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卓別林的影響力延續至今

演員與納粹領袖的對決:查理·卓別林的電影《大獨裁者》過時了嗎?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45年前的1977年12月25日,享譽全球的查理·卓別林于瑞士沃韋上科爾西耶鎮離世。

在美國,麥卡錫主義者、聯邦調查局(FBI)和記者們不喜歡卓別林的電影《大獨裁者》。卓別林因此飽受批評和迫害,不得不移居瑞士並在此生活了25年。

卓別林于1937年產生了拍攝希特勒故事的想法,2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4年後美國加入二戰。當時鮮少有人支持卓別林,因為美國人和英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納粹德國視為對抗共產主義的堡壘。

對上世紀40年代的卓別林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沉默。為此,他大聲疾呼,贏得世人關注。然而,卓別林在二戰結束後多次說到,如果他當時知道德國集中營裡的恐怖真相,他不可能會拍《大獨裁者》。

我們能否透過他的作品認識現實呢?

為了探尋這一問題的答案,瑞士資訊swissinfo.ch的記者前往瑞士沃韋上科爾西耶鎮,拜訪卓別林生前居住的”Manoir de Ban”宅邸,並在這裡參觀了格雷萬博物館(Musée Grévin)參與建造的“卓別林的世界(Chaplin’s World)”博物館。

卓別林之子歐仁(Eugène Chaplin)、”卓別林的世界“博物館館長碧翠絲·德·雷尼(Béatrice de Reyniès)以及在俄烏戰爭爆發之初就離開俄羅斯的俄影評人、記者安東·多林(Anton Doline)分享了他們的想法。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