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旅瑞香港人:“我們在擔心什麼?”

一襲黑衣,一把雨傘。來自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40人在瑞士舉行集會示威,呼籲港府聆聽及回應香港市民的訴求。
一襲黑衣,一把雨傘。來自香港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40人在瑞士舉行集會示威,呼籲港府聆聽及回應香港市民的訴求。 Alice Chu

數週以來,因香港政府啟動《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逾百萬名香港市民兩度“反送中”遊行席捲國際報章頭條,亦成為瑞士媒體矚目的熱議話題。瑞士香港人向我們表露了為何港人對此次修法如此敏感,修法或給香港帶來哪些影響,以及港民所期待的未來香港理想狀態。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近期香港政府擬議的引渡法,不僅在立法會內部毀譽參半、飽受爭議,也引發了自1997年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以來,香港特別行政區最大規模的抗議遊行活動。

《2019年逃犯及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法例(修訂)條例草案》,被媒體及民眾簡稱為“逃犯條例” 、“引渡法”或“送中條例”。該條例若獲得通過,香港行政長官將可就個別案件,在無需經立法會審議情況下,直接啟動逃犯移交程序。按照目前條文,香港的逃犯移交條例不適用於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修改案將刪除這個限制。

按照“兩地同屬犯罪”原則,可移交定罪,須在香港也屬於犯罪行為(謀殺罪及誤殺罪除外),涵蓋賄賂、欺詐出入境當局等30多項可判監7年或以上之定罪,香港政府亦可協助中國大陸等司法區凍結沒收在港財產。

一襲黑衣,一把雨傘。來自香港、台灣、瑞士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近40人,於瑞士當地時間6月22日在中國駐蘇黎世領事館外舉行集會示威,呼籲港府聆聽及回應香港市民的訴求。

集會組織者-現居瑞士,曾任《信報財經新聞》(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記者的Alice Chu,向瑞士資訊swissinfo.ch講述了近年來香港情勢的變化和隱憂。

瑞士資訊swissinfo.ch:繼上週日(6月16日) 香港民眾大規模集會後,目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的進展、港府及港民反應如何?

Alice Chu雖然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已公開致歉,並宣布無限期暫停引渡法案,但並未對港民全面撤銷法案的訴求作出讓步。 “暫緩”不等於撤銷,我們對港府的信心並沒有因此而恢復,而且懷疑“暫停”的說辭只是為了暫時降低香港市民的怨氣。目前,雙方仍然處於膠著狀態。

我們希望藉助此次瑞士集會,呼籲香港政府撤銷送中條例,撤銷對遊行示威者的所有檢控,撤銷對6.12的“暴動”定性,全面徹查遊行期間警方濫權暴力對待示威者的行為。

瑞士資訊swissinfo.ch:香港大學香港民意研究所在6月6日公佈的《逃犯條例》修訂民調結果顯示,66%的港民不贊成/強烈不贊成將香港人引渡去內地受審。普通港民為什麼會對引渡法那麼敏感、甚至激憤?

Alice Chu如果引渡法順利通過,香港人的言論自由一定會受到限制。他們會變得謹小慎微,不會再出來示威遊行,不會再公開批評政府。

他們擔心,屆時內地政府會用任何一個莫須有的藉口把香港異見人士引渡到大陸,在沒有司法保障、欠缺公開透明審訊的情況下,被引渡受審的香港人會得不到應有的司法保障。

從經濟利益上來說,香港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必然會受到影響。一個動盪的香港,一個失去了往日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香港,一個和內地北上廣沒有差別的香港,外界投資者還會來投資嗎?更重要的是,當過境香港的歐美投資者甚至跨國集團首席執行官在香港身陷司法或刑事糾紛的時候,引渡法或許讓內地政府藉此將其帶到內地受審。

瑞士資訊swissinfo.ch:作為生活在瑞士的香港人,你認為此次事件會引發香港新一輪的“移民潮”嗎?

Alice Chu雖然我居住在瑞士,但依然持有香港護照。但未來……還很難講。

瑞士資訊swissinfo.ch:作為曾經的香港媒體記者,你如何評價香港新聞自由在過去22年裡-也就是香港回歸後的變化?

