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我们面对的是制表业巨头之间的一场战争”

游丝是各种机械表不可或缺的部件,它也是瑞士制表商之战的核心所在。 Omega.com

瑞士反垄断机构的一项决定令瑞士制表商之间就零配件供给的纠纷进一步恶化。历史学家皮埃尔-伊夫·东塞(Pierre-Yves Donzé)强调,处于矛盾中心的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全球最大钟表制造商-所保持的垄断,成了豪华表支配地位之争的决定性优势。

这场纠纷已持续10年,日前仍无望平息。就在几周前,竞争委员会(Commission de la concurrence)认为瑞士制表商还不能缺少机械表机芯的某些核心零配件,而这些零配件目前几乎完全由斯沃琪集团提供。该委员会还否决了数月前其秘书处与斯沃琪集团签署的一个和解协议,协议同意逐渐削减斯沃琪集团的零部件供给。

在京都大学担任经济史教授的皮埃尔-伊夫·东塞是瑞士钟表工业的专家,他还出版过一本关于斯沃琪集团历史的专著,这次他对冲突的原因作了分析。

2002年,斯沃琪集团宣布将逐步停止向竞争对手提供手表机芯零配件,在钟表界投下第一颗炸弹。

2009年,斯沃琪集团前主席尼古拉·G·海耶克(Nicolas G.Hayek)表示不想再继续向竞争对手提供本集团生产的机芯零配件。该决定令极大依赖于集团下ETA与Nivarox两家分公司产品的钟表商纷纷提出抗议。

竞争委员会(COMCO)于2011年6月展开调查,并采取一些临时措施,允许斯沃琪集团从2012年起减少向其它企业的零配件供给。

2013年春,竞争委员会秘书处与斯沃琪集团签署和解协议,准备逐步减少对集团外客户的机械表机芯与机芯零配件的供给。

7月12日,竞争委员会出人意料地否决了这一协议。该委员会虽原则上同意逐步减少机芯的供给,但认为目前尚无Nivarox游丝产品的替代品,因而拒绝斯沃琪集团对机芯零配件供给的减少。

swissinfo.ch:瑞士制表商围绕机械表零部件供给的纠纷到底说明了什么?

皮埃尔-伊夫·东塞:我们讨论的是制表业巨头间已持续十余年争执的核心,这一矛盾还会继续加深。在近20年里,斯沃琪集团并未从承袭下来而非自己争取到的垄断中实际获益(见信息栏)。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起,豪华表的惊人发展给制表业带来极大震动,令情况发生不小变化。

总部设在比尔(Biel)的斯沃琪集团通过先后兼并宝珀(Blancpain)与宝玑(Breguet)、对欧米茄(Omega)重新作了定位,将自己的目标瞄准豪华表领域,进而取得盈利的大幅增加。与此同时,我们亦见证了具竞争性大型钟表集团的诞生-在几年时间内,拥有卡地亚(Cartier)、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等品牌的历峰集团(Richemont Group),和掌握豪雅(Tag Heuer)、真力时‎( Zenith)、宇舶(Hublot)等品牌的路易·威登集团(LVMH)成为豪华表业的重量级选手。此后斯沃琪集团的竞争对手不再是日本品牌(精工、西铁城),而是瑞士品牌。

机械表机芯与零配件生产的垄断如今成了其所有者的重要优势,因此斯沃琪集团理所当然地不愿再向竞争品牌提供这些产品。但竞争委员会的决定也很好理解,它给了制表业回旋的时间。

swissinfo.ch:这与围绕保护“瑞士制造”(Swiss Made)标志的公开讨论有没有关系呢?

