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瑞士 报道世界

歐洲的好日子過去了

2019年10月,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AfD)在圖林根州Bad Langensalza舉行的競選活動。
2019年10月,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選擇黨(AfD)在圖林根州Bad Langensalza舉行的競選活動。 Keystone / Filip Singer

一位瑞士和德國雙國籍作家這樣寫道,歐盟正在經歷與19世紀中葉的瑞士類似的分裂狀況。為了防止解體,歐盟必須敢於向瑞士學習。

阅读本文简体字版本请 点击这里

瑞士資訊swissinfo.ch:歐洲的好日子在多大程度上結束了?

Steffen Klatt:歐洲在柏林牆倒塌之後,經歷了一段無與倫比的民主、自由和繁榮的覺醒時期。同時,二十五年來歐洲並未受到過來自外部的任何威脅,所面對的都是自己內部的問題。

Steffen Klatt於1966年出生於前西德。他在柏林、巴塞爾和丹麥學習了歷史、哲學和文學,在萊比錫研讀了政治經濟學。 20世紀90年代,他來到瑞士,成為一名記者。他曾作為聖加侖報之歐盟和北約駐布魯塞爾的通訊員,野為法語區的新聞通訊社工作。自2005年以來,他一直擔任瑞士新聞機構Café Europe的新聞總編。 Zytglogge出版社剛剛出版了他的新書:《敢於向瑞士學習-為歐洲做更多》-一個面臨崛起或解體的大陸(Mehr Schweiz wagen – mehr Europa tun-Ein Kontinent zwischen Aufbruch und Abbruch)。

但現在這樣的日子已經結束,自2014年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以來-最遲從2020年疫情開始,一切都不一樣了, 歐洲緩慢增長和無比安寧的日子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了。

威脅來自哪裡?

自冷戰以來,現在又出現了一種體制競爭。對整個歐洲,包括瑞士在內,最大的威脅是那些專制國家帶來的風險。

Steffen Klatt出生在前西德,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居住在瑞士。
Steffen Klatt出生在前西德,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居住在瑞士。 Claudia Berger

中國正在專制政府之間建立陣營,也包括在歐洲的專制國家,比如匈牙利和波蘭這樣的國家,或許還要算上意大利或者法國。

獨裁統治的風氣已經瀰漫到了歐洲,而歐盟對此束手無策。

您曾寫道:“歐洲擁有一切讓潛在侵略者感興趣的地方。”那麼誰會來侵犯歐洲,俄羅斯、非洲國家……

歐洲有兩個崇尚復興主義的鄰國,一個是俄羅斯,該國一直希望重建蘇維埃政府;另一個是土耳其,這個國家希望恢復前奧斯曼帝國的一些權勢。

幾十年來,土耳其一直試圖在巴爾幹地區施加影響力。埃爾多安在愛琴海地區進行挑釁,並冒險發起了一場戰爭。對,您說的對,還有非洲,現在那些逃到歐洲來的非洲人,很可能有一天會帶著武器過來。

歐洲很有吸引力,它很富裕,又沒有明確的邊界,不像美國有兩個大洋守護,而且歐洲的武裝力量也比較薄弱。

歐洲北約國家在軍事上的投資加起來比俄羅斯還要多。

當一個國家可以發出威嚇,用核彈摧毀整個大陸時,那麼常規武器就根本起不到保護作用了。俄羅斯媒體吹噓說,一枚水下核彈可以摧毀整個不列顛群島。

歐洲對此無計可施,只能寄希望於俄羅斯或許不會這樣做,或者靠美國解決問題。

讀了您的書之後,讓人覺得歐洲不僅在地緣政治上,還在經濟上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

是,經濟上的挑戰甚至更大,自冷戰後,歐洲就沒找到過自己的立足點。

相关内容
Verkleidete Menschen heben die Hand zum Schwur hoch

相关内容

“瑞士走进了死胡同”

此内容发布于 瑞士资讯swissinfo.ch:瑞士正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再次展开谈判。我们需要框架协议吗? Steffen K…

更多阅览 “瑞士走进了死胡同”

儘管歐洲是一個充滿創新的大陸,但卻讓美國在經濟上佔了頭籌,許多讓美國在國際市場上展示優勢的元素都是在歐洲研發出來的,歐洲核子中心研發的互聯網就是一個最好的實例。

而在整個歐盟境內,人均GDP在過去20年裡幾乎成長了一倍。

冷戰結束後,歐洲的經濟政策是將其生產轉移到東歐和亞洲,並拱手把金融和數字技術的主導地位讓給美國,這相當於讓競爭對手美國和中國從麵包上拿走了奶油,今天的情況仍然如此。

儘管我們目前的狀態還不錯,甚至比20世紀90年代更好,但這並不能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所有經濟決策都不是在歐洲做的,而是在美國和中國。而這對一個想要確保長期繁榮的大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

這裡還有一個決定性因素。

是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30年後,西歐成為一個經濟強大的半大陸,西德創造了經濟奇蹟。而另一方面,柏林牆倒塌30年後,東歐卻並未出現經濟飛躍。

如果另一半大陸跟不上,那麼整個大陸的凝聚力就會受到影響。

您認為歐盟內部的繁榮差距是導致分裂的原因?