Alice Chu一方面是香港媒體親政府的立場越來越明顯,原因是過去具有公信力、權威性的媒體-比方說《南華早報》、《明報-背後的經濟來源有越來越多的中資介入。

另一方面就是香港記者作為“第四權力”(編者註:即與立法、行政、司法並立與彼此制衡的社會力量)所處的社會地位。過去我在香港做記者的時候,警方是很尊重記者的,願意配合我們的採訪工作。但在近期一系列遊行集會活動中,我昔日的香港同僚在現場採訪報導時很明顯感覺到,警方已經把記者看作“不安定因素”,用對待示威群體的態度來應對記者,根本不尊重我們的職業。

瑞士資訊swissinfo.ch:“一國兩制”到2047年到期。在你心目中,“一國兩制”到期前,香港的理想狀態應該是怎樣的?

Alice Chu我個人非常相信和支持“一國兩制”。我的期待和絕大多數香港人一樣:我們的行政長官由我們自己一人一票通過公投來確定,而不是由中國政府委派。

同時,希望港府能夠傾聽和尊重市民不同的意見。如果市民出現異議,希望政府尊重遊行,不會派遣警方用催淚彈、橡膠彈暴力鎮壓和逮捕示威民眾。我們不是暴民。


相关内容
媒體估計上週末香港約有兩百萬人(佔總人口的四分之一)走上街頭抗議。

相关内容

民主

民主在行動:從香港到瑞士

此内容发布于 我們的民主研究團隊分析了香港的抗議示威、瑞士的罷工、和人民採取的最新政治行動。

更多阅览 民主在行動:從香港到瑞士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新闻

对安乐死进一步规范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相关内容

协助自杀

瑞士协助自杀新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是少数允许安乐死的国家之一,辅助自杀组织也已存在多年。但截至目前,瑞士并没有一部全国性的、针对性法律明确详细规范所有形式的安乐死。联邦政府(多语)认为,现有刑法,结合医学伦理标准和法庭判例已经能够应付大部分情况,不需要额外专门立法。

更多阅览 瑞士协助自杀新规立法尝试再度失败
瑞士预防孕期女性酒精摄入的措施存在缺陷。

相关内容

瑞士有“太多”准妈孕期饮酒

此内容发布于 由于预防措施不足,瑞士每年出生时患有胎儿酒精综合征的婴儿多达1’700名。瑞士成瘾基金会在世界无酒日当天对此提出批评。

更多阅览 瑞士有“太多”准妈孕期饮酒
“非暴力育儿原则”被写入法律

相关内容

非暴力育儿原则被写入瑞士法律

此内容发布于 9月9日,联邦院通过了由政府提交的《民法典》修正案。该法案旨在明确禁止在育儿过程中使用任何暴力,从而有助于预防暴力行为。

更多阅览 非暴力育儿原则被写入瑞士法律
据欧盟机构统计,2025年上半年共收到40万份庇护申请。

相关内容

2025年上半年欧盟收到40万份庇护申请

此内容发布于 由于中东和东欧地区的持续战乱,据统计,2024年有超过43万人在欧盟获得庇护身份,其中叙利亚、阿富汗和委内瑞拉公民是申请者中人数最多的群体。

更多阅览 2025年上半年欧盟收到40万份庇护申请
收入变化差异主要取决于学科领域、人生阶段以及年龄。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职场:坚持进修可带来更高收入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联邦统计局的一项调研显示,毕业十年后,持续坚持职业培训的人月收入比未进行任何进修的人高出400-1’300瑞郎(约合人民币3’553-11’549元)。

更多阅览 瑞士职场:坚持进修可带来更高收入
亚洲生产的On昂跑鞋却贴着“瑞士十字”,一石激起千层浪。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不是瑞士生产的On昂跑鞋,你还会买单吗?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制造”给人的印象是精准、可靠、高品质、带有奢华与传统工艺气质。瑞士的十字自然也就具有非常鲜明的品牌形象。On昂跑鞋近日因为鞋身上这个小小的十字成为舆论焦点,到底怎么回事?

更多阅览 不是瑞士生产的On昂跑鞋,你还会买单吗?
对弗雷克斯(照片)的调查由卸任董事长和新任董事长共同监督。

相关内容

农业经济

职场恋情被曝光,雀巢解雇首席执行官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食品巨头雀巢公司(Nestlé)紧急解雇了首席执行官洛朗·弗雷克斯(Laurent Freixe),决定立即生效。此前一项调查发现,他与一名直接向其汇报工作的女性员工存在未公开的关系。

更多阅览 职场恋情被曝光,雀巢解雇首席执行官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