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海拔冰川亦难逃消融命运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冰川一直在大面积消失。全球变暖使新降雪量与冰川融化量的比例失衡。在过去的十年间,瑞士境内的冰川总共损失了近四分之一的体积。不仅如此,极端天气还将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据预测,到本世纪末,热浪现象的加剧以及高山地区降雪量的减少将导致阿尔卑斯地区的所有冰川消失殆尽。
气候变化正在持续折磨着瑞士的冰川。根据瑞士冰川监测网络(GLAMOS)与瑞士科学院(SCNAT)的最新评估,与2024年相比,2025年瑞士冰川的总体积减少了3%。同时,这也是瑞士冰川继2003年、2022年和2023年之后表现出的最为显著的退缩幅度。
瑞士冰川监测网络的负责人马蒂亚斯·胡斯(Matthias Huss)向瑞士资讯swissinfo.ch表示:“事实上,今年的冰川退缩态势并没有预期中的那般恶劣。然而,令人细思极恐的是,我们似乎对极端年份里的冰川消融状况逐渐习以为常。换句话说,作为全球变暖带来的恶果,冰川退缩已演变成了人们眼中的某种正常现象。”
瑞士冰川监测网络强调道,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变暖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而自2015年以来,瑞士境内的冰川已损失了近四分之一的体积。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至2022年间,瑞士境内约1400条冰川中已有近百条因气候变化的影响而消失殆尽。
海拔五千米处的温度仍在零度之上
今年的冰川消融主要归因于去年冬季极其稀少的降雪量。通常情况下,高海拔地区的积雪层能够有效帮助山地冰川对抗夏季的炎热天气,但雪量的匮乏却直接导致了今年积雪层的严重不足。瑞士冰川监测网络显示,格劳宾登州部分地区的新雪积雪量更是达到了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
今年六月,席卷瑞士的热浪天气创下了人们自1864年开始测温以来的第二高温记录。不仅如此,于六月和八月相继出现的酷暑现象还进一步加剧了瑞士冰川的退缩现状。 对此,胡斯表示:“六月期间,我多次造访了同一座冰川。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该冰川的冰层厚度在短短一周多的时间里居然缩减了足足一米。”
受影响最严重的是那些海拔低于三千米的冰川。与2024年相比,伯尔尼高地地区的死亡平原冰川(Plaine-Morte-Gletscher)以及格劳宾登州的斯尔弗莱达冰川(Silvrettagletscher)的冰层厚度平均缩减了两米。作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面积最大的冰川,阿莱奇冰川(Aletschgletscher)部分区域内融解冰层的厚度甚至已超过了四米。
气候变化给冰川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即便是那些海拔最高的冰川也未能幸免。今年夏天,零度等温线曾多次攀升到了五千米的海拔高度。对此,胡斯表示:“这是一种近年来才出现的新现象。该现象背后折射出的信号是,眼下的冰川消融趋势俨然已蔓延到了海拔最高的山峰地带。”这位专家同时补充道,幸好今年七月的天气相对凉爽潮湿,瑞士的冰川才“得以逃脱更为严重的荼毒”。