是,這種差距對歐洲來說是很嚴重的。東歐轉型時,期望自由會帶來繁榮。整整一代人的-我父母那一代人-希望落空。

我這一代人,大多在西方找到了幸福。這對那些留在東歐的人來說是很大的打擊。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德國東部的部分地區,許多人的經濟狀況並不那麼糟糕,但那裡像AfD(德國選擇黨)這樣的民族主義政黨卻贏得了幾乎三分之一的選民份額;或者為什麼一個民族保守黨能在波蘭掌握政權;而維克多·奧爾班也可以在匈牙利擴大獨裁統治。

2022年11月,在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示威者舉著要求德國離開歐盟等標誌舉行示威,集會在 共同促進世界和平 的口號下舉行。
2022年11月,在梅克倫堡-西波美拉尼亞,示威者舉著要求德國離開歐盟等標誌舉行示威,集會在 “共同促進世界和平 “的口號下舉行。 Keystone / –

這裡不僅僅是用絕對數字能解決的問題-例如國內生產總值加倍,而更多是要看人們的切身感受,往遠了看,誰也不願意永遠當歐洲的二等公民,而許多東歐人現在就感覺自己是二等公民。

您說瑞士在19世紀中葉面對的就是和今天歐洲相同的情況,您這裡指什麼?

將近170年前,瑞士還曾是一個由許多小團體組成的聯合體,當時正處於內戰的邊緣,之後確實陷入了一場短暫的武裝衝突,即歷史上的獨立聯盟戰爭。

瑞士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將語言、文化、宗教和經濟上完全不同的社會團體融合在一起,談何容易。與此同時,在瑞士周圍還有三、四個大勢力非常活躍,想替瑞士平定動亂。

書封面。
書封面。 Zytglogge

怎樣將如此不同的文化和社會融合在一起,還要能長治久安?瑞士在此積累了一些不錯的經驗,值得歐洲借鑒。

什麼經驗?

這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講,首先,要有重新開始的意願。自由意識的覺醒促成了瑞士聯邦的形成,幾十年來,自由派一直在政治上發揮著主導作用。

其次,這些自由派人士也足夠明智地堅持實行了聯邦制。聯邦制雖然是非常進步的,但在各州,那些在聯盟戰爭中失勢的保守派卻依然可以繼續當家作主。

第三,逐漸引進了直接民主制度,這意味著少數群體的代表也突破了州的侷限被納入到聯邦之中。

但我還是無法想像歐盟會聽取您或者瑞士的意見。您自己也說,現實中的歐洲還未做好這樣的準備。那麼,二十年後的歐洲大陸會是什麼樣子?

歐洲正面臨著兩種選擇,崛起或解散。如果朝著民主覺醒的方向走,就必須賦予公民會更多的發言權;如果朝著民主崩潰的方向發展,那麼像埃爾多安、奧爾班、梅洛尼斯和勒龐這樣的獨裁統治者就將成為歐洲的常態。

2022年11月,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在羅馬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
2022年11月,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在羅馬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 Keystone / Fabio Frustaci

您以瑞士模式為基礎提出的解決方案,旨在實現歐洲內部的團結,防止歐盟解體。歐洲應該怎樣堅持自己的立場,對付外面的敵對勢力,我在您的書中沒有讀到。

當一個國家有著強大的凝聚力時,就會很強大。歐洲不會因為俄羅斯或土耳其變得更強大並發起攻擊而解體,但如果歐洲內部不團結,則是最大的威脅,而實際上這正是今天的情況。

2019年5月在柏林舉行的 人人享有一個歐洲-反對民族主義的聲音! 的示威活動。
2019年5月在柏林舉行的 “人人享有一個歐洲-反對民族主義的聲音!”的示威活動。 Keystone / Alexander Becher

因此,內部的團結比軍事力量重要得多。為了能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歐洲不需要更多的武器,而是一個運轉正常的共同體系,這樣就不需要再害怕中國,當然也更不需對俄羅斯或土耳其心生畏懼。因為中國仍然只是一個亞洲地區的軍事大國,而俄羅斯和土耳其相對於一個統一的歐洲來說,還是太弱了-當然核威脅要另談。

缺乏團結意識目前是歐盟的最大問題,而這裡,歐洲完全可以從瑞士學到一些東西。

(譯自德文:楊煦冬)

您可以在这里找到读者与我们记者团队正在讨论交流的话题。

请加入我们!如果您想就本文涉及的话题展开新的讨论,或者想向我们反映您发现的事实错误,请发邮件给我们:chinese@swissinfo.ch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

瑞士资讯SWI swissinfo.ch隶属于瑞士广播电视集团