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瑞郎(折合人民币1.7亿元)的框架信贷额度以大约800份申请提交并获批的假设为前提。
Keystone-SDA
苏黎世州那些曾经遭遇强迫劳动措施的受害者很快就能够申请索赔2.5万瑞郎(约合人民币22万元)的一次性社会支持补偿金(solidarity compensation)。为此,苏黎世州政府向州议会提出了总计2’000万瑞郎的框架信贷额度建议。
此内容发布于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如果你订阅了我们的《瑞士媒体里的中国》时事通讯,每周四你会在你注册的信箱中收到一封免费电子邮件,内容是过去一周瑞士主要媒体关于中国报道的摘要。如果你想了解瑞士媒体对中国大事件的解读,现在就点击订阅。
更多阅览 时事通讯:瑞士媒体里的中国
苏黎世州政府在5月8日表示,希望通过经济补偿一定程度上弥补曾经的不公正作为。框架信贷额度定为2’000万瑞郎,其前提是假设大约有800份申请提交并获得批准。
这比补偿金适用于在1981年之前,被苏黎世州政府下令接受强制措施或被强行安置的人群。已经从其他州、苏黎世市政府或其他市镇处领取过一次性补偿的人不在此次赔偿范围内。瑞士国家档案局(State Archives)将负责申请的审批工作。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历史
黑历史:瑞士经济繁荣期的强迫劳动
此内容发布于
在二战爆发前几个月,瑞士议会采取行动,决定加入一项禁止强迫劳动的条约,该条约至今依然有效。
更多阅览 黑历史:瑞士经济繁荣期的强迫劳动
1981年以前,苏黎世州的一些儿童和青少年被当作廉价劳动力锁在家中,或安置在寄养家庭里榨取劳力。那些所谓放荡不羁,好吃懒做的成年人被剥夺了行为能力,甚至强制绝育。男男女女在违背自己意愿的情况下被送进劳动教养机构或精神病诊所。
1981年1月1日,有关剥夺自由权的新条款正式生效。瑞士历史上首次提供了全国统一的法律依据,人们可以在法庭上对干预个人自由的行为提出质疑。因此,各州的相关法规必须废止或修订。
相关内容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此内容发布于
第78届洛迦诺电影节向美籍华裔演员、导演刘玉玲颁发“卓越职业成就奖”。她在大广场舞台上回忆移民父母的影响,称这种经历让她关注边缘故事,并动情表示“我恍若艺术生命才刚刚启程”。
更多阅览 刘玉玲荣膺洛迦诺电影节卓越职业成就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此内容发布于
辛勤工作了一生的瑞士人,领取养老金时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自2002年以来,养老和遗属保险(AHV)与职业养老金的合计支付额平均下降了16%。
更多阅览 瑞士养老金自2002年以来下降16%
相关内容
食品供应链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这相当于每人每年浪费掉大约330公斤食物,而这些浪费本可避免。
更多阅览 瑞士人每年浪费280万吨食品
相关内容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国家银行(SNB,瑞士央行)正以“瑞士与其海拔”为主题,设计新版纸币系列。12款设计方案已经提交,现正向公众征求意见。
更多阅览 瑞士央行公布新版纸币设计方案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就业前景进一步恶化。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经济研究中心KOF的就业指标仅略高于零值,勉强维持在正值区间。
更多阅览 瑞士就业前景持续恶化
相关内容
工作场所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此内容发布于
在全球“返岗潮”中,越来越多瑞士企业反其道而行,为员工提供在家办公的机会。这一趋势与中国疫情后迅速恢复线下办公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更多阅览 逆势上扬:瑞士居家办公比例创纪录
相关内容
人口统计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正逐步融入数字世界,短短三年内上网率就提升近5%。不同年龄段对设备的偏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年龄如何,智能手机都是不变的“主力军”。
更多阅览 老年人也刷手机!瑞士数字化迈向全龄覆盖
相关内容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此内容发布于
这种欧洲最大的淡水鱼正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瑞士湖泊中,在瑞士法语区还因其味道鲜美而备受推崇。
更多阅览 鲶鱼正悄然进入瑞士餐厅
相关内容
研究边界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此内容发布于
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的一项研究指出,猩猩一生可以多次更换群体,但雌性大猩猩会避开与自己一同成长的雄性,从而防止近亲繁殖。
更多阅览 雌性大猩猩:避开亲缘雄性,防止近亲繁殖
相关内容
教育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越来越多的孩子和青少年正在“远离校园”-这可不只是逃学这么简单。教师协会发出警告,学生反复缺课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有时一缺就是好几天,甚至几周。。这也是全球教育系统正面临的一个共同挑战,教育机构呼吁采取应对措施。
更多阅览 瑞士缺课的儿童与青少年越来越多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黑历史:瑞士经济繁荣期的强迫劳动
此内容发布于
在二战爆发前几个月,瑞士议会采取行动,决定加入一项禁止强迫劳动的条约,该条约至今依然有效。
更多阅览 黑历史:瑞士经济繁荣期的强迫劳动
相关内容
全球有哪些反对强迫劳动法?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新疆的强迫劳动报告让许多国家的立法者开始行动起来,那么如今的法律发展状况如何呢?
更多阅览 全球有哪些反对强迫劳动法?
相关内容
不购买新疆棉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此内容发布于
中国的棉花被质疑是利用被迫劳动力采摘的,而这些被迫劳动力很可能是维吾尔人。尽管许多西方纺织企业都明确表示,不购买通过强迫劳动得到的棉花,但因供应链的错综复杂而很难做到。这里是瑞士户外体育用品品牌猛犸象的一个实际案例。
更多阅览 不购买新疆棉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