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魔术贴:登月成就的瑞士发明

如今没有尼龙搭扣的矫正夹板已经无法想象。
如今没有尼龙搭扣的矫正夹板已经无法想象。 Keystone / Gaetan Bally

尼龙搭扣(Klettverschluss,俗称:魔术贴)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日常用品,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它是瑞士人的发明。20世纪50年代,瑞士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George de Mestral)为他发明的尼龙搭扣申请了专利。然而,最初人们对他的这一发明背后的原理持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直到尼龙搭扣被用于阿波罗登月任务和体育领域之后,这一产品才开始流行,并受到广泛欢迎。

閱讀本文繁體字版本請 點擊此處

相关内容
電子報:瑞士媒體裡的中國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这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小物件,虽然谈不上优雅,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离不开它。如今,没有这种尼龙搭扣的生活已经无法想象。

一项国际评选将瑞士的这一发明归为20世纪最重要的50项发明之一。与其他一些瑞士发明一样,这个小小的尼龙搭扣改变了世界。

它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一侧是带有许多小钩的“勾面”,另一侧是带有许多小环的“毛面”。将这两侧按在一起,它们就会紧紧地粘连,只有用力拉扯才能将它们分开。

尼龙搭扣的微距拍摄揭示了钩扣的原理。
尼龙搭扣的微距拍摄揭示了钩扣的原理。 Copyright (C) Dee Breger / Photo Researchers, Inc.

然而,这种利用一侧钩面、一侧毛面的粘连,固定和粘合物体的原理,在过了很长时间后才被人们所接受。

受大自然的启发

1941年,34岁的瑞士沃州工程师乔治·德·梅斯特拉带着他的狗去森林打猎。回来后,他很恼火地发现自己的衣服和狗的毛发上都沾满了牛蒡种子。

但当他在家中的显微镜下观察牛蒡种子时,激起了他的兴趣。他发现牛蒡种子上并不是刺,而是数百个微小的倒钩,所以牛蒡种子才这么容易粘在编织物和毛发上。

受到了这个启发之后,这位电气工程师花了数年时间把自己憋在工作室里,尝试用一面是倒钩、另一面是纺织物的形式,开发一种机械粘连系统。

1951年,他终于制作出了一个原型,并以”Velcro”-由法语单词velours(天鹅绒)和crochet(钩针)组合而成的名称-申请了专利。1954年3月16日,他在瑞士获得了专利。

外部内容

但是,尼龙搭扣还有一个重大障碍需要逾越:如何投入大批量生产?梅斯特拉辞去了工作,筹集了巨额风险投资,然后开始为他需要的新型机器寻找制造商。

1959年,瑞士电视台SRF《每日新闻》的前身《瑞士电影周》(Schweizer Filmwochenschau)在一个关于瑞士新发明的节目中报道了这一消息。电视台的记者在节目中兴奋地告诉人们:”使用这种尼龙搭扣绝对不会脱落。”

绕道太空

尽管如此,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人却对这种尼龙搭扣缺乏兴趣。《史密森尼杂志》(Smithsonian Magazine)在一篇报道中写道:”尼龙搭扣入不了20世纪60年代的时尚达人的法眼”。

美国杂志《Mental Floss》的一篇文章这样形容:”有用是有用,就是太丑。”唯一对它感兴趣的却是新兴的航天工业。

“宇航员不想在穿、脱宇航服时没完没了地拉拉链或系鞋带。而且,他们还需要一种方法来防止他们的各种个人物品和食物在失重的状态下四处漂浮”。

宇航员们也不介意打开尼龙搭扣时发出那种刺耳的“刺啦”声,根据当时的各种报道,这一消息让整个时尚界都惊掉了下巴。

就这样,1969年7月21日首次登月时,尼龙搭扣与欧米茄超霸腕表和伯尔尼大学的太阳帆一起,成为这次人类壮举的亲身见证者。

1959年乔治·德·梅斯特拉展示他的发明-尼龙搭扣。
1959年乔治·德·梅斯特拉展示他的发明-尼龙搭扣。 Keystone / Photopress-Archiv / Alain Gassmann

走向世界

电视节目中播放的宇航员使用尼龙搭扣的镜头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这种产品一下子成为高科技和胜任极端环境的代名词,被视为”太空技术”,这在当时那个时代极具说服力。

与此同时,体育和户外领域也发现了这种简易的粘连部件,它被用于运动器材、童鞋、矫形夹板、休闲服和露营装备等产品。

相关内容
Brain implant.

相关内容

2023年具开拓性的八大瑞士发明

此内容发布于 帮助一名瘫痪者重新行走的脑脊柱技术,用鸡毛来发电,能让闪电转向的激光束,等等,这些都是今年瑞士的科研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可能会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方式。

更多阅览 2023年具开拓性的八大瑞士发明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现了滑板和嘻哈风格的街头时尚,尼龙搭扣也终于被大众所接受。带有尼龙搭扣的运动鞋成为了一种时尚。

最终,一向对它嗤之以鼻的时尚界也向尼龙搭扣敞开了大门,服装设计中越来越多地纳入了这种粘和元素,甚至在高级定制时装中也不例外。

高科技和艺术品

自专利到期后,许多制造商进一步改进了尼龙搭扣。现在,还出现了相互粘连的蘑菇扣,用金属、磁铁;或用微小到纳米级别的固件制成,可以粘附在光滑的表面上。

尼龙搭扣不再只是丑陋的代名词。雷切尔·菲茨帕特里克(Rachel Fitzpatrick)和金永珠(Yong Joo Kim)等国际艺术家也发现了它,并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展现出它最美的一面。

乔治·德·梅斯特拉并未因为自己的发明而致富,他于1990年去世,享年82岁。他要是知道尼龙搭扣今天的风光,一定能含笑九泉了。

(编辑:Balz Rigendinger,编译自德文:杨煦冬/dh)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