P-Y.D.:这里完全是一样的逻辑。对斯沃琪集团而言,把瑞士产手表部件的比例由50%提高到60%,可令该集团相较其它集团的优势得到巩固。后者未能公开反驳这个提法,若达不到比例它们将不能使用“瑞士制造”标志。

Longines.com

swissinfo.ch:今年4月斯沃琪推出全新自动机芯Simstem51,想通过它来展示,完全可能在两年时间内,开发与工业化生产一个百分之百瑞士制造的机械产品。

P-Y.D.:斯沃琪集团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低端产品(天梭[Tissot]、斯沃琪、卡尔文·克雷恩[Calvin Klein]、浪琴[Longines])的瑞士钟表集团,它需要一个实现规模经济的高效工业工具,Simstem51的概念尤其体现了这一点。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里,该集团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此外它还在国外为国际市场生产石英表机芯(因而不属于“瑞士制造”)。

swissinfo.ch:斯沃琪集团现任老板尼克·海耶克(Nick Hayek)说,近几年太多制表商只管靠着“瑞士制造”标志赚大钱,却没有在研发与高效工业工具上作投资。他说错了吗?

P-Y.D.:确实如此,斯沃琪集团的竞争对手理论上拥有生产零配件的必要资金,特别是生产游丝(影响走时准确的零件)的资金,何况它的生产并不复杂。但其中某些大钟表集团却忽视了对生产工具的投资。

而自相矛盾的是,钟表品牌的广告几乎总在强调机芯方面的创新科技,可实际上创新是非常罕见的。首要任务不应当是发明创新,而是自主独立。

swissinfo.ch:从中期来看,斯沃琪集团关上闸门的意愿会加剧瑞士国内的工业化,还是会造成相反效应,令瑞士表的生产转向国外?

P-Y.D.:机芯生产是个敏感问题,因为它牵涉到瑞士专业技术的核心。无论如何,瑞士钟表业的全球化已是事实。15年来,手表机芯零配件的进口额一直在增长,而出口手表数量却停滞不前。这说明每只瑞士表所含外国产零配件的价值比例越来越高。

目前来说,中国和泰国的一些企业已经能够生产机芯,其质量可与斯沃琪产业膀臂ETA公司的产品相匹敌。至于豪雅表,则转向日本精工购买游丝。

而且别忘了,“瑞士制造”只涉及机芯与最后的装配。这个瑞士标志并不保护手表的设计,但设计是奢侈品的关键因素。瑞士表的表壳、表盘与表带几乎全部都在国外生产,主要是中国。 

swissinfo.ch:既然这样,那么该如何解释瑞士钟表几乎独占国际市场?

P-Y.D.:今天手表已经不再是实用品,而是一种时尚配件,尤其对男性来说,成了形象与情绪的载体。瑞士钟表工业的强项,便是把附着于瑞士专业技术上的传统与优质等文化资源,成功地转变为营销资源。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手表通过零配件形式出口,在销售目的地国进行组装。这一做法动摇了瑞士表对国际市场的支配地位。

为作出补救,出现了行业内的垄断运动。由30多家独立制表商合并创办的Ebauches公司,和全面控制瑞士制表业零配件生产的超大规模控股集团ASUAG相继面世。

某些制表商(如劳力士、欧米茄、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有权为本公司的需要生产零配件,但不能对外出售。

上世纪60年代标志着制表业的解放,大部分制表商失去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制表商向Ebauches公司购买零配件,后者更名为ETA公司,日后成为斯沃琪集团的产业膀臂。

欧米茄集团当时的企业名称为瑞士制表工业公司(SSIH),是唯一能够保证一定生产独立性的制表商。上世纪70年代发生制表业危机后,在顾问尼古拉·海耶克的建议下,该公司与Asuag集团合并(1983年),斯沃琪集团正式成立。

这一垄断地位在此后近20年未成为问题,因为斯沃琪集团的身份主要是机芯生产商,而非成表生产商。但在作产业重新定位,把豪华表与成表销售当作企业重要业务后,该集团从本世纪初起便成了其老客户的竞争对手。”

皮埃尔伊夫·东塞,京都大学经济史教授

(译自法文:小雷)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