上万台天线将捕捉到宇宙向我们发射的无形电波,而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是瑞士科技。
更多阅览 追踪无形电波,探索宇宙奥秘
相关内容
小瑞士在大太空扮演着“大角色”
一夜之间,大家都在说:麦耶和奎洛兹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令瑞士人意识到,他们的天体物理学家站在“探寻系外行星”科研领域的最前沿,而且瑞士在研究和探索太空的很多领域都站在全球佼佼者之列。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
更多阅览 小瑞士在大太空扮演着“大角色”
相关内容
瑞士在太空中无处不在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同欧洲、美国和中国一道探测火星,和俄罗斯一道探测月球,在木星卫星、数个彗星上乃至广阔无垠的宇宙里——瑞士技术在太空中无处不在。自然科学院的一份报告提醒我们这一点。
更多阅览 瑞士在太空中无处不在
相关内容
“诺贝尔奖把我们带上科学神坛”
此内容发布于
和自己从前的导师米希尔·麦耶(Michel Mayor) 一起,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éloz)成为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谈到了“瑞士触觉”、发展中的科研和一个漫长故事的开端。
更多阅览 “诺贝尔奖把我们带上科学神坛”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