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天忠并未透露他从瑞信离职后会从事什么新工作。
Keystone / Ennio Leanza
即将卸任离职的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首席执行官谭天忠(Tidjane Thiam)表示,鉴于瑞信于2019年实现了强劲业绩,并为今年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因此,他为任职掌舵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
此内容发布于
继瑞信持续发酵的间谍丑闻令其声誉严重受损之后,谭天忠随即失去了董事会的信任,最终于上周提交辞呈。该辞呈将于2月14日生效,因此,今日(2月13日)是谭天忠在瑞信任职的最后一天。
瑞信集团先后两次雇佣私家侦探跟踪监视离职高管的丑闻遭曝光之后,目前,该银行正在接受瑞士金融监管机构以及苏黎世检察官参与的调查。而瑞信经内部调查发现,谭天忠并未涉足这桩“间谍门”丑闻。
“让我自己(在瑞信)不可或缺,并不在我的工作职责范围之内,”谭天忠在新闻发布会上称:“我的工作职责,是打造具备可持续性的事物。我们已经开发出高品质的产品,为此我深感自豪。那才是你一生中能够做到的事情。”
强劲业绩
自谭天忠于2015年接任掌舵瑞信集团以来,该银行从富有客户及金融机构处吸引到的新增净资产值已高达2000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为14262亿元),其中仅2019年便吸纳到新增资产净值790亿瑞郎(约合5634亿元人民币)。
而回顾去年,瑞信可分配给股东的净收益,由2018年的20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为143亿元)增加到34亿瑞郎(折合人民币约为242亿元)。
“我就是我”
面对媒体对迫使谭天忠离职的“间谍门”的寻访探查,他表示,自己之所以保持沉默、缄口不言,是因为他不希望被外界认为他以不恰当的方式试图影响到正在进行的调查。
而当被问及他在瑞士社会的个人形象问题时,他的答复是:“即便是在瑞士社会内部,人们对我的感受和看法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是生活。我就是我,我无法改变自己。”
相关内容
瑞士联邦外交部长赴香港出席国际调解论坛
此内容发布于
5月30日,瑞士联邦外交部长伊格纳西奥·卡西斯(Ignazio Cassis)将在香港参加一个近6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的国际调解论坛。
更多阅览 瑞士联邦外交部长赴香港出席国际调解论坛
相关内容
阿彭策尔州村庄被誉为瑞士的“闪电之都”
此内容发布于
去年,瑞士内阿彭策尔州(Appenzell Inner Rhodes)的高登山区(Gonten)每平方公里雷击次数最多。该州东部的另外两个市镇雷电出现频率也很高。
更多阅览 阿彭策尔州村庄被誉为瑞士的“闪电之都”
相关内容
低利率点燃瑞士人购房置业梦想
此内容发布于
在乡间拥有一栋独立住宅一直是瑞士人心中的梦想。不断下调的利率重新燃起了人们的希望。因此,住房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
更多阅览 低利率点燃瑞士人购房置业梦想
相关内容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2022年健康调查的结果揭示了两性健康差距:55%的女性和44%的男性长期忍受着至少一种慢性疾病。同时,52%的瑞士男性有超重问题(包括肥胖症),该比例在女性中为34%。
更多阅览 健康调查:逾半数瑞士男性超重
相关内容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此内容发布于
越来越多的瑞士人开始对传统性别角色提出质疑。而公众对同性伴侣抚养孩子的接受度在十年内上升了25个百分点。
更多阅览 瑞士人愈发质疑传统性别角色
相关内容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此内容发布于
圣莫里茨(St Moritz)是瑞士顶级豪宅的所在地,每平米起价约43’000瑞郎(约合人民币37万元/平米)。
更多阅览 圣莫里茨-瑞士顶级豪宅聚集地
相关内容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此内容发布于
在瑞士近期的一项调查中,约80%的受访者赞成针对16岁以下青少年推行社交媒体禁令。
更多阅览 绝大多数瑞士人支持16岁以下青少年社交媒体禁令
相关内容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此内容发布于
伯尔尼州警方破获重大人口贩卖团伙案。5人被控诱骗100余名中国女性到瑞士充当性工作者进行剥削。该案件将于近期提交法庭审理。
更多阅览 瑞士警察破获特大中国人口贩卖团伙案
相关内容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此内容发布于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4月,在卢塞恩市中心天鹅广场(Schwanenplatz)停靠的旅游大巴减少了三分之二。据相关部门表示,这是4月1日开始征收旅游大巴停车税后立竿见影的效果。
更多阅览 卢塞恩旅游大巴税限制游客涌入
相关内容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此内容发布于
据一项研究显示,对瑞士职场人来说,工作氛围比薪水更重要。不过,不同年代的雇员眼中的标准优先级也不同。
更多阅览 瑞士职场人最看重工作氛围
阅读更多
相关内容
瑞士信贷面临“监视门”声誉危机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第二大财富管理公司瑞士信贷的监视事件深深撼动了向来审慎的瑞士私人银行业。董事长乌尔斯·罗纳承认,这起肮脏的事件损害了瑞士信贷和瑞士金融中心的声誉。
更多阅览 瑞士信贷面临“监视门”声誉危机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