冰川退缩:所有阿尔卑斯国家无一幸免
冰川退缩并非瑞士独有的现象。国际性公益活动项目“冰川考察队”(Carovana dei ghiacciai)的负责人范达·博纳尔多(Vanda Bonardo)向瑞士资讯表示:“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所有冰川都将面临着相同的命运:冰川的正前方出现退缩,冰川的面积和冰层的厚度也在逐渐减少,甚至连北面山峰上的冰川也未能幸免。”
这项发源于意大利的巡回公益项目旨在对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冰川进行监测并提升人们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仅是今年夏天,冰川考察队便已相继走访了意大利、瑞士和德国的八座冰川。
位于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阿达梅洛冰川(Ghiacciaio dell’Adamello)是意大利境内面积最大的冰川。在博纳尔多看来,这座冰川的退缩状况尤为严重。该专家表示:“与两年前到访时相比,目前的阿达梅洛冰川已面目全非。不仅冰川的正前方已然崩塌,其长度也缩短了几百米之多。”
在其最新的调查报告中,冰川考察队指出,过去的六十年间,意大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脉地区总共损失了超过170平方公里的冰川面积,相当于整个科莫湖的大小。
由于气候变暖,奥地利境内的93座冰川似乎也注定难逃消失的命运。对此,奥地利国家冰川测量部门的负责人安德烈亚斯·凯勒尔-皮克鲍尔(Andreas Kellerer-Pirklbauer)曾于去年发出如下声明:“40至45年后,冰川将从整个奥地利的领土上消失殆尽。”
冰海冰川(La Mer de Glace)位于法国东部城市霞慕尼(Chamonix-Mont-Blanc)的上方,是法国境内最大的冰川。自2003年以来,该冰川以平均每年30米的速度进行退缩。根据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Université Grenoble Alpes)的预测,如果全球气温依旧按照当前的趋势持续上升,截至2100年,冰海冰川将损失高达80%的体积。
在德国,引发最大担忧的则是永久冻土,亦即温度为零度或低于零度,且处于永久冻结状态的岩土层。这些永久冻土可能在未来的五十年内消失殆尽,从而进一步加剧山体的不稳定性。
冰川失踪,山脉更加不稳
冰川退缩不仅改变了阿尔卑斯山脉地区的地貌,对旅游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对水力发电领域造成了不容小觑的冲击。在未来,由于用来填充山区人工水库的水流将越来越依赖于当地的直接降雨量和融雪量,而非冰川融水,因此,采取必要的适应措施将变得不可或缺。
眼下,专家们担忧的不仅是冰川数量减少的问题,还有冰川退缩带来的一系列风险。马蒂亚斯·胡斯指出:“冰川的持续退缩会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并可能引发岩壁坍塌和冰块崩落等一系列事故灾害。事实上,这也正是瑞士城镇布拉滕(Blatten)遭到摧毁的主要原因。”
>> 去年五月,冰川融化引发岩壁坍塌和冰块崩落,掩埋了瓦莱州布拉滕的大部分地区:

相关内容
“千年一遇”冰川崩塌后,瑞士山谷面临洪水威胁
布拉滕:风险管理范本
布拉滕的遭遇验证了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冰川和永久冻土层的消融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然而,在范达·博纳尔多看来,布拉滕在此次灾害事件中的应对模式也在自然灾害管理方面为公众树立了典范。该专家指出,布拉滕的风险对抗机制充分证明了研究和监测冰川可有效降低冰川崩塌带来的风险。
冰川学家传统上使用杆棒、照片和历史绘画等标记物来追踪冰川运动,以比较冰川随时间而发生的变化。坠毁的飞机残骸等偶然标记物也可以表明冰川的运动情况。现在,另一种更为精确的标记方法可以帮助冰川学家们更精确地模拟冰川的行为,进而预测冰川的未来。
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以南大约40公里处,施皮茨实验室根据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核武器试验期间在冰上留下的识别标志开发出了一种核技术。这些核武器试验产生并向大气中释放了人工放射性核素,然后沉积到世界各地的冰川表层。由于这些核武器的试验日期有迹可循,因此,根据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峰值浓度以及因冰流引起的放射性核素扩散模式,科学家们便可确定冰层的年代。
施皮茨实验室专家和瑞士武装部队成员在2019年和2020年绘制了伯尔尼阿尔卑斯山崎岖地形中的阿莱奇和高利冰川地形图,以收集关于其冰流的宝贵同位素数据。他们从每道冰川中提取了大约200个表层冰样本,每个样本重达1千克,这个数量足以检测出低水平的放射性核素。之后,他们熔化样本,并采用放射化学方法提取和提纯铀和钚同位素,然后使用一种名为多收集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高灵敏度仪器对其进行分析。
这些数据可用于完善和调整冰川流动模型,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冰川融化速度,预测冰川的未来,以及校准冰川流动模型,提高预测精度。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在布拉滕,通过摄像机和雷达设备等自然灾害监测技术,当地政府得以在冰川崩塌发生之前便将民众成功疏散到了安全的地方。

相关内容
世界冰川日:瑞士吹响冰川保卫战的号角
(编辑:Balz Rigendinger,编译自意大利语:Aikens Jun/gj)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