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wiss voice in the world since 1935

沙子短缺,一个巨大的潜在危机

随着全球需求激增,沙子正悄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甚至引发外交冲突与生态危机。
随着全球需求激增,沙子正悄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甚至引发外交冲突与生态危机。 KEYSTONE

沙子,听起来平凡,却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从混凝土到玻璃,从电子产品到人工岛屿,它无处不在,却容易被忽略。随着全球需求激增,沙子正悄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甚至引发外交冲突与生态危机。

沙子是被仅次于水的第二大被利用的自然资源。它的开采尚无全球性制约,而沙子的天然储量却在不断减少。联合国在日内瓦设置了一个全球观测站正在监测这一未被关注的领域。

世界上大多数海滩都在不断萎缩,海平面上升并非唯一原因,全世界对沙子的需求量在急剧增加,但储量却在不断减少。玻璃和技术生产、石油开采和建筑施工都离不开沙子,因为没有沙子,就没有混凝土。建一栋独立房屋需要200吨沙子;建一所医院需要3000吨;而修一公里高速公路则需要30’000吨。

对沙子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联合国于2023年在日内瓦设立了一个全球沙子观测站。这是首个全球观察站,目的在于记录沙子开采量,并观察它对生态系统和沿海人口的影响。

帕斯卡尔·佩杜齐(Pascal Peduzzi)是这个日内瓦全球资源数据库(GRID-Geneva)的负责人。这位日内瓦大学的环境研究员和教授曾做客瑞士电视台(RTS)的地缘政治(Géopolitis)节目,他在节目中明确表示:”沙子的过度开采是一个非常严重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沙子是一种隐形的存在,我们甚至没有注意到它。但我们却离不开沙子,它是社会发展中的无名英雄。”

瑞士电视台RTS的地缘地理节目中有关沙子的过度开采报道(法语):

外部内容

社会是沙子堆成的城堡

从制造混凝土、沥青、玻璃到生产化妆品和电子产品,沙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论是手工开采还是工业开采,全球每年的采砂量约为500亿吨。

这个数字在二十年间增长了两倍,而沙子的再生却需要数千年的时间。”沙子要经过数百万年的侵蚀才能得以再生。而我们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将其消耗,”佩杜齐说。

全球沙子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全球沙子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Geopolitis / RTS

虽然大部分国家能够基本满足本国沙子的自给自足,但也有一些沙子需要用于国际贸易。最大的沙子出口国是美国,2024年美国出口了价值近10亿美元(约80亿人民币)的沙子,其次是荷兰(2.62亿美元)、柬埔寨(2.18亿美元)、德国(1.6亿美元)和比利时(1.12亿美元)。

沙子资源有限:瑞士地形多山,适合开采的建筑用砂资源有限,主要集中在中部平原地区。为保护生态,瑞士对采砂活动有严格限制。

高度依赖回收与替代品:瑞士建筑行业广泛使用回收混凝土工业副产品(如焚烧灰、矿渣)来替代天然砂。瑞士水泥巨头 Holcim 推出的 Susteno 水泥中,约20%原料来自建筑拆除废料。

沙子进口依赖较低:瑞士大部分建筑砂自给自足,但在特定项目中仍需进口高质量砂石,主要来自德国、法国等邻国。

政策推动绿色建材:瑞士政府鼓励“建筑脱碳”,推动使用低碳混凝土、3D打印建筑技术和可再生材料,以减少对天然砂的依赖。

科研与监管并重:瑞士科研机构与环保部门密切合作,监测河流沉积物流动,防止水电站阻断沙子自然更新。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论坛外部链接

最大的沙子进口国是新加坡(3.12亿)、加拿大(2.91亿)、中国(2.91亿)和越南(2.25亿)。

外交武器

沙子现在也已成为一种战略武器。例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新加坡通过大量进口沙子,特别是从邻国进口,已将其海域面积增加了 25%。这些围垦地(主要指通过筑堤排水等方式,海洋中“夺回”土地,用于农业、居住或其他用途,译者注)往往是以牺牲供应国(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的利益为代价获得的。

“新加坡从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或柬埔寨大量进口沙子,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甚至会导致一些小岛消失-印尼的情况就是如此。”这会导致外交关系紧张,因为如果失去了岛屿,就会失去领海,从而失去一个专属经济区。”

这位研究员说,在其他地区,如中国南海地区,沙子已成为一种战略武器。通过建造人工岛屿,能够赢得新的领土,这种做法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批评。

影响最弱势群体的黑市

相关国际法规的缺失为非法贸易提供了可乘之机,尤其是在佛得角,那里的许多海滩都变成了采石场。许多生活贫困的妇女别无选择,只能靠收集沙子来换取每月约25瑞郎(约合人民币200元)的微薄收入。

全球沙子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全球沙子进口量最大的国家。 Géopolitis RTS

佩杜齐说,将海滩上的沙子运走,会影响渔民的生计:”沙子被清除,螃蟹就会消失,鱼类也会变得稀少,渔民们只能被迫离开村庄,搬到城市里去居住。”

生态灾难预言

资源稀缺,开采地点就越会向更脆弱的地方转移,比如海床、河床、溪床和海岸都是沙子质量最好的地方。并非所有的沙子都能用,沙漠中被风打磨过的沙子过细,无法用于建筑。

这位研究人员说,过度采砂除了会影响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之外,也会对我们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产生影响。”沙子是我们抵御风暴和洪水的第一道防线。它能过滤水,保护沿海含水层免受盐水渗透。”

在越南,沙子储量的枯竭正在加速河水对湄公河三角洲两岸的侵蚀。这可能导致数十万人因塌方而失去家园。采砂除了会改变河流的结构外,还会导致水电站截留沉积物,从而减缓这些沉积物自然移动的速度,威胁沙子的再生。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再过十年,这里将不再有沙子,”湄公河三角洲专家阮友善(Nguyen Huu Thien)说。

全球匮乏?

因为供应问题,一些建筑项目被迫中止,例如在菲律宾马尼拉,由于缺乏沙子,一条铁路的扩建工程已经暂停。”我们已经看到,出现了沙子短缺,”帕斯卡尔·佩杜齐说:”马尔代夫等岛屿国家因为材料稀缺,会最先感受到沙子的短缺。”

欧洲没有山脉的国家也将面临沙子困乏,例如比利时、丹麦和荷兰。这位教授说:”据估计,比利时还剩下80年的沙子储备,荷兰则更少。”

替代品

由于沙子的日益匮乏,一些建筑公司正在设法用碎石或采矿残留物生产工业用砂,中国已经迈出这一步,因为那里的建筑业蓬勃发展,80%用沙需求由这种替代品来满足。

为了遏制过度使用,佩杜齐建议将重点放在回收利用上,通过对建筑物的翻新而不是拆除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尽量使用替代材料。

“混凝土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尤其在生产过程中还会导致约8%的温室气体排放。稻草或木材也可以用来建造房屋,”他强调说。瑞士的公司也在研究从垃圾焚烧中回收重金属和灰烬,用来生产沙子的替代品。

本文是 瑞士资讯swissinfo.ch和Géopolitis RTS 合作的成果。

(编辑:Virginie Mangin,编译自德文:杨煦冬/gj)

本文由瑞士资讯swissinfo.ch与瑞士电视台RTS合作完成。

相关内容
通讯 日内瓦国际

相关内容

国际日内瓦

国际日内瓦

国际日内瓦,一城一世界。订阅我们的时事通讯,获得相关话题的完美指南。

更多阅览 国际日内瓦

阅读最长

讨论最多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