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价创纪录、美科研政策遭批评,麦卡锡主义卷土重来?

欢迎阅读我们的首期《瑞士媒体里的美国》。每周我们为你整理并深度解析瑞士主要媒体对美国政治、金融与科技三大领域热点事件的趋势和动向。
毫无悬念的是,本周三篇报道的主线人物仍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此前从未有人能像他这般主导舆论周期。我们将回顾美国历史上既引人入胜又令人不安的一段时期-上世纪50年代的“红色恐慌”,并思考这种政治氛围是否正在卷土重来。同时,我们也将探讨黄金价格为何飙升,以及特朗普试图重塑美国科研格局的举措为何会被形容为“一场极其严重的问题”-瑞士也不能幸免于难。
麦卡锡主义卷土重来?

逮捕、黑名单与驱逐出境-唐纳德·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是否正步入另一个麦卡锡主义时代?部分历史学者如此认为。瑞士公共广播电台SRF近日探究了这一说法的证据。
“首先,这种比较确实有其合理性;其次,它唤起了一种深植于美国政治语言中的概念,”历史学教授奥拉夫·施蒂格利茨(Olaf Stieglitz)周一(10月6日)在接受SRF采访时表示。
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 ,1908-1957年)是美国共和党参议员,坚信共产党人、苏联间谍及其同情者已渗透进美国政府、大学与好莱坞等机构。他主导了对“非美活动”的强硬调查,导致左翼人士遭受政治打压与迫害(被他错误指控为共产党员的查理·卓别林最终移居瑞士)。如今,“麦卡锡主义”一词通常被用来形容肆意、毫无根据的叛国或极左指控,以及对政治对手人格与爱国心的攻击。
施蒂格利茨认为,特朗普时期的政治言辞与上世纪40和50年代颇为相似。“这涉及未经核实的指控、诽谤与告密,”他在采访中指出。特朗普曾暗示民主党是“激进左派”,或称“安提法”(Antifa,反法西斯主义)为恐怖组织。“这些指控已经越界,但若不断重复,就会逐渐根深蒂固。这种修辞策略与麦卡锡时代极为相似。”
不过,施蒂格利茨也指出,今日的美国社会与当年并不相同。“二战期间,美国人多年被灌输以‘敌我思维’。战后,这种言辞延续得相对顺畅。”他说,如今的美国社会显然已不复以往。
他还提到,不久前美国也出现过用“麦卡锡式修辞”来指责拜登政府的现象。当时拜登政府被指控在社交媒体上实施审查、推行“取消文化”(cancel culture)。“这个词频频被使用,人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用法。如今它已无所不在,谁都能借用,”施蒂格利茨说道。
然而他也作出明确区分。“我认为拜登时期的情况仍在民主政治可接受的范围内-虽然激烈但仍属常态。而现在的局面已不再如此。”在施蒂格利茨看来,美国政治语调不仅愈发激烈,也愈发不具民主精神。
- 特朗普的言论:麦卡锡时代重现?外部链接–瑞士公共广播电台SRF(德)
- 如今,瑞士和美国可以相互学习什么?–瑞士资讯讨论
现在该买入黄金吗?

本周,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约合人民币28’478元)这一历史性关口。它还能涨多高?现在是否该出手买入?而唐纳德·特朗普又与这场黄金热潮有何关系?苏黎世《每日导报》(Tages-Anzeiger)对此作出了解读。
黄金价格周二(10月7日)首次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关口,自年初以来,这一贵金属的价值已上涨50%。
然而《每日导报》指出,这未必是好消息-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其价格往往在不确定性、通货膨胀、危机和战争的推动下攀升。
“其中一个关键诱因是唐纳德·特朗普多变的政策,这些政策扰乱了全球市场。他用高额惩罚性关税发动的贸易战加剧了不确定性,并引发通胀担忧,”该报周二写道,“特朗普对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及其主席杰罗姆·鲍威尔(Jerome Powell)的抨击,也在当前金价上涨中起着重要作用。”
美国政府认为美元被高估,从而削弱了美企出口竞争力,因此倾向于维持较弱美元。这也是投资者寻找美元替代资产-尤其是黄金-的原因之一。
那么,现在该买入黄金吗?还是说机会已经错过?《每日导报》提醒:“任何快速上涨的资产也可能迅速下跌。黄金这一‘避风港’高度依赖当前局势与市场预期,因此波动极大。”
不过,苏黎世大学金融学教授托尔斯滕·亨斯(Thorsten Hens)则认为,即使在每盎司4000美元的高价水平,“黄金仍应在投资组合中占有一席之地”。他在接受《每日导报》采访时表示:“与任何投资一样,投资者应在一段时间内逐步建立理想持仓,避免过高买入。”
- 关于黄金纪录性高价的几个关键问题外部链接-《每日导报》(德)
- 瑞士花园何以遍地黄金?-瑞士资讯
诺贝尔奖得主批评美国科研政策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试图重塑美国科研格局的举措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之一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如此表示。
日内瓦纸媒《时报》(Le Temps)周三(10月8日)以《诺贝尔物理学家约翰·克拉克批评唐纳德·特朗普的政策令科学“陷入瘫痪”》为题报道了此事。
自今年1月重返白宫以来,特朗普的科研政策已导致科研经费被大幅削减,联邦机构中的科学家大规模被解雇。克拉克在接受法新社(AFP)采访时警告说:“这将令美国的大部分科研陷入瘫痪。”他还补充说,自己认识的多位研究人员已经遭遇重大经费削减。
这位83岁的英国物理学家于周二与另外两名科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领域的发现。他强调,他们当年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性成果,要得益于当时充足的科研资源-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克拉克警告,“即使假设现任政府最终下台,要恢复到六个月前的水平,也可能需要十年时间。”
据《时报》报道,多位接受法新社采访的诺贝尔奖官员指出,特朗普这种“打击科学”的做法可能使美国失去其科研领先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连锁反应。
瑞士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家同样受到特朗普政策的间接影响。以下几篇文章对此作出了解读。
- 约翰·克拉克对特朗普科学政策的评论-《时报》(法)外部链接与《Cash》杂志(德)外部链接
- 特朗普政府对科研界的施压波及瑞士-瑞士资讯
- 为何美国削减卫生经费令瑞士科研界不安-瑞士资讯(多语)
- 瑞士无法为美国科学家提供避风港-瑞士资讯(多语)
下一期《瑞士媒体里的美国》将于10月16日星期四发布。
如有任何意见或反馈,请发送邮件至chinese@swissinfo.ch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符合JTI标